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分析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36425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营养丰富、种植容易、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我国有着多年栽培马铃薯的历史,主要在北方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栽培。论述了北方春播马铃薯的相关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以期指导生产。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病害防治
  加强对于马铃薯种植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   种植技术
  1.1   整地
  鉴于马铃薯的生长习性,在沙壤地中种植马铃薯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种植马铃薯之前,种植户要对种植区域的土地进行深耕,其主要目的是疏松土壤,确保土壤的透气性,若土壤板结的情况较为严重,则会直接影响到马铃薯的正常生长。与其他农作物相比,马铃薯须根的穿透能力极差,且马铃薯的生长情况会直接受制于根部的发育情况。而深耕则可以保障马铃薯的根部发育,提升马铃薯的产量[1]。
  1.2   施肥
  有机肥是种植马铃薯时主要使用的肥料,其不仅可以为马铃薯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2]。种植户应当根据无公害标准和马铃薯的生长情况,适当开展施肥作业。肥料的数量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一定的流失;肥料的数量也不能过少,否则会导致马铃薯的生长缺少养分供应,进而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1.3   催芽
  在選择马铃薯种薯的时候,种植户要选择完整、无病虫害、颜色鲜艳的薯块,并在播种前对薯块进行催芽作业。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使用的催芽方式为室外催芽,即在室外选择一向阳地带挖掘催芽沟,催芽沟的深度一般为50 cm左右,将马铃薯切块后整齐摆放在催芽沟内,并使用塑料薄膜在催芽沟上方搭建保温拱棚,其目的是提高区域内的温度,加快催芽的效率。另外,种植户还要在每天的傍晚时分为催芽沟铺盖草垫,并于第2天日出时揭开草垫。切分后的薯块大小要尽量一致,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催芽沟的目的,且切分后的每一个薯块至少要留有一个芽眼。若在切块的过程中切分多个薯块,则应当在切分其他薯块前对切刀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消毒溶液为酒精。需要注意的是,若切口和芽眼之间的距离较近,则能够达到刺激芽眼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催芽环节的效率。
  1.4   播种
  在播种的时候,种植户要严格控制薯块的深度和土壤的温度,一般薯块深度为10 cm左右,土壤温度为10 ℃左右为宜。此外,马铃薯苗容易受到霜冻天气的危害,所以种植户要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合理控制播种马铃薯的时间节点,一般在终霜日的前20~30 d播种马铃薯最为合适。
  2   病害防治技术
  2.1   病毒病
  病毒病是常见的马铃薯病害,其主要通过马铃薯块茎进行传播,马铃薯种子中含有病毒的情况少见[3]。此外,病毒病的传播方式会因为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PVX病毒主要依靠汁液进行传播,当马铃薯的叶片进行摩擦或者在马铃薯田中使用农业设备时均会导致PVX病毒传播;而PVY病毒则主要通过蚜虫进行传播,而且传播的速度较快,马铃薯感染病毒的概率较大;PLRV病毒的传播途径也是蚜虫,但该病毒与PVY病毒有所不同,PLRV病毒在进入蚜虫体内后会有一段时间潜伏期,且PLRV病毒在蚜虫体内保留的时间长达14 d。一般来说,当年感染的马铃薯并不会在所有的块茎上留下病毒,病毒主要会集中在某一薯块当中。
  2.2   早疫病
  由于早疫病自身的特点,当马铃薯感染早疫病的时候并不会立即出现病症。若马铃薯出现缺肥、缺水,或者种植区域内的气温过高时,则会导致早疫病出现病症。
  为了避免早疫病对马铃薯的危害,种植户可以在马铃薯进入生长阶段之后,每隔10 d在田间喷洒1次具有保护特性的杀菌剂,杀菌剂主要由百菌清和可湿性粉剂构成。若种植户发现马铃薯感染早疫病的症状时,则要在田间喷洒具有治疗性的杀菌剂,其主要由代森锰锌和可湿性粉剂构成。一般需要每隔7 d喷洒1次,总共喷洒3次,即可实现治疗马铃薯早疫病的目的。
  2.3   晚疫病
  晚疫病具有气候性和地域性特点,即在不同气候环境的条件下其主要表现症状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当马铃薯患上晚疫病时,其叶片上会出现颜色较暗的斑点,且斑点的面积较小,一般主要集中在整个马铃薯较低层的叶片和叶尖位置,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感染整个叶片。若在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种植马铃薯,斑点的表面还会存在细小的绒毛。当晚疫病病菌感染至马铃薯块茎的时候,则会导致马铃薯的表面出现不同形状、大小的紫褐色斑点[4]。
  综合来看,影响马铃薯的病害数量较少,只要种植户合理使用种植技术,并适当加强对于病害的防治措施,即可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参考文献:
  [ 1 ] 王曙光.北方的春播马铃薯种植方法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1):147.
  [ 2 ] 董克强.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2(21):55.
  [ 3 ] 吕淑芝.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2016(09):97.[ 4 ] 何儒.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1):10.
其他文献
对当前玉米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甘肃省临夏县积极响应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蔬菜种植基地建设,不仅使农户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满足了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而且有效地解决了
小麦属植物统称为小麦,是在全世界种植范围和应用范围较广的禾本科植物,最早来源于中东地区。在全世界范围内,小麦是总产量仅低于玉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中富含多种人类
2015年11月下旬,江苏省邳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与成本调查科对全市9名农调户2015年棉花种植成本及收益情况展开调查。调查显示,与2014年相比,2015年调查点棉花单产略涨,收购价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10-0086-01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病虫害问题不容小觑,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是制约农业向现代化迈进的有力障碍。因此,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大力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建议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7-0105-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对3个德美亚3熟期、1个德美亚1熟期的玉米品系小区品系进行比较试验,在2017年的气候条件下,4月29日播种,5月16—17日出苗,出苗均匀。生育期6月至9月中旬降水量432.4 mm,日平均温度为19.6 ℃,平均日照时数8.1 h;8月上、中旬降水量133.3 mm;9月28日为
摘 要:大豆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毒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与全球气候变暖,大豆蚜虫危害更加严重,且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大豆的生产。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大豆蚜虫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了蚜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豆;蚜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11-0086-02 中图分类号: S
马铃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加工类型多样,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但是就目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现状而言,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与专业的技术,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马铃薯产量的提
2015年12月初的南疆平原上,采摘过后的棉田一片萧索,结束加工季的轧花厂也归于平静,不平静的是种棉人的心情。"棉花早就卖完了,现在就在等补贴,能拿到多少还不知道",新疆阿克苏
就农田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言,土壤有机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直接决定着农作物的产量,对全球碳素循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施肥、耕种、种植制度、退耕还林等方面,综述了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