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美学与社群美学的分野与对话——以“央视春晚”“B站拜年祭”为例

来源 :探索与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春节"新民俗"中,央视春晚是普罗大众的电视盛宴,B站"拜年祭"则是青年二次元群体的网络狂欢。从媒介仪式的视角对这两台晚会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电视春晚将作为媒体的央视建构成"社会中心","拜年祭"则将B站建构成二次元的"社群中心"。进一步,央视春晚通过独特的符号资源,以"家-国"的叙事模式,代社会主流文化召唤民众,形成融政治话语、宏大叙事、集体主义等特征于一体的"国家美学";而B站则以"趣缘-二次元"的叙事模式,代亚文化社群聚集二次元同好,建构起包含超现实幻想、萌酷风格、混搭混剪、梗文化等特征的"社群美学"。两种美学旨趣截然不同,但主流文化和商业逻辑的"框架"力量,促使央视春晚与B站拜年祭共享了社会的某些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符号。然而,试图通过"流通的符号"使两类晚会、两种文化同享"稳定的符号",显然还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今天的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主要得益于4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从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来看,中国在文化软实力尤其是国际话语权方面仍有较大不足。不仅西方世界对中国有误解、曲解,而且许多中国人自己也习惯了套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中国,接受了西方对中国的误读。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崛起,更重要的应是文明的复兴。
2008年金融危机是主要发达国家美国出了问题.波及全球。本次金融危机是从美国次贷危机演化形成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的不均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本文在简要剖析此次金融危机根源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国际金融改革的建议。
伯南克和保尔森认为,以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储蓄快速增长为特征的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认为这个看法包含多个难以成立的论点。近年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的快速储蓄增长不是一种自发性行为.它们的外汇储备增长也不完全是经常账户顺差的结果.中关贸易平衡关系不具有对称性。从根本上说.新兴市场经济体外汇储备增长及其对美国金融市场的投资是国际资金回流当地的一种表现。美国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主要由当地因素决定。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乃至世界金融体系风险控制功能的弱化.以美国持续性大规模经
《探索与争鸣》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系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重点项目资助期刊。
自东亚危机以来.亚洲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降低货币危机的风险.包括执行保守的汇率政策,实现经常账户盈余,积累外汇储备.减少外部债务,谨慎开放资本市场和展开地区金融合作.这些改革使亚洲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远胜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但亚洲货币依然受到了严重冲击.而且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性。这既是亚洲的开放经济所决定的,同时也在三个方面对下一步的亚洲汇率政策提出了挑战:第一,汇率体系究竞应该浮动还是管制?第二,到底多少外汇储备才是最佳规模?第三,地区金融合作能否增强亚洲汇率的稳定性?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业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之下对资本主义自我否定式发展趋势的判断,是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纲领性思考。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展开,可以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重新理解《共产党宣言》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背景之下,西方民主政治的危机和西方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误读是必须面对的两大现实问题。从《共产党宣言》的立场出发,一方面能够具体理解西方民主政治危机的复杂根源;另一方面也能够深入批判来自西方世界各种不同立场的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误读,进一
诠释学的意义在于"通古今之变",推动古典文明的现代转型,这也是当代哲学面临的最迫切任务。但我们不能走方法论诠释学的老路,而必须让诠释学立足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意识,将其作为当今"构建中国阐释学"的基石。存在论诠释学告诉我们,必须首先面对文化在当下世界格局中所面临的"真问题"。存在论诠释学以"应用"为先,"应用"意味着找到当下处境中的"真问题",这比到经典中去寻章摘句地找"答案"重要得多。
一场突袭而来的新冠疫情,在给全球按下暂停键的同时,使得全球经济蒙上阴影,亦使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充满了变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余威尚未消散,全球化再次处于疫情引发的"熔断"状态,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陷入"停摆",世界政治经济趋于"收缩"。
数学人文,是科学,还是人文学?这一问题关乎人文学在计算哲学、数字人文等兴起背景下的自我理解。数学人文以人文学的方式化用数学工具,或者说,将数学工具规抚为一种具有精神科学特质的工具,无疑大大拓展了人文学解释工具的范围,但并不因此终结我们关于问题的讨论。π喻、正态分布之喻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例证了数学人文的人文性及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此外,数学人文又接近社会科学。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阐释现象,或许可以成立一种阐释统计学,它将是一门主要以阐释这一人文现象为对象的社会科学,而非作为人文学的阐释学。
"阐释的有限与无限"以新的视角融摄了经典诠释学与哲学诠释学之间的张力,并且在公共性的基础上理解了阐释本身的动态性及其内在机制。从诠释学理论的文本中心与主体中心两个层次上,阐释的有效性与文本的意蕴预设本身都围绕着文本性展开,而在有效性与文本性之下,还必须看到公共理性和阐释语境的基础价值。从文本与存在之间入手,提出有效性问题的吊诡在于文本意蕴的预设指涉了有效性,而主体体验则消解了它。从文本阐释到公共性建构,阐释的有限与无限提供了一种公共性建构的"文本性"范型,而有效性判定与意蕴预设被纳入公共性的动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