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玻璃桥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0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可怕的美终于到来。”
  但已别无选择,你必须把一颗心交出去,
  因为从现在开始每一步都是深渊。
  而深渊的底部无法测量,犹如一颗忐忑的心
  与其说输给了对高度的恐惧,
  毋宁说是输给了对透明的敏感。
  在路消失的地方,玻璃把两座山拉到了一起,
  就像一種孤悬的信任把你介绍给了我。
  但玻璃是无辜的,它只是无意中出卖了
  我们之间被葱茏的草木伪装的秘密。
  没有想象中的尖叫,偶尔的驻足
  也仅仅像一个顿号服务于旅游手册中
  一行来不及展开的解说词。
  当一阵山风带走你轻微的晕眩,
  我们干脆坐下来,聆听玻璃内部无声的碎裂,
  那组成一首确信之诗的犹豫和踟蹰,
  怀疑论的无规则分子结构。
  当你大着胆子往下看,我确信谷底满眼的绿色
  已在一瞬间将风景的痼疾治愈。
其他文献
如果有人不小心丢了名字  那就去村口,跟沉默的老树领回来  它一直替大家保管  如果有人不慎丢了魂魄  就去村边的那个矮小的庙宇旁与土地爷爷说  他会上天入地帮忙找回来  如果有人丢了脸面  就走到地里,俯下身去  用泥土重新捏塑憨厚的一張  如果有人丢了心性  就往村外走,左拐,下坡  走进河流  → 划 痕,本名罗秀花。20世纪80年代初生于广西巴马县。有诗作刊发于《诗刊》《广西文学》《南方文
期刊
年届不惑,经历过娶妻生子、生老病死,生活中酸甜苦辣对于举子来说正如同一扇又一扇“虚掩的门”(《虚掩的门》)被逐一推开,“生活的杂碎”(《逼近中年》)差不多也已经吞咽了七七八八,这组诗基本上都是书写、表现日常生活的场景、片段的,色调顯得比较黯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一些诗人尝试通过书写日常生活的庸常、琐碎来拆解虚假的崇高和严肃,伴随着三十余年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实上成为最切肤的政治
期刊
题记:一场雨的酝酿,横跨中国三个阶梯。它从川西高原的风起,到四川盆地的云升, 最后降临在江南的烟雨蒙蒙,是风、是云、是雨,也是诗。  康定没有月亮  今夜的康定没有月亮  折多河咆哮着,奔腾翻滚  像在给世人说: 它在!它在!它在!  许是云雾深沉  抑或隔千山,离万水?  如若有爱  请让我用手  拭去你脸庞盈泪的花瓣  成都东西  傍晚的颜料  把成都铺开,一分为二  西城  黑云波动,涌现出
期刊
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地下  这里,黏土被挖空移走  空气是西元前的形状  洞穴的空旷此时被填满  灯光。琴声。节奏密集的鼓点  荷尔蒙从白色的黄色的黑色的肉体上  散发出一圈儿磷光  他们喝酒他们跳舞他们默诵着  信仰的经典。如果  你想辨认出他们的面孔  你就抵达了你缺席的现场而我正在其中  他们旋转他们旋转像奥斯曼帝国的辉煌  我想试着赞美  可我的眼睛是通灵的我看见了战争的创伤  我看见无数
期刊
我的外婆来过一次大城市  在市中心公园喂鱼  回到家  在田垄间跟人唠嗑  总是先谈粮食:熟悉的,重复的  蒜苗,洋芋,玉米,小麥,黄金稻  十句之中,才羞怯说起一次鱼  她不说它们  永远张开讨食的圆嘴  不说即使是调皮的喂食者  将矿泉水洒到湖面,也引起它们  拼命挤攘——相争一场空  我外婆谈起鱼:颜色鲜艳  结伴寻食,不歇息地游  勤奋,合群,实在,多惹人爱  → 隆莺舞,壮族,1993年
期刊
→ 潘荣才 《广西文学》原副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编辑荣誉证书,广西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编辑奖。  他《童年的故事》中写道:“罗城……便是我学习诗的第一个启蒙老师。”  提起包玉堂,人们就会马上联想起《回音壁》。正是《人民文学》1960年10月号发表了《回音壁》的丰收,使得作为仫佬族诗人的包玉堂名声大振,并直接引领他开启了缪斯殿堂的大门。  直到晚年以后,包玉
期刊
→ 潘 琦 仫佬族,广西罗城人。历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联主席,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著有散文集《琴心集》《撷英集》《青山漫步》《黄昏散步》等近二十部,小说集《不凋谢的一品红》《人的故事》三卷;并有多部小说集、诗歌集、歌词集、理论专著及书法作品集。有《潘琦文集》九卷、《笔耕录》四卷、《潘
期刊
→ 刘 军 20世纪70年代生,笔名楚些。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散文批评家,现居开封。曾策划全国农民散文专辑、河南青年散文专辑、女性散文专辑、小众公号河南散文专辑等,曾任孙犁散文奖双年奖、何景明文学奖评委。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尽管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里可寻见大量书写自然的篇章,并确立了独具东方特色的自然观和自然美学,但若将生态文学的传统上溯到古典时代,则明显为强扭之瓜。王维诗歌里自
期刊
北方的朋友说,杨树发芽了——  我仿佛看到灰喜鹊、黄鹂鸟、蓝鹡鸰、鸲姬鹟  像一队从天而降的特种兵,在某一刻,  一齐坠弯幼小的枝条。  雨水安静的内部轰响一座水电站,  它不发电,却让一根枯枝  在莫名的战栗中截获春天的密电。  一台最小的水泵,从饱胀而黏稠的汁液里,  艰难地抽取那细碎的芽尖。  锈过的铁,有必要再锈一次。  磨亮的剪刀,有必要讓金腰燕再磨一次。  仿佛刑期已满,一颗脱下枷具的
期刊
在河水与小区之间的河堤上,我遇到  一个跟我一样撑着雨伞走路的发胖的女子。  从河堤的两端各自返回的路上,  我们再一次相遇,她不经意的一瞥让我感觉到  仿佛我是她减去某些部分之后的一个余数。  另一个是手执长鞭的武师,一边鞭打一枚陀螺  一边运气、出招,单脚而立的姿勢  像一只在危险的平衡中掌握自己的鹤。  第三个是倒退着走路的老人,  他逆着河流的方向,手中握着的拐杖  已经敲不出老干部体的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