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介绍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概况及其养猪的优点,总结了常见发酵床的设计模式、发酵料的构成及日常养护、应用前景等内容,并针对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为发酵床养猪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作用原理;推广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261-02
  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肥东县养猪业面临三大难题:一是畜产品安全;二是养猪效益;三是环境治理。导致这三大难题的主要原因是药物残留、能源紧缺、疫病控制、环境污染。要建设美丽中国,美好肥东,作为一名畜牧兽医工作者,应积极探索,深入调查研究,推广新技术。2010年,肥东县从专项资金中拿出100多万元对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进行引进与推广。笔者通过参与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对该项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促进该技术在生产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1 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概况
  1.1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原理
  发酵床养猪又称为畜禽粪便原位降解健康养殖,在国外又称深层垫料养殖或自然养殖,是一种实现畜禽粪便原位降解的生态、环保、经济方式。发酵床养殖技术就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利用益生菌资源,集生物技术、发酵技术、养殖技术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现代综合养殖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在猪舍中填入深层有机垫料,让猪粪便在有机垫料中通过微生物发酵降解,充分运用空气对流和太阳高度角原理、生物发酵原理、温室和凉亭子效应原理、有益菌占位原理,达到促进生猪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同时,实现猪舍(栏、圈)免冲洗、零排放、无污染的和谐统一[1]。此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地选择和搭配稻壳、木屑、秸秆粉、米糠等有机物,利用有益菌剂经过发酵处理制成养猪垫料层,以猪粪尿为基础营养,通过碳氮比、粒度、水分调节促使有益微生物迅速繁殖,从而使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猪生长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粪尿等排泄物也不断地被消化分解。
  1.2 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的优点
  该技术具有“三节省,两提高,一增长,零排放”等诸多优点,即省水、省料、省劳力;提高抵抗力,提高畜肉品質;增加养殖效益;无污染,实现零排放。①彻底解决养猪对环境的污染,解决粪便处理难题,不仅使猪场环境得到改善,而且推动了新农村建设[2-3];②改善猪生长环境,促进猪只健康生长。由于发酵床猪舍采用全开放形式,猪舍温湿度适宜,光照充足,通风透气性好,利于猪的生长。猪粪尿在发酵菌的迅速分解下,猪舍中不会臭气冲天和蚊蝇滋生。另外,有益微生物能够提高猪只的抗逆、抗病、抗应激能力;③提高商品肉的质量。饲养过程中抗菌性药物、抗生素用量少甚至不用,能够提高猪肉的品质;④变废为宝。垫料在使用3年后,形成可直接用于果树、农作物的生物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效果;⑤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每个人可饲养母猪100~200头或育肥猪500~1 000头,养殖量大大提高,这是因为该技术不用进行水冲猪舍和清除猪粪,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⑥经济效益增加。发酵床养猪技术比传统养殖技术节约水用量75%~90%,仅在水电、兽药、饲料等方面的节约,每头猪可增效50~80元。
  1.3 安徽省的推广应用情况
  安徽省发酵床养猪技术从2006年开始在蚌埠地区试验应用。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针对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安徽省夏季高温高湿的自然条件,在别国研究应用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院校及推广部门开展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研究。通过试点,该项技术以“环保、安全、高效”等优点逐步得到广泛的认同,已在16个市全部应用,形成良好的推广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肥东县对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应用
