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捐助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公益组织Misereor设计了一张能让贫民吃饱饭的海报。它由被绳索捆绑的双手和全麦面包的照片,以及照片中央的黑线组成。当你从黑线的顶端将信用卡插入下移,信用卡将被自动扣除2欧元。与此同时,绳索断开,小手重获自由;面包切开,被一双大手拿走。这种强烈的代入感,让人们直观感受到:自己捐出的钱真的能帮助一位饥饿的陌生朋友。Misereor相信,每个人都有柔软的心,如果人们还没有捐助,绝不是因为人们不够善良,而是心的柔软之处还没有被打动。
其他文献
何凤山广场  你一定看过经典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在中国,也有一位辛德勒式的人物,他叫何凤山。在1938年-1940年担任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期间,他顶住各方面压力,向数千名犹太人签发了前往上海的签证,使面临绝境的他们免遭纳粹屠杀。以色列前总理沙龙曾评价何凤山:“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  2018年3月15日,以何凤山先生命名的“何凤山小广场”在米兰落成揭牌。这是意大利首次使用华人名字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事业有成者,大多谦逊、低调,并不把自家太当回事。贝多芬说自己“只学会了几個音符”;富兰克林业绩显著,获百余个荣誉学位和头衔,墓碑上只刻着他自撰的一句话“印刷工富兰克林之墓”;吴昌硕自称在篆刻上“略窥门径”;宫崎骏宣布退休时说:“我只是一个小镇工场的老爷爷。”启功当年坚拒央视《东方之子》栏目的采访,“我不够你们的档次,我最多是个东方之孙。”低调者多沉潜,力求“一点上知道一切”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高三毕业后的暑假,小明打算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可是在商量去哪里的时候,几个人发生了分歧,有的想去国外感受异国情调,有的想去大城市领略都市风采,有的想去风光秀丽的自然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有的想去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去访古探幽,大家争论不下,求教于阅历广泛、游历天下的小王,希望他能给出好的建议。  如果你是小王,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请写一篇
林语堂: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名作简介: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是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本书以轻快温厚的笔调记述了苏轼自眉山开封,一路贬向杭州、黄州、惠州等地的跌宕起伏的人生。除了择要采用信札、便条、敕令、诗文、文献等史实性材料外,作者还以讲故事并作微点评的形式,展现苏东坡集“儒释道”三家于一体、通体豪迈旷达的精神风貌,既有可读性,又有耐思性。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
“喜爱并走进阳光的人,阴影会同样引人注目,但他朝阳的一面总在反射着亮光。害怕并躲避阳光的人,阴影会躲过人们的眼睛,但他本人的整个存在也裹在一片灰黑之中。”针对这样一段材料,我们来看下面的两篇作文。  潘子健同学的文章纯用说理,每一小节基本是对诗歌某一句的阐释,可以视作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这不失为一种考场构思文章的好办法。作文材料都有一定思想深度和逻辑结构,只要把材料里的道理说透,就能成就佳作。  尤
著名诗人余光中于2017年12月14日在台湾去世,享年89岁。  余光中的诗是较早为大陆所引进的台湾文学之一。1928年出生于南京的余光中经历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所有动荡。1952年,余光中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先后在台湾、美国与香港之间任教。期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评论,也翻译了大量的外文著作。  在台湾诗坛,余光中称得上是一位巨匠。他与覃子豪、钟鼎文、邓禹平等当时文坛上活跃的青年诗人们,共
自然万物自有其规,遵循不违背,此曰“守”;天地众生亦必有其变,革新不墨守,此曰“破”。守与破并非针锋相对,追求和谐与发展的道路上,必要守之,破之。  守之,然后能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便是“守”的重要性。达·芬奇以苦练画鸡蛋的方式,守着绘画艺术的基础,之后才能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这对于个人尚且如此,对于国家则更为重要。我国历经百年沧桑屹立至今,是因为守住了中华文化传统,承继了中华精神血脉
说到朋友圈,不禁让我想到《偷书贼》中莉赛尔在战乱中每晚手抱掘墓工人手册的情景。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莉赛尔满怀丧弟的苦痛,用书帮助了身边许多同样承受苦难的犹太人、街坊邻居,安慰每颗惶惶不安的心的同时也构建了战乱阴霾下鲜有的朋友圈。当人性中的善成为吉光片羽,朋友圈展现出了强大的捍卫力与鼓舞力。  朋友圈来源于中国源远流长的圈子文化,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向外不断扩展的圆,直至与他人的圆产生
我们正处在一个“快”时代,吃快餐、乘快车、收快递、住快捷酒店,穿衣也流行“快时尚”。在这种一味“求快”的思维支配下,一切都和速度直接挂钩。  成才要快。自从做了妈妈,北京某出版社员工李菁将全部心思放在孩子的学习上:1岁开始学认字,3岁内开始学外语,还有钢琴、国学、绘画、游泳……尚未上学,孩子就被送上“成才”快车,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调查显示,城市里3至6岁的孩子七成以上都参加过各种培训班,育儿支出
提到感动,人们想到的是什么?要哭!是,是要哭,这的确是表现人们被感动的一种方式。但现在更多人不是因为感动而哭泣,而是哭泣是为了表示自己被感动了。哭泣便成了感动的形象代言人,并且地位不可动摇。  为何感动会沦落到与哭一个级别呢?看看当今社会,人情味越来越淡漠,人们真的诠释了那个“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状态。  近几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似乎很少有人关注,原因在于前几年这样一个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