重庆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eng46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向城市迁移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城务工农民的大量增加,使需要在城市学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数量也相应增加,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正迅速地从教育问题演变成为社会问题。对于重庆这样一个农村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并且正在进行城乡统筹试点改革的“新特区”,如何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使义务教育公平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几点对策分析。
  
  一、重庆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重庆农村人口1680万人,每年有超过600万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这些流动大军留在家的,是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仅重庆市东部某区32个乡镇的调查表明,有15岁以下儿童93384名,其中17637名儿童的父母是双双外出打工的,占19%;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偏远乡镇高达35%以上。这些留守家乡的孩子,多是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有的还自己独守家中,在他们最需要父母关爱和教育之时,得不到父母的爱,教育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缺少经济来源,濒临失学边缘。在调查的这些儿童的父母,有的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回家一次。有72%的父母能按时寄回子女的生活费,有24.3%的父母只能部分寄回子女的学习生活费,有3.7%的父母没有寄回子女的学习生活费。对于子女随同父母进城接受入学教育的,又面临着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让绝大多数进城务工农民无力让子女受到良好教育。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月均教育支出186.3元,是城市居民月均教育支出的1.5倍。进城务工农民中,有子女随同外出就学的占26.5%,每年人均向学校缴纳借读费和赞助费841元,占农民工年收入的16.8%。在有子女随同外出就学的进城务工农民中,大多数子女只能选择民办学校或民工学校就读,甚至部分儿童处于濒临失学、辍学的贫困之中。
  2.生活中缺失亲情,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由于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孩子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喜欢孤僻独行,不愿与人群居相处,常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外人难以打扰的心灵深处。在重庆某县的中小学调查发现,42.7%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选择把它闷在心里,不对外人说,有37.2%的学生愿意将心中的困惑与伙伴交流,仅有16.8%的同学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部分因感觉“生活没意思”,曾表示出“轻生”的念头,以至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他们处于最需要释疑解惑的年龄,却得不到人生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交流。心里话无处诉说,长此以往,就会不再对任何人说起,彻底自闭独处。
  3.学习成绩平平,自控能力差。长期缺乏父母直接监护的孩子,学习无人督促,造成心理问题干扰和学习自控能力差,学习成绩普遍不好。放学一回家,作业高兴就写,不高兴就不写,整晚可以看电视,白天到课堂睡觉。留守孩子渐渐变成了“差生”的代名词,少数孩子有厌学、迟到、逃学行为。
  4.成为犯罪和受侵害的高危群体。由于缺乏有效监护,使得留守的农民工子女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侵害的对象,同时也容易误入歧途,走向犯罪道路。调查中各地都反映了一些相关恶性案件。重庆渝中区,大阳沟派出所缉拿归案的一少年骗抢团伙头目,向警方供认:一年时间,他们在解放碑一带作案50多起,洗劫大中学生100多位。看上去这些稚气未脱的犯罪嫌疑人,难道他们的违法犯罪与父母未尽该尽的责任没有一定关系吗?
  5.农民工对子女的期望较高。农民工对孩子的未来充满希望,在调查中,95%的父母期望孩子能够上大学,93.5%的父母知道有责任教育孩子,但是由于忙于生计和本身文化水平低的原因,他们既无时间又无科学方法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与孩子就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沟通和疏导。而孩子们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学业有较高的期望,54.3%的孩子期望自己学习成绩优秀,38.9%的孩子期望成绩良好,只有6.8%的孩子无所谓。
  