  作为“合肥东大门”的肥东县,是生猪养殖大县,年出栏生猪90余万头,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在该县的推广应用,对推进肥东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肥东、改善新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在全县推广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对验收合格的新建发酵床猪场进行奖励,并成立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专家组,重点从猪场规划、猪舍设计模式、发酵剂筛选、发酵垫料选择、发酵床日常管理、防暑降温、防疫消毒、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肥东县的发酵床养猪技术和模式,已建成并产生良好效益的达7家,建设面积超过5 000 m2。现就这几家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2.1 推广应用范围及设计模式
  根据发酵床要保持通透性、防雨淋、防水浸这一特点,肥东县在推广应用时根据地理环境及地下水位的高低选择不同的设计模式:在南方,靠近巢湖流域的养殖场,选择地上槽模式,推广面积超过1 500 m2;在北方,地处江淮分水岭的养殖场,推广地下槽模式,推广面积超过3 000 m2;在南北之间的养殖场,采用半地下槽模式,推广面积超过600 m2。
  2.2 不同模式的设计技术要点
  一是地上槽模式。在地面上建设垫料槽,垫料槽底部与猪舍外地面基本持平或略高,操作通道、硬地平台要垫高50~100 cm,保育猪、育肥猪分别垫高50~80、100 cm左右,利用猪舍外墙、硬地平台的一侧建设长槽,并用铁栅栏进行分隔,形成多个圈栏,以免猪只相互串栏。二是地下槽模式。在地表面以下建设垫料槽,槽深60~100 cm,保育猪、育肥猪分别为60、100 cm左右。若是新建猪场,地下长槽一次性开挖,再用铁栅栏分隔成多个圈栏;若是旧猪舍改造,则可以在原圈栏进行坑槽开挖。三是半地下槽模式。地上、地下各建1/2垫料槽,操作通道、硬地平台用开挖的地下部分的土回填。保育猪、育肥猪的槽深分别为60、100 cm左右,长槽的建设与分隔模式同地上槽。
  2.3 发酵料的构成及床体养护
  为使发酵床性能良好,应科学选择垫料。实践表明, 发酵料以碳供应强度大、供碳能力均衡持久、通透性、吸附性好的材料为佳,以提高碳氮比,保证发酵床养猪垫料原料或原料组合总体碳氮比超过25∶1。   垫料的配比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获得原料的成本、难易进行适时调整。现以肥东土山生态猪场为例,新建设计了300 m2锯末 玉米秸秆的地上槽模式和在地势较高的土山脚下改造设计了300 m2锯末 稻壳的地下槽模式。具体配方:锯末60%、玉米秸秆/稻壳35%、深层土5%;辅料:粗盐0.3%、米糠2.5 kg/m3;菌种:粉状菌种0.25 kg/m3、液体菌种2 kg/m3,最好选择推广液体菌[4-5]。2種方式各有利弊,锯末 玉米秸秆作为垫料原料组合,由于玉米秸秆透气性较好,发酵床散发温度较快,所以适合夏季防暑降温,也可省去硬地平台。但由于玉米秸秆比较松散,长期拱压,床体下降较快,所以要适时翻床和添加锯末。锯末 稻壳作为垫料原料组合,由于稻壳透气性差,发酵床散发温度较慢,所以适合冬季保温。但要保持通风透气,适时掌握温湿度的变化,加强疏粪管理,调整饲养密度。发酵床的养护就是要长期保持垫料适当的通透性,可经常翻动垫料,翻动深度保育猪、育成猪分别为15~20、25~35 cm。为使垫料中微生物正常繁殖,其水分含量通常应保持为38%~45%。因此,要经常检查发酵床垫料的水分含量,当垫料的水分下降时,要采用加湿喷雾提高垫料的水分含量,以免微生物的繁殖受阻。由于消化分解粪尿会损耗垫料,所以为使发酵床性能稳定,当其垫料减少10%时,要及时进行补充,并将新料与发酵床的垫料均匀混合,调节好水分。
  3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3.1 防疫和治疗问题
  正常的免疫程序不可减少,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尤为重要,但抗生素等药品的用量可逐步减少,减少量一般可达50%以上。对严重感染或具有典型疾病特征的猪只立即隔离观察,进行治疗或淘汰,切实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3.2 消毒问题
  由于垫料中存在发酵菌种,一旦发生疾病或疫病流行,必须要进行消毒。而正常消毒几乎不影响发酵床的工作,消毒时隔一段时间不要翻床。
  3.3 温度控制问题
  3.3.1 发酵床正常温度的处理。影响发酵床温度的因素主要是水分和通透性,有时表现为单因素影响,有时表现为双因素同时产生影响。如果水分偏高和(或)垫料过于疏松,发酵强度会加大,温度就会过高,常用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垫料稍微压实,或者补充部分干料后将垫料稍微压实;如果水分偏低和垫料透气性稍差时,发酵产生的温度向空气扩散慢,往往会形成局部高温,通常可以通过适当补充水分、增强垫料通透性来解决;如果水分过高或过低也会导致发酵床温度过低,解决的办法就是调节好水分;如果垫料通透性过低,发酵床温度也低,这时就要通过疏松垫料,以增加垫料发酵强度,从而提高发酵床温度。
  3.3.2 夏季防暑降温措施。一是提高猪舍外围防护结构的隔热能力;二是调整垫料厚度和湿度,在我国南方地区,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通风降温已经不能起到明显作用了(猪舍内外温度都会高达40 ℃以上),垫料如果过厚,两者的热量叠加,温度就更高了,所以要把垫料的厚度降到45 cm左右;三是重视猪舍通风,用水帘或冷风机降温;四是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五是调整饲喂时间,补充钠、钾、镁等微量元素。
  3.4 湿度控制问题
  垫料发酵过程中,如果不升温,则由于水分过高或过低,可适当调节水分,添加垫料原料或加水。若发酵床的湿度过大,可以适当翻动垫料(或者补充新的垫料)来解决,当猪舍的湿度过大时可适当通过负压抽风来解决或清出太湿垫料晒干后再入床;过干的话可以采用加湿喷雾补水,也可以在补菌时补水。
  3.5 夏季和冬季垫料的养护
  夏季养护要尽量控制垫料水分,降低发酵强度;疏粪时尽量将粪尿集中在比较小的区域范围内,不必将粪尿均匀分布在整个发酵床。冬季养护除保育栏有特别要求外,其他同常规。保育栏的冬季养护也要注意控制垫料水分,因为保育猪粪尿较少,垫料发酵强度相对偏低,如水分过大会导致热量损失大,同时还会导致保育舍空气湿度加大,造成应激。
