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诱发性大鼠根尖周炎活动期的细胞组成变化规律及替硝唑的治疗机制.方法:将14只大鼠随机分成2组.A、B两组各7只,每只暴露2颗受试牙牙髓,A组于术后每天腹腔注射0.4%替硝唑液(50mg/kg),B组注射生理盐水直至处死.分别于术后0、3、7、14天处死作根尖周组织学观察.结果:B组根尖周炎症组织中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s)在活动期始终是最优势的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炎症的程度;A组在3天、7天时的根尖周炎症、炎症细胞浸润和骨破坏程度均较B组轻.结论:PMNs和成纤维细胞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