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来源 :河北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ss_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本院普外科住院患者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2010年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的43份病历及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2012年本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的43份病历,对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用药品种、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43例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00%;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为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及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单用一种的有1例占2.33%,二联用药38例占88.37%,三联4例占9.30%;术前2h内使用的只有6例占13.95%,术前1 d使用30例占69.77%,手术结束立即使用7例占16.28%;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最短的2 d有1例,≤4 d 4例,5~6 d 12例,7~10 d 21例,11~15 d5例;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6种抗菌药物的DUI值≥1。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43例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39.53%;使用频度最高的药物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单用一种的有15例占88.24%,二联用药2例占11.76%;术前2 h内使用10例占58.82%,手术结束立即使用7例占41.18%;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最短1 d8例,2 d 6例,≤4 d 2例,5~6 d 1例;DUI值>1的只有1个品种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结论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经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存在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得到初步改善,主要表现在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减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给药时机及用药疗程趋于合理、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下降及抗菌药物使用方法更加恰当。
其他文献
<正>血细胞分析仪是临床检验中的常规检测设备,已有的血细胞分析仪经过维修后或新购置的血细胞分析仪经过运输,其检测性能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实验室在使用检测系统进行患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严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在这个商品价值为主导的消费主义大时代里,文学欣赏也具有了消费性,这是市场化与都市化共同滋生的一种泛文化形态,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作为消费者的读者、大众成为艺术市场中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医学的发展,外科医师逐渐意识到虽然手术治疗能够解除患者病痛,但是手术给患者造成的医源性创伤仍然不能被忽视。腹腔镜技术的出现使外科手术进
青岛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凭借着独有的地理位置和山、海、城、文、商一体的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其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跳跃式的进展。青岛市人民政府把旅游产业作
在市场化导向背景下,教育主体学生和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期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课程体系要适应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变革,必须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平衡个体本位价值取向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
将城乡社会学研究中的"城市性"和"城乡连续谱"两个整体特征概念发展运用到流动人口的个体研究上来。通过对扬州城北拖砖人的实证考察,认为其在行为空间和社会网络两方面均没
<正>新课标提倡在多样化、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漫画入题,可以将繁杂枯燥的历史知识演绎成喜剧色彩的图文漫画,给人以新鲜感,使学
介绍一种基于摄像机标定技术的3D输入设备的原理,采用微软研究院的张正友提出基于移动平面模板的摄像机标定方法,分析计算机视觉函数库Open CV中的摄像机模型;对比棋盘上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