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由人意由我

来源 :东坡赤壁诗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il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叶燮《原诗》云:“应酬诗有时亦不得不作,虽是客料生活,然须见是我去应酬他,不是人人可将去应酬他者。如此,便于客中见主,不失自家体段,自然有性有情,非幕下客及捉刀人所得代為也。”该书又云:“须知题是应酬,诗自我作,思过半矣。”叶氏数语,见地新颖,切中时弊,可谓振聋发聩。笔者反复品尝,不由自主地结合创作体会口占一绝:“苏门长啸寄知音,不应不酬何以群?用韵由人意由我,一壶一语一冰心。”
  例如,庚子中秋期间,笔者见到《中华诗词》责任编辑胡彭女士的敦煌采风新作《三姝媚·听敦煌人扮汉将军执戟诵“不破楼兰终不还”》:“楼兰沉久矣!剩漫漫黄沙,渺无边际。縠绉新平,又被风旋起,踏波随履。疏勒荒烟,萦汉垒、其名还是。示警烽台,拒敌关楼,可怜都毁。  古道西风凄厉。掩壮士刀弓,帝王符玺。佛窟多情,画节旄高簇,汉家天使。青海长云,遥望处、诗心如炽。一卷沧桑,最怀边塞,最伤变徵。”该词以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七绝“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之四)》)作为“心理时空意象”,通过跨越时空的联想,即事怀古抒情,写得别有一番滋味,读后激起“诗心如炽”,故步韵念头油然而生。然而,笔者毕竟未到现场,难能跨越“身之所历,目之所到”这个“铁门限”,围绕来词原意步韵。于是就只好用韵由人,写意由我,用王昌龄《从军行》的豪迈气象来直面秋声,通过次韵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秋日情思。笔者《三姝媚·庚子秋日次韵寄胡彭女士》:“秋声何已矣?更扬威,落枝无际。归雁凌空,见一天霜月,月光侵履。欲问陶潜,梦身影、望中犹是。千古南山,九畹东篱,菊芳难毁。  雨急风狂雷厉。任云卷烟迷,昆仑如玺。待到严冬,唤岁寒三友,把杯同使。澄澈冰天雪地,有红梅欢炽。一曲高歌,奏响宫商角徵。”并希望与之切磋交流。
  诗词创作实践表明,诗词酬唱(尤其是步韵),无论是否“答其来意”,都既有利于发挥“诗可以群”(当然,“群”中亦可“兴、观、怨”)的社会功能,以这种特定的方式为社会传递正能量,更有利于促进诗者之间的诗艺切磋。对诗词次韵而言,犹如书画临摹。中华诗学与中国书画理论就有许多相鉴相通的理论观点,如形似与神似等。然而,古往今来,对诗词酬唱却不像书画临摹那样,获得广泛共识,而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纵观古今诗坛,一面诋毁诗词酬唱,一面忙于酬唱诗词者,绝非个别现象。当然,酬唱本身无过,对此亦应包容。但是,诗词酬唱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客观现实,却足以说明它的不可或缺性,需要加以倡导与引导。
  毋庸置疑,当代诗词创作缺乏精品力作,诗词酬唱更是如此。但越是这样,似乎越是需要提倡诗词酬唱。正如著名诗人白居易所言:“得隽之句,警策之篇,多因彼唱此和中得之,他人未尝能发也,所以辄自爱重。”但愿当代诗者能够借鉴白居易的经验,像书画“临帖”或“临摹”那样,在志同道合又乐于批评(包括给予和接受)者之间倡导步韵酬唱,通过“用韵由人意由我”的方式,促进当代诗词的创作繁荣与质量提升。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驻会顾问、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
其他文献
鹧鸪天·康巴诺儿四季图  康巴诺之春  涨落千秋日月移,湖开九九雁归迟。银冰初解鱼圆梦,碧宇轻飞云弄姿。 波荡漾,鸟痴迷,追春守约不违时。草原之眼难干涸,为有源头活水滋。  康巴诺之夏  澄碧涵空镜未磨,几多倩影映微波。朝阳鸥鸟堪如雪,夜岸蛙声恰似歌。 凫潋滟,钓蹉跎,湖中沙渚一银螺。欣看最美晨光水,群羽翻飞霞彩驮。  注:湖中沙渚是白色遗鸥群聚集繁衍、栖息之地。远眺,若一银螺浮在湖中。  康巴诺
