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自由\创新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诚如汤用彤先生在1949年致词时任北大校长胡适的信中所言,"大学之大,在于精神,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可见人不可一日无魂,而大学亦不可一时无精神。本文通过对大学精神的内涵阐释,从微观上阐明了构成大学精神的三要素:务实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对其含义进行了界定,并结合当今大学教育的现状,探讨大学精神在大学中的存与亡。在失败的案例中寻找原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成功案例中吸取精华。从宏观上,探寻大学生精神三要素间的关系,利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则,注重要素间的协调,以促进大学精神的重塑达到最优。
  关键词:大学精神;务实;自由;创新
  大学,这个曾经被视为知识殿堂的象牙塔,曾经被视为最高的国家文化机构,曾经被无数莘莘学子追捧的天堂,曾经一经谈起就让人肃然起敬的王国……似乎已经失去了她应有的光芒,失去了她应被尊重的权利,失去了带给人们梦想的能量,失去了……而大学生,曾经被视为国家栋梁,曾经被视为辉煌的天之骄子,曾经被视为奋发有为、激情昂扬的阶层……似乎也已经被视为平庸的大白菜,被视为啃老族,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而大学精神用"名存实亡"来形容最为贴切。突出现象如大学生就业率低、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成反比、大学管理腐败、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面对大学、大学生、大学精神严峻的现状,要重塑大学、大学生、大学精神,就必须先透彻地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作为一所大学的灵魂,它不单单理解为影响大学生行为的学校规章制度或者说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反映出来的一种精神文化。而是以大学为依托,通过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以及校内服务人员等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积淀、变化、创新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大家共同认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清楚地体现出大学精神影响大学和大学生的必然性,以及大学精神所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具体说来,大学精神就是精神三部曲:务实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三者犹如金字塔般叠起,处于底端的是务实精神,它是根基,中间是自由精神,巅峰是创新精神,三者缺一不可。她是每一所优秀大学所拥有并不断发展中的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第一部曲--务实精神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它是演奏好第二部曲与第三部曲的关键。要重建和弘扬大学精神,必须从务实开始。无论是伟大哲学家马克思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届领导人都提倡要有务实精神。而在大学中我们所提出的务实精神又是怎么理解的呢?所谓务实精神,就是大学内的每一名成员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充分运用各种学习和研究资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可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环境的包围下,在这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的腐蚀下,在这个被泡沫淹没了的霓虹灯下血泪的生态中,在这个被权力欲、地位欲、财富欲充斥的社会中,人们的浮躁情绪有抬头趋势,急功近利的思想正腐化人们的心灵。既与社会相分离又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相依存的现实中,"市场化"的氛围也或多或少染指了这个学术殿堂,大学精神中的务实精神的地位岌岌可危。
  作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大学的门面,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衡量大学质量的重要标杆,更是作为衡量务实精神是否得到落实的重要考察对象的大学生,他们所拥有的务实精神到底有几成?从现在网络中点击率最高的对少数大学生批评最尖锐的文章《中国当地大学生的九宗罪》中就能看出大学生的务实精神具备的现状。罪名:一是生活腐化,二是堕落傍款,三是玩物丧志,四是寄生依赖,五是理性的侏儒,六是政治的冷漠与投机,七是学术精神的失落, 八是道德素质的低下,九是生理和心理的缺憾。虽然这并不是代表所有的大學生,但一系列现象在少数大学生中出现而且蔓延开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的产生以及逐渐蔓延开来的势头无论是家庭、学校、国家、乃至社会都是逃脱不了责任,当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必须有自觉性来让自己具有务实精神。所以,务实精神的灌输与培养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的,不能盲目地去怪罪这是谁的错,让大学生具有务实精神是社会共同的责任。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必须提倡务实,可以让一部分人具备务实精神前提下,再通过这部分拥有务实精神的人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后进的人,从而达到人人具备务实精神的目标。对于务实精神的发扬,我国的最高学府之一清华大学就起着榜样作用。早在1930年代,朱自清先生就说:"清华的精神就是实干。"[1]在校园的中心位置还竖立着一块碑。刻着"行胜于言"。无论是在教学、科研、管理领域,务实精神通过清华学子的代代传承使得清华大学在世界学术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密云水库设计、小卫星的研制等。而且在世界的排名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到2009年已跃到世界排名的49位。这一切都离不开务实精神的推动。所以名校的光辉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在塑造大学精神的时候重视务实精神的重要性,让务实精神在大学校园内普及,那么清华大学的卓越成就将不是特例。
  第二部曲--自由精神
  在大学校园内的自由精神究竟是什么?自由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达到学术创新、思想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它的正确解读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种思潮的涌入,面临着经济发展与思想进步的异化,面临着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零的记录……社会对于大学校园内的在言论、学术、思想上的自由精神产生了质疑,唏嘘声一片,迫切要求对自由精神进行深刻反思。
