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益生菌对微小RNA-10a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n22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蛋白(PD-L1)表达与转移性肾癌(mRCC)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生存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手术切除的269例mRCC标本进行PD-L1检测,对PD-L1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参数进行相关分析,KM生存曲线分析及COX回归分析PD-L1表达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PD-L1表达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sPD-L1)及肿瘤细胞(tPD-L1),PD-L1
目的检测微小RNA(miRNA,miR)-26a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并观察miR-26a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三阴性乳腺癌及癌旁组织样本进行miRNA测序,筛选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miR-26a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样本及细胞株中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法及划痕实验检测miR-26a对细
目的探讨C-MYC和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50例前列腺癌和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MYC和TXNIP的表达,分析C-MYC和TXNIP的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C-MYC在前列腺癌组织的阳性率为64.0%(32/50),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为10.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X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对炎症微环境中人结直肠癌细胞HT-29细胞肿瘤迁移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Bmi-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基因水平及Bmi-1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上清TNF-α和IL-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及腺瘤组织中胸苷激酶1(TK1)和生存素(Surviv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10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组织标本,包括24例甲状腺瘤、83例甲状腺癌组织,另取15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织中TK1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结果TK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瘤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67%(1/15)、41.67%(1
目的观察Toll样因子受体4(TLR4)诱导的增殖在结直肠癌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结直肠癌细胞系的TLR4表达,构建结肠癌细胞裸鼠种植瘤模型,将24只裸鼠移植成瘤后随机分成3组,分别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TLR4信号通路阻断剂CRX-526及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液,测定种植瘤的生长曲线,应用免疫组化化(HE)和FQ-PCR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33b靶向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水平;利用RNA干扰及重组质粒过表达技术在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中调节MMP-9的表达水平,并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借助生物信息学预测MMP-9的上游miR
目的探讨肠管连接装置(ICD)在犬肠断裂伴失血休克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0只Beagle犬随机分成2组,并予横断肠管及动脉放血建立肠管断裂伤伴失血性休克模型。实验组(n=5)采用ICD重建肠管,对照组(n=5)结扎肠管,随后暂时关腹,48 h后行确定性手术。观察相关指标(DCS用时、每个断端肠管处理时间、放血量、最初24 h液体复苏量)、确定性手术术中情况及生存情况。在损伤控制手术(DCS)
目的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组织中同源异型结构域蛋白转录因子1(PITX1)和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GRP78)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CMM、23例皮肤交界痣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ITX1及BiP/GRP78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CMM发生及浸润的关系。结果3种组织中PITX1及BiP/GRP78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0、10.
目的探讨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TC)与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等凝血评估指标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5例,采集其术前血样,检测其CTC计数和凝血指标,并收集其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记录术后90 d随访期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按照CTC计数分为CTC阴性组(C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