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内城市公共厕所设计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共厕所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必要对其现状与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并采取最优化的实施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设计效果。本文介绍了公厕的现代化设计思路,分析了人性化公厕的建设,并探讨了公厕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望该课题的研究,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够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城市公共厕所;设计;现状;问题
  一、国内城市公共厕所设计现状与问题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如何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保证顺利进行,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先进理念,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个人的几点认识。
  二、公厕的现代化设计思路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公厕是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属于整个城市建筑中的一部分,体现着时代所要求的文明程度,可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而公厕建设这一课题已经被提升到了体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进步的高度。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开发设计单位、规划设计人员、环卫维护部门并未充分认识到公厕建设的实质性。为了显示对公共厕所供给的重视,部分城市政府在公厕的建设上热衷于建设豪华厕所,甚至将不应该有的功能全加在公厕上。豪华公厕的确在某一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公共厕所建设的重视,表现了城市对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追求,但是,却并不能满足绝大多数公民的基本公共需求和期望,并不具有实用性。
  (二)坚持外观美和功能适度统一的原则
  毫不夸张的说,公厕设计体现的不仅仅是设计师的水平问题,更是体现国力和经济的问题。现代公厕的设计,应该是在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基础上,抛弃盲目追求公厕建筑与设施豪华的观念,让公厕建设朝着布局合理化、内外美观化、设施现代化、功能多样化、管理合理化、清洁卫生化的标准进行。如今,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深入,公共厕所已经不再是人类生理代谢的简陋而随意的场所,而应该是囊括休息、审美、商业、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建筑。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厕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主要体现在设计舒适美观和人性化建设两方面。人们谈到厕所,第一印象就是“脏”、“臭”,要想转变人们对厕所的偏见,在公厕的设计建设上就要融入“美”的理念,以适应人们对美的追求,让人们在进入厕所时有舒畅的感觉。厕所建设中的“美观”要求其实是一种很难把握的标准,很容易被人误解为高级装饰材料的堆砌。要想达到美观要求,需要在建设中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公厕建筑的外观造型要优美、识别性强。第二,加强公厕内部设施的建设,质量问题不可忽视。第三,拓展公厕的使用功能,例如在公厕外增加休息椅、设置投币电话、开辟广告橱窗等。除了美观上的要求外,人性化的公厕建设也是我们一直所强调的重点。公厕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要,例如,建设适合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需要的无障碍坡道厕位,男女厕所的面积和厕位的比例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也就是说女厕的比例要多于男厕。在旅游景区或民族景区,建厕时要注意其风俗和禁忌。
  三、人性化公厕的建设
  公厕建筑是城市建筑的一部分。现代化城市公厕建筑设计,应该突破传统观念,注入新的设计理念。
  (一)无障碍专用公厕。
  国内解决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入厕问题的途径,通常是设置专用厕位。但笔者认为:设置无障碍专用厕所,可以减少残障人士和普通人员交叉流动和专用厕位的占用率,从而让残障人士、老年人更有尊严的、更私密的使用这些公共空间。此外,在湿地公园、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独立建造的公厕可采用单向可视的做法,这种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的设计,可以使人们在入厕时欣赏到户外的美景,在景区内花木芳香的浸泽下倍感轻松惬意。
  (二)合理设置男女厕位。
  当前很多设计人员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6.5.1条第二款的要求仍然不很重视,施工图中女厕位数量极乏,尤其是在商业建筑中,设计人员为图省事,设计男、女厕所之间的隔墙时,往往从中间线处一分为二,完全不顾商业建筑中男女厕位比例宜为2∶3设计的要求,这势必会给女性使用过程中增加不少缺憾,故此笔者建议大家将此要求落到实处。
  (三)合理设置便器。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第4.3.6条第五款要求“每间厕所大便器三具以上者,其中一具宜设坐式大便器”。目前,我國正在逐渐的步入老龄化社会,而一些年龄大的老人们上厕所使用蹲便较为困难,所以在设计公厕时应该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此外,为了卫生需要,可以增设放置马桶垫圈纸的装置,并加强对这个装置的管理维护。
  (四)细节决定成败。
  为了节约用水,在设计公厕时可以采用节水马桶。比如,马桶进水可以连通到洗手台,洗完手的水流进马桶水箱里。此外,公厕按钮上增设盲文识别标志,便于盲人使用。
  四、公厕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突出环保生态要求