  首先必须认识到大学的自由精神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需要大学内的每一成员的努力共同形成的,它是一种氛围,对学术真理的产生起着熏陶作用的氛围。还必须搞清楚这里所谈的自由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无拘无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这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由也不是某一部分人或某一个人的特权。其次,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有限制性的,它会受到政府和社会的牵制,所以要把握好自由精神,大学需与政府和社会进行有效的互动,这种互动并不是盲目地顺从甚至依赖,必须在遵循自己言论、学术、思想的发展规律,抱着追求真理的态度,自由、宽容地去包容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各种立场的学术成果、思想成果,虽谈不上百家争鸣,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是在无硝烟的战场上进行思想的互动甚至厮杀,为创新精神的落实提供良好的平台。最后,在大学里的自由精神是要求在具备务实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地把现有环境因素和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结合起来,在不偏离道德与法律的轨道上,去自由地追求在言论上、思想上、学术上的一种解放的精神,它为创新精神的弘扬提供温床。剑桥大学的一爵士说:"在文明的国度里,学术自由已发展为一种受到特别保护之思想自由的角度。学术自由是一种工作的条件。"耶士培在他的《大学的理念》中再三强调:"大学必须具有知识上自由的交流。"[2]而当代的少数大学生却歪曲了自由精神的真谛,在言论上,他们的"自由":课桌上、教室的墙壁上、厕所里等地方无一没有他们宣扬的主张,这种所谓的"自由"也是大学文化长期沉淀的体现,但是它不是正常的沉淀;在思想上,他们盲目地追求个性,追求特立独行的见解,几乎没有考虑到合情合理性,且情绪冷漠、消极,什么都不在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学术上,更是一绝,论文在一个班上有六七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大家都有一样的"自由"精神,所以就产生了一样的学术"成果"。这些打着所谓自由精神的旗号而引起的现象让人啼笑皆非。而要做到拥有真正的自由精神,必须是在做到了务实精神的基础上,没有务实精神,去空谈自由精神只会走进误区,而同样如没有自由精神作为支撑,创新精神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在正确处理好与外界环境的基础上,自身要进行有效而及时的调节,在失败中找原因,在胜利中找经验,在批评中找动力,在赞扬找自信……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高些更远些。自由精神作为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必须要注重大学精神内在的层次性,他们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
  第三部曲--创新精神
  它是大学精神的最高境界,也是大学生学以致用的体现。怀海德曾说:"大学的存在就是为结合老成与少壮以从事创造性之学习,而谋求知识与生命热情的融合。"[3]无论是中古时代的勃隆那、萨里诺,还是现代的哈佛、牛津,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千万大学的精神之灯,最重要的是一代一代地传承着创新的品质。且"創新"几乎在很多大学校训里都有提及,可见大部分大学都意识到具有创新精神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并不因为"创新"太常见而忽略它,存在并不代表具有,当真正具有创新精神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更可以把其解释为人类在社会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在创新精神的强大驱动下,创造出来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栖身之所。在这个充满着人类世世代代创新精神结晶的宝地,创新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得功劳是不容忽视的。创新精神不仅能充分体现出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更体现出大学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价值--通过创新推动人类的发展。在大学中提倡的创新精神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敢于去提出新问题、正视并分析新问题、进而解决新问题的勇气、意志、恒心的精神。可在当今的大学流行这一现象:"硕士热,博士热,就是学术不热;论文多,论著多,就是学问不多。""COPY"、"DOWNLOAD"等已把创新精神扼杀于无形。这种靠水蒸气构造出来的美景,如海市盛楼般虚无缥缈,当吹开水蒸汽后的景象会给人类留下什么反思呢?是沮丧、是困惑、是懊恼还是悔恨?人类在看得见摸不着的状态中仍然自得其乐,在虚幻中沉醉……"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里的谈话中提到:"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在其弥留之际还不忘我国的教育,可见其大学精神缺失之严重及重塑之刻不容缓。而唤醒这沉睡的狮子必须需要制冷剂--务实精神与自由精神,把虚幻凝固,让大家冲破迷雾,开辟创新精神的航道。首先要从务实精神出发,自觉地通过接触、接收、理解、分析、比较等层次去对待前辈们的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的头脑。其次,自由精神的推动。自由精神除了要妥善处理外部因素的影响获得思想学术的自由外,作为大学成员的自身必须意识到学术的研究是自由的,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探索,思想多元化是必然趋势,要突破思想一元化的局限,具有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最后,要有正确的探索信念:真理在空间和时间上是不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在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它是无数个相对真理的有机结合,所以对待真理需要肯定加怀疑的态度,永不满足于当下,在自我意识和社会现状不断地寻求突破中敢于创新,无止境地追求光明,从而才能使创新精神在大学中点滴沉淀,最终使大学精神得以重塑。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唯有经过务实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三部曲的演奏,使由和谐音符构成的大学精神这一乐章在大学中千古传唱,大学之谓也!