期刊
公籍湖广麻城,余桑梓之鸿儒,上国之大器也。余神追久矣,惜无缘识荆,憾甚,唯慨而赋之曰:被光黄[1]之甲仗,执扶余[2]之长缨。簪篯铿[3]之冕带,御梁王[4]之骑乘。华夏存丰碑,功标于史;望族余大德,光耀于彭。两代忠烈[5],师夷技以许国;四校名傅[6],牧雏翼以扬鹰。诚乃社稷之骐骥,华夏之鲲鹏也!而复润清华[7]之水木,滋爱大[8]之渟泓。双科博士,纳厚积而薄发;两弹元勋,荷重负以潜行。自可驱四
期刊
(美国)  宝剑吟  西风瑟瑟撼高林,谁识飘零词客心。  午夜梦回华国远,中年陶写泪痕深。  临流不乏哀时赋,对酒常为宝剑吟。  问舍求田儿辈事,白头翹首望江南。
期刊
(西班牙)  地中海夕照  云朵滿天筛海红,孤桅逐影夕阳中。  渔鸥不识游人面,自在盘旋啼半空。  威尼斯题照  水城红瓦接蓝天,万座轻桥世纪连。  脚踩飞舟风灌耳,浪花朵朵溅心间。
期刊
每读宋词中的《念奴娇》,便会想起传说中的念奴。念奴是唐代天宝年间的歌女,歌声激越清亮,被玄宗誉为“每执行当席,声出朝霞之上,邠(同宾音)二十五郎吹管也盖不过其歌喉。”  邠二十五郎,即邠王李承宁。精通音律,尤擅小管,深得玄宗宠爱。每有宴会,或出游,玄宗都会带上念奴与邠二十五郎。  唐人元稹有诗:“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赦街中许燃烛。春娇满眼泪红绡,掠削云鬓旋装束。飞上九
期刊
开封谒包公祠  严惩贪腐性情真,不避明堂富贵身。  三口铡刀锋最利,还需勤砺莫生尘。  论事清分良与恶,闻情明辨假和真。  铡刀三口能常礪,世上必无冤屈身。  一腔正气震乾坤,万丈清风扫浊尘。  但愿世无冤屈泪,明堂岁岁做闲身。
期刊
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创江西诗派,与苏轼并称“苏黄”。他曾在诗中公开为儿子求娶苏轼孙女阿巽为妻。苏轼有诗《送杨孟容》可证。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江山不违人,遍满千家窗;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子归治小国,洪钟噎微撞;我留侍玉坐,弱步欹丰扛。后生多高才,名与黄童双;不肯入州府,故人余老庞。殷勤与问讯,爱惜霜眉庞;何以待我归,寒醅发春缸。  此诗和东坡平素风格差异颇大,苏轼
期刊
“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是毛泽东主席1945年10月之后抒写的《忆重庆谈判》的尾联。每读这首抒叙当年心志诗章,诚令人感慨万千,尤为表达其“初心”之心而感动不已。首联即楔入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正处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社会,是不劳而获的地主阶级和官僚资本家大权在握,而劳而少获、民不聊生的劳苦大众,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官逼民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采取“无法无天”的斗争形式,争取自
期刊
细柳留人驻。晓风寒、廊前榭下,有琴低诉。归燕斜飞旋梁绕,历数荣衰几度。又怅忆、南湖红雨。万里云翻争战处,转乾坤、画舫群贤顾。多少淚,化烟渚。   寻常梦里嘉兴路。水波间、浓愁霾尽,清风白鹭。驱散迷蒙沧桑事,吾采绒花记取。往事矣、浪淘沙去。莫笑我蓬门多事,愿行吟、春满人间户。传盛世,越千古。
期刊
驻守高原,巡防处、人烟稀绝。抬望眼、森森峭壁,皑皑冰雪。只影常迎边塞晓,壮怀唯寄辕门月。愿此身、为国铸长城,心澄澈。   叹烽火,犹未歇。宵小至,隨时灭。想巍巍华夏,金瓯休缺。加勒万河横铁臂,昆仑峻岭洇忠血。好男儿、喀喇谱长歌,飞仙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