  公厕的建设可以说是环境保护的一种需要,而另一方面公厕又是服务于环境的。公厕的建设要与周边的整体环境相协调和适应,在设计上要坚持布局的合理性,让人们能快速便捷的找到公厕。因而将公厕建设在人流顺路的明显位置,同时也不要显得太突兀,要适当隐藏,能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必要处增设引导指示牌。此外,现在是环保时代,环境保护工作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公厕建设时,我们要重点抓好节约水资源、粪便污水的有效处理等细节。
  (二)公厕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
  “脏、乱、臭”是公厕长期存在的普遍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除了管理人员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讲卫生的自觉性外,还需要适当结合现代化的设施技术,这一点是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厕所每一细部的处理,而这也就需要运用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要是三大专业技术,电气专业、暖卫专业、土建专业。电气专业体现在公厕室内外照明的合理设计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容易让人们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恶习滋生,也方便歹徒、小偷趁黑违法犯罪,从而会给人们增添不安全的隐患,所以明亮的灯光设计很重要。暖卫专业,人们在公厕停留的时间短,公厕的供暖设施要因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客观要求而定,南方大部分公厕不需要采取供暖措施。然而冲水是公厕最基本的保证,水管在冬季需要保暖以免发生冻裂现象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环节。公厕建设中土建专业的应用就更多了,例如,地面采取容易清刷的防滑地砖、墙面采取耐冲水的涂料等。
  (三)推行“无水冲厕”的方式
  厕所经历旱厕到水冲是我们无法否定的一大进步,但是水冲厕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点和水资源的限制,加上如今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无水冲厕的方式可以说是未来社会的一种必然选择。然而,我们所说的无水冲厕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节约水资源,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将粪便及时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加工处理,变废为宝,为人类粪便肥料产业的形成创造有利的条件。
  五、结语:
  总之,在当前各种条件下,城市公共厕所设计工作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统筹并进,多措并举,克服该项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而获得最为优化可行的实施策略与效果。
  参考文献:
  [1]雷剑平.城市公厕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发展[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21):88-89.
  [2]王伯成.城市公共厕所建筑设计研究[D].2006.
  [3]顾群业,王拓.对设计“以人为本”和“绿色设计”两个观念的反思[J].设计艺术,2008(4):15.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市政污水管道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对城市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基础的市政设施,提高污水管道工程质量,有利于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对其质量问题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在现代农业灌溉、防洪抗灾、水电站建设和人民生活中,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工程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水利工程监
近年来,湖北省枝江市统一战线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和大局,立足自身实际,发挥统战优势,勇担重任、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在服务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做出了新贡献.rn
按国际通行标准,我国己进入老龄化社会,退休人员每年以6%的速度递增,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我国老龄化将达到高峰,这对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据统计,全国企业养老
国家计委曾培炎主任最近指出:电力体制改革,企业重组是前提,领导班子是核心,电价是关键.目前,电力企业重组方案已经基本确定,各新组建企业筹备领导班子即将公布,有关电价文
近年来,运营商不断进行网络瘦身工作,许多传统的网络设备退服,末端接入向光纤化过渡.为使有限的成本资源发挥更大的生产效能,整合通信机房、网络设备及其配套设施势在必行.在
当前,刑事立案监督权能发挥得并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因为,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过于“紧密配合;”刑事立案监督权的“权能结构”和“权限配置”模式不尽合理;履行刑事立案监督权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人们对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建筑耐久性、安全性,在满足其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成本投入。在规定要求下,通过准确计算、科学论证,将材料性能、构造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此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最大化节约施工成本,这就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优化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文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