  参考文献:
  [1]徐葆耕.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54.
  [2]桂苓,刘琅.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中国友谊出版社,2005:35.
  [3]桂苓,刘琅.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中国友谊出版社,2005:78.
  作者简介:李俊莉(1986.9-),女,重庆江津人,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热点,中央领导也频频出席有关会议,并发表讲话。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不断发展,华夏子孙孕育的璀璨民族底蕴,是一笔无穷尽的精神财富,而这笔财富如何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只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着眼于人文关怀、注重情感投入、多
期刊
摘要:本文从需求分析的角度,为长治大峡谷景区的在职导游设计了一门英语口语课程,旨在提升他們的英语口语水平。  关键词:课程设计,需求分析,在职导游
期刊
摘要:高校档案工作是管理高校档案和提供档案信息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也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拟从目前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两个方面谈谈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现状;措施  2008年8月20日,教育部和國家档案局联合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其中指出:高等学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
期刊
摘要: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改善民生保增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是农村民生工程,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工业的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国家对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很重视,中央制定了很多富民、惠民政策,创造农民工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获得最现实的利益,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别,应对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农民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全新的政治参与形式,在我国的民主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学生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积极的政治参与意识成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本文就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内容、方式、途径、特点、影响以及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政治的措施作初步探讨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政治参与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政治参与作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在每次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反腐倡廉都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众们关注的话题之一。正是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反腐败工作已步入了加强制度化建设的新阶段,而财产申报制度作为"阳光法案",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反腐败的"利器"和基础性制度,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或地区建立并实施了这一机制并取得极好的反腐效果。针对我国当前的腐败情形,亟需建立这一制度。  关键词: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
期刊
摘要:将改进的多种群遗传算法(multiple population GA,MPGA)應用于配电网重构。该算法引入不同控制参数的多种群协同进化模式,并且能根据进化程度自适应的改变操作算子,具有良好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克服了遗传算法未成熟收敛等问题。种群间通过移民算子共享进化信息。采用人工选择精华种群保存最优个体。根据配电网网络特点,提出了基于基本环路的整数编码方法,减少了变量维数。人工定义寻优过
期刊
摘 要: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现行的新闻自由权和舆论监督权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形成一定冲击,使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受到一定限制,但并不等于剥夺了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对公众人物隐私权进行一定的限制和保护。  关键词:公众人物 隐私权 限制 保护    隐私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那么国家官员呢,明星们
期刊
摘要:在相当部分中职学校,还存在着忽视计算机实践教学,训练内容、方法、手段未能跟上计算机科学高速发展的步伐,机房硬件设施未能满足需要,考评措施欠缺科学性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实践教学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中,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期刊
摘要:分析了当前高校修缮改造工程管理与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立项、招标、合同签订与施工过程管理、审计、财务监督、质保金利用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修缮改造工程;管理;审计  近几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高校办学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高校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建以及修缮改造。然而由于修缮改造工程具有种类繁多、分散、施工季节性、时间性强、突发性项目多、施工地点多等特点,如果管理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