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精神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国为抗击疫情、控制疫情蔓延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且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2020年初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在中国,疫情先在荆楚大地暴发,后波及全国,中华民族面临严峻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1。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联防联控,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显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合作形象。
  一、后疫情时代抗疫成果总结
  在这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中,灾难冶炼了当代中国,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又一座精神丰碑——伟大的抗疫精神。后疫情时代,我们必然要对抗疫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其切入点是“中国抗疫精神”。
  什么是中国抗疫精神?那么就要对“中国抗疫精神”进行“社会实证调查研究”。调查的目标对象是谁?我认为应该是大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
  有了调查目标后,我就利用如今正在进行线上授课的便利条件,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17级、18级、19级公共关系学专业152名学生进行调研(扎根理论3与文献研究),并做了堂上作业:问题是:国家形象的特征表现在整体性、主观性 、客观性与稳定性。对这场世界性的、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进行伟大斗争的中国抗疫经验和中国抗疫精神开展全面总结与深刻揭示,无疑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作为公共关系学术界应进行努力的研究。请用一句话,来定位中国抗疫精神?为什么?(撰写300字)。
  二、中国抗疫精神的调研定位
  公共关系学科很重视策划定位,这样可以解读组织的总体规划,明确组织定位和发展重点。在策划定位的教学上,我们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质疑,它是一切创新的开始。好学校的价值在于学到的内容更多是气质、素养和思维方式。我为什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阐述“中国抗疫精神”呢?原因是参考了我国三届国家领导人的执政理念: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同志的“中国梦”,而得到启发与感悟,这样的理念言简意赅、清楚明了,而且传播的信息量大。如我们在定位广东人精神时,就用了4个字:敢为人先。
  6月29日的线上课程,我在超星学习通课程平台就收到了182份阐述“中国抗疫精神”的作业。作业里阐述的“中国抗疫精神”有80多条,我选择了前15条:
  (1)上下一心,众志成城;(2)把国当成家,把国民当成家人;(3)万众一心、同舟共济;(4)以人为本、同舟共济;(5)人民至上、家国一体;(6)一方有难,八方支援;(7)同仇敌忾,共克时艰;(8)团结一心,生生不息;(9)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0)闻令而动、顾全大局;(11)舍生忘死、敢于胜利;(12)越是艰险越向前;(13)壮丽逆行,共克艰险;(14)同心共力、家国情怀;(15)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疫的精神密码,我要在15条里面提炼、提升与超越,最后定位:中国抗疫精神是“生命至上”。
  三、生命至上传播的信息量
  生命至上理念是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其传播的理念是:一个国家有多尊重生命就会挽救多少生命,绝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 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4。”这是中华民族融入血脉的道德坚守,也是中国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将最精锐的医疗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集中:同心抗疫、不胜不休。
  (一)协同作战,诠释生命至上
  中国行动谱写出生命至上的英雄赞歌,彰显了对生命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国际社会负责的大国担当。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必须在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中国行动堪称典范,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病患,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链条,尽一切可能挽救生命。两个战场协同作战在于:(1)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2)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3)果断施策的資源整合;(4)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二)凝聚人民力量,生命重于泰山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此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面对疫情,各级政府和党委要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5”,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将宗旨意识转化为战“疫”行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面对疫情,各级政府和党委要“凝聚人民力量”,在发挥好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起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汇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面对疫情,各级政府和党委要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掌握疫情防范知识和技能,做好疫情防范工作,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面对疫情,各级政府和党委要实现信息的公开和共享,积极引导群众科学理性认识疫情,提升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守好流动关口,消除防控盲区,“不让魔鬼藏匿”,让疫情防控成为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总体战,发挥党组织、医务工作者、人民群众的力量,就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四、生命至上传播国家形象
  解读中国抗疫的首选答卷是“生命至上”,我们要重常态、管长远,生命至上与国家形象是密不可分的。国家形象是国家在国内外民众心中的综合印象,建构优质国家形象,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有效避免被包围遏制、污名化,进而为国家和平发展谋取更为稳定、友好的外部环境,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政府反应快速、领导团结抗疫
  中国始终对中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任,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当突发疫情来临并蔓延,中国政府和人民并没有陷入慌乱,而是在最初短暂的震惊和地方医护力量明显力不从心之后,很快展现出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超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政府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第一时间建立举国体制,汇集全国资源,采取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迎击疫情。中央政府迅速成立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主管领导亲自赴重灾区湖北武汉,现场坐镇指挥抗疫工作。
  在全國人民的关注之下,仅用了短短的10天时间就建成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并完成病人运转,随后又很快建成了拥有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以及用体育场馆等改建而成的14所能够容纳更多床位的“方舱医院”。
  当抗疫阻击战进行到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一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17万人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各级政府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6”;另一方面,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考虑,也提出要根据各地疫情的分级情况,逐步推进精准复工。
  (二)民间积极配合,果断迅速行动
  中国抗击疫情的行动彰显具有显著制度优势的国家形象。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除了政府的统筹和高效指挥以及专业医护人员在前线的奋勇拼搏之外,广大民众对各种严格甚至严苛的防控措施的积极配合同样必不可少。疫情爆发时期,正是中国最重要、最热闹的农历春节期间,广大中国民众积极配合政府及疾控专家们的号召与建议,不聚会、不游园、宅在家里、取消年夜饭聚餐。即便是万不得已必须出门,则一定戴好口罩。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保护,也是我们普通公民在这个特殊的困难时期对国家和社会所能够做出的最基本的贡献。
  而对于疫情重灾区湖北武汉的近千万居民来说,封城、公共交通的中断以及随后的社区网格化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大家严格积极配合,并且在某些方面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但武汉人民做到了,这也是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关键所在。
  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中国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感谢武汉人民!7”
  千万、亿万的人民不仅积极配合各项疫情防疫举措,而且以个体或民间组织的方式行动起来,中国民间在这场疫情中所体现出的自觉、自律和大爱是最能感动国际、最能拨动全球普通人心弦的“抗疫之歌”。“