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首次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老年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k85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发生首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新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采取腹膜置管透析治疗的CAPD患者94例.随访6个月至3年,依据腹膜透析期间是否发生腹膜炎分为首次发生PDAP组和非PDAP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生化指标和透析相关指标等,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导致首次PD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94例CAPD患者中共有36例发生PDAP,发生率为38.29%(36/94).与非PDAP组相比,首次发生PDAP组患者年龄较大(t=3.681,P<0.01)、血小板计数较高(t=7.491,P<0.01)、血红蛋白较低(t=-4.114,P<0.01)、白蛋白较低(t=-9.125,P<0.01)、尿酸较高(t=3.122,P=0.003)、血磷较高(t=5.411,P<0.01)、甘油三酯较低(t=-4.006,P<0.01)、合并糖尿病比例较多(χ2=15.332,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升高、高磷和合并糖尿病是导致首次PDAP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白蛋白升高和血红蛋白升高是有效减少首次PDAP发生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血小板计数升高、高磷和合并糖尿病是导致CAPD患者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而白蛋白升高和血红蛋白升高是减少PDAP发生的保护因素.
其他文献
自噬是生物细胞的一种死亡形式,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研究发现,自噬标记蛋白如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泛素结合蛋白(p62)、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
目的 系统评价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及EMb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