  二、建议与对策
  
  1.消除体制障碍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痛责中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以为只要直接废除现行制度,就能立刻解决城乡对立的现状。其实,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此。我们许多地方在搞开发、建设的同时,极大地忽略了社会保障设施的发展,甚至于在中、长期发展计划和规划中,根本没有考虑到动态的城市新移民增幅远远大于原住民的静态增幅问题,或者是仅考虑城市吸收高收入阶层移民的问题,从而造成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教育资源的严重紧缺。原本较为公平的义务教育资源现已发生严重的两极分化,天平倾向高收入群体一端,使得城市新增教育资源多为能够进行高收费的高中、大学,以及高档、高收费的富家子弟学校,而中低层次的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资源面对大量流入城市的农民工阶层而言,更为紧缺,这使得城市一般公办学校出于自身客观原因,不愿意积极接纳农民工子女。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子女读书只能依靠民办简易学校,甚至于一部分农民工放任子女失学。在这里,完全忽视平衡,偏重于富人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社会不和谐。
  2.探索建立农民工子女举家进城,“就地入学”的管理机制。农民举家进城,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他们的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城市以后,城市学校完成对他们的义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重要举措,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使得其子女因此而不停地转学,地区的差异、学校教学进度的差异、教材使用的差异、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等等,使孩子们很难适应,很难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建议,建立让农民工子女在原籍接受教育的管理机制。首先,我国目前已将城市化的重点转移到中小城市,因为中小城市准入门槛低,在原有乡村集镇基础上发展小城镇,可以吸引农民就近入城,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消化,能很好地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问题。其次,农民工子女在长期生活中适应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心理上不会失衡,有利于孩子们心理健康和学习的连续性。
  3.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建立进城农民工子女读书的教育经费分担机制。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现实中,区县政府承担了对义务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这必然导致义务教育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局面。虽然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规定,明确了流动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增加了流入地政府的责任和教育投入的负担。以渝中区为例,2004年,渝中区财政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支出就达587万元。要解决教育经费的分担问题,必须进一步理顺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省级义务教育经费的宏观统筹安排,使流动人口密集地区的教育经费得到分担。如由财政拨款分别建立专项补助资金,专门用于解决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4.加大民办学校投资力度,适当放宽条件,保证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广度。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建立完善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全日制公办中小学要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就学。要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实际,完善教学管理办法。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学校要做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一视同仁。此外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也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它符合农民工家庭求“平等”的心态和“流动”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有它存在的必然性。根据当前情况应当明确农民工子弟学校审批标准,给予其合法身份和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因势利导,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监督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公办学校与其联手办学。从而打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间的壁垒,为早日实现城市教育一体化奠定基础。
  本文为重庆市教委项目(编号07sk131)《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状况调查与对策》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挖掘可以进行探究的问题,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本文根据1986-1990年应用稻瘟病菌种群消长动态,监测杂交稻抗瘟性变化,并进行初步分析。(1)近年来经测定川东南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有7群42个,其中ZB群出现频率59.38%,为优势种
我国民间美术博大精深,灿烂多姿,但这是过去。今天我们的民间美术正在翻越一座大山。这大山就是转型,而且是全方位的转型。既是民间美术赖以存在的生活与社会的转型,也是它的应用
从教育学院归来的时候,方方的心里一直盘算该叫谁参加这次全市小学生音乐大赛。方方是一名小学教师,负责教三个年级的音乐课。
大智、大通、大爱的龙岗人文精神,引导广大居民从居住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逐步向现代文明市民转变,从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跨越式发展
一、大学英语、专用英语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大学英语教学又叫基础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学或通用英语教学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基础阶段英语教学以语言共核为主要内容,是以教授语言技能为目的,以语言教学为主,以语言的讲解和训练为主线。它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掌握一些基本的通用词汇,进行的是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以及洗钱行为的日趋隐蔽化和智能化,在我国建立并完善反洗钱激励机制已是势在必行。
吴士存,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和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副院长等
摘要:对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特征和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教学活动中如何选择任务类型,并提出要根据任务的难易度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  关键词:任务;语言教学;类型    任务型教学采用“做中学、用中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该方法采用学生俩俩对话、小组活动、集体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以完成交际性任务为主要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与小组搜集材料、
通过对数学概念中“有限与无限”原理的分析,揭示了其所包含的哲学辩证法思想,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辩证法思想,解决高等数学中求极限、级数等问题。同时通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