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渣纤维耐碱性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来源 :硅酸盐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xy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高炉渣纤维耐碱性进行实验研究,探索其作为增强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过程中,将高炉渣纤维浸泡于不同条件下的碱溶液中,测量其质量损失率,分析其耐碱性能,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碱浓度、温度、浸泡时间的增加,纤维的质量损失率增加,部分纤维表层出现破碎、断裂的痕迹。这是由于溶液中OH-破坏了纤维结构中的Si-O键,使其断裂,出现纤维被腐蚀现象;与空白样相比,当纤维掺量为0.5%时,其28d的抗压强度增加了8.38%;当纤维掺量为1%、3%和6%时,纤维混凝土试
其他文献
采用混合溶剂法,通过改变钛酸四丁酯(TBOT)的量合成一系列不同比例的RF@TiO2核一壳结构,于氮气气氛600℃下煅烧得到meso-C@TiO2,进一步对所得产物表面进行贵金属沉积最终得到meso-
本文主要研究了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矿物掺合料种类和掺量等配合比关键参数对C30桩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低温环境下桩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
在工业废弃物菱镁矿尾矿中加入石英砂和少量B2O3,通过固相反应烧结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探讨B2O3对合成镁橄榄石材料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对合成镁橄榄石的相组成
通过对沥青路面内部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机理的分析,建立了热应力平衡方程,并且研究了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ADINA模拟软件对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的沥青路面的应力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首次研制成功硅基导膜量子集成芯片。该实验室任希锋研究组近日在量子集成光学芯片研究中取得新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系列样品La_(0.75)Sr_(0.25-x)K_xMnO_3(x=0.00,0.05,0.07,0.10)。对系列样品进行了相结构、磁性和电输运性质的研究。XRD数据表明:系列样品具有完整的钙钛
为了研究低温变温(5℃→-3℃)养护条件下不同水灰比(0.24、0.27、0.31、0.38)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采用直流电量法对低温变温养护下和标准养护下养护28d的混凝土进行了抗氯离子渗透
外循环式分解炉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发的新型碳酸盐分解反应炉,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反应炉的结构,试验测试了分解炉截面风速为5~8 m/s,三次风入口风
探索了用水热反应制备的锐钛型掺杂改性的TiO_2(即A-TiO_2)对甲苯的光催化降解作用。通过分析甲苯的初始浓度、TiO_2用量、掺铁量和溶液的p H值对光催化速率的影响,研究改性TiO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硼酸、有机酸和乙醇等添加剂对PET在水中的结晶性状、溶解度和溶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常温溶液降温法进行了添加剂存在下的晶体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硼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