  因此,在肥东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用锯末时,最好不使用松木、桦木或者是含油的锯末,因为此类锯末使用效果很差。二是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发酵床的发酵池千万不要下挖,一旦下挖,夏季就有可能导致发酵床的底部渗水,造成发酵床的失败。
  4 应用前景
  肥东县是生猪养殖大县,市民关心的是畜产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而微生物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是养殖业的一项技术革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此技术能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高畜产品品质,符合低碳发展的时代需求。此外,肥东也是一个种植业大县,发酵床垫料可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生产有机稻、有机经果林。还可以结合新农村的“一池三改”(沼气池与改厨、改厕、改圈),加强立体化生态养殖,促进养殖、环境、资源与人类的和谐统一。
  5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 位孟聪,杨瑞.发酵床养猪技术简介[J].科学种养,2009(12):32-33.
  [3] 李连帅.发酵床养猪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9(11):73.
  [4] 钱传芳.发酵床养猪模式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3):332-333.
  [5] 贾涛.发酵床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猪业科学,2010(11):30-35.
其他文献
从品种选用、地块选择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无公害高蛋白大豆栽培技术,以期为大面积大豆生产提供指导。
摘要 通过对芜湖县近8年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阐述其对农业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指明了主要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项目的实施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安徽芜湖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342-02  1 农业及科技推广项目实施的成效  国
摘要 概述了益玉一号亲本的特征特性,介绍了益玉一号制种技术,主要包括隔离种植、父母本播期调节、花期调节、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母本去雄、人工辅助授粉、及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杂交玉米益玉一号高产制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玉米;益玉一号;高产;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70-02    益玉一号是由贵州省遵义市农
摘要总结了缙云县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分析了林改后集体林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林权信息化建设及其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为林业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权信息化建设;林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14-0217-02    1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发展方向及其前景  随着林业建设的发展,林改后如何引导林业专业合作组织
[摘要]母语文化缺失是当前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外语教师母语文化认同的现状直接影响着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外语教师的母语文化认同现状、不同类别外语教师的母语文化认同差异,以及影响外语教师母语文化认同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外语教师在表层文化方面容易受到西方的影响,而在深层文化方面依然保持较高的母语文化认同度;中学外语教师在电影、民主制度和国家主权方面比高校外语教师的
全国成人.高校学报联络中心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十周年庆典于10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80位成人高校学报主编及学报编辑同仁出席了这次代表大会。大会由上海
提升女性劳动人口比重和人力资本存量能够大幅度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的现实已基本形成,城镇从业人口中女性人口比例也处于上升的趋势
开放教育构建"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形式的"教"与"学"新模式,重点要转变教育观念,关键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目的 观察应用酚妥拉明和多巴胺治疗心肺复苏术(CPR)成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13年1月本院因心搏骤停需行紧急CPR的患者58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