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红细胞内神经节苷脂表达的改变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采用125IUdR释放法检测了1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K562细胞的自然杀伤(NK)活性及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计数。MDS患者的NK活性(±s= 11.56%±6.1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n = 42, ±s = 50.42%±11.14%),但两组的外周血大颗粒淋巴细胞计数无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提示NK活性下降可能是MDS的特征之一,在MD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有
期刊
期刊
期刊
我们观察了不同观察者对93份急性白血病(A L)标本进行形态学分类的一致率。总一致率为70.96%。对50例AL进行MCI分类,并观察了免疫分型与形态学和细胞化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MCI分类可提高AL诊断的准确性,且有助于混合性白血病和慢粒急变的诊断和分类。
通过对30例未透析的尿毒症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祖细胞生长状况及其对红细胞生成素(E P )反应性的研究,以及15例患者不同浓度的血清对其自身和正常骨髓红系祖细胞集落生成影响的观察,发现本病患者的骨髓红系祖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的增殖、分化是正常的,对EP的反应性能也正常;同时也证实了患者血中确实存在红系造血的抑制物,其抑制率与患者的贫血、肾功能障碍程度相一致,故认为尿毒症毒素对红系造血的抑制是尿毒症贫血发生
期刊
期刊
期刊
50例经全反式维甲酸治疗获得完全缓解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3组进行缓解后继续治疗:1.化疗维甲酸交替组,2.维甲酸组,3.化疗组。结果:缓解期以交替组最长。存活曲线显示,交替组在16个月呈现平坦期,1年存活率为87.4%, 2年存活率为80.7%。最长1例存活达37个月。其余2组1年存活率不超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