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公信仰是我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掖关公信仰分布广泛.本文对明清以来张掖的地方志进行研究,并调查相关碑刻,分析张掖关公信仰产生的主要原因:关公信仰是当地人好武尚忠的表现,体现了民众在恶劣生活条件下的心理诉求,政府对祭祀关公的重视程度有增无减,而且关羽职能广泛.在探讨民间信仰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张掖关公信仰联结官方和民众的纽带作用.张掖关公信仰繁盛,寺庙众多,主要受文化的浸染、民众的诉求、政府的行为三方面的影响。任何一种民间信仰,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内涵密不可分。各地关公信仰也呈现出信仰内容及崇拜方式的多样化等特点。我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从单纯研究信仰的表面现象开始向信仰模式以及背后所体现的权力制衡发展,通过研究民间信仰来探讨其背后所体现的现象,尤其是政府权力及基层社会关系,政府与民众乃至与士绅的复杂关系,因为“在宗教信仰与民间信仰诸类信仰关系中,首先值得考虑的是民间信仰与国家权利之间的互动关系”。关公信仰是民众希望自身与国家稳定发展的一种载体,也是官员联系民众的一种媒介。通过碑刻我们不难发现,官员掌握着关帝庙修缮的权力。它的主导者不是民众而是官员,只要官员振臂一呼,民众就会尽力而为。关公信仰可以增加官民之间的联结:对官员来说,这种活动可以凝聚人心,利用民力,进一步加强统治,树立权威。对民众而言,通过对神的祭祀一方面满足求得保佑的心理,一方面是对当地官员政策失当的警戒。正是这种契合,从上至下,从官至民,关公信仰以不同形式起着维护秩序的作用。笔者认为,历史上地方官员要维持本地统治秩序,就不得不依赖于地方势力,地方势力必须借助地方神来扩大它的影响力,而地方神的发展完全依靠当地民众,所以一地的民间信仰往往成为维系整个社区秩序的纽带,是抵御外部力量的象征,所以民间信仰只能加强,不能弱化。关公信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它何以具有深厚坚实的民间根基,包容四裔的融会能力,绵延不绝的历史积淀和跨越时空的现实影响,值得认真研究总结,并重新做出现代性的诠释”。以关公信仰为代表的一系列民间信仰,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为今人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