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树形成层的活动周期及其淀粉贮量的变化

来源 :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andyzt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形成层活动周期中,每年7月末以后,未成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逐渐减少,成熟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急剧增多。8月初开始分化晚材。进入9月后木质部的形成逐渐停止,而一个半月以后才停止形成韧皮部。淀粉贮量的消长与形成层的活动周期有很强的相关关系。早春形成层恢复活动后,淀粉贮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尔后,形成层活动减慢,特别是木质部分化停止后,淀粉又开始积累。当韧皮部分化也停止后,淀粉又消失,直至翌年1月才重新积累,这似乎与两个休眠期的转化有关
其他文献
先高温后低温处理可以解除凤丹种子的休眠。凤丹种子萌发需要经历严格有序的后熟、长根和长芽三个阶段,某一阶段的条件不能满足或不按上述顺序进行,即不能萌发成苗。GA3可代替低温提高凤丹种子的萌发率。
期刊
栽培牡丹种子萌发生根前的有2个月的后熟期,去除种皮及各种化学或物理处理对其打破休眠、提高萌发率无明显效果。其上胚轴休眠只有在种子胚根长足3cm时,用100mg/LGA。处理1d或在5℃条件下处理1~2周才可以打破,否则没有效果。
期刊
期刊
期刊
论述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抗寒物质,着重介绍植物细胞内的信使物质,并对胞内信使-Ca2+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Ca2+在抗冷力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研究胞内信使在调节植物抗冷性机理中尚存在的困难及必须解决的问题。
期刊
新红星苹果果实在盛花后110d以前花青素含量较低,以后随果实进一步发育而迅速增加,盛花后110~120d内为花青素积累高峰。果实乙烯释放与花青素积累过程变化规律一致。果实伤害处理明显刺激果皮乙烯及花青素形成,花青素出现时期晚于乙烯已明显开始增加期。Ag+能部分抑制伤害果实花青素的形成。果实阴、阳面果皮的乙烯释放速率在果实成熟期间差别不大。
期刊
添加CaCl2可提高黄瓜幼苗中CaM含量,降低MDA(丙二醛)和质膜透性,减轻盐害,添加CaM抑制剂CPZ(氯丙嗪)、TFP(三氟拉嗪)则取得相反效果。添加外源CaM可降低CaM在体内合成,起到降低盐害作用。
期刊
期刊
玉米幼苗PEP淡化酶活性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逐渐下降,复水后其活性虽然有回升,但未恢复到干旱前水平。叶面喷施10-5mol/L6-BA可提高玉米幼苗PEP淡化酶活性,而同样浓度的ABA则抑制PEP淡化酶活性。6-BA还可增加干旱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光合速率、叶水势和叶绿素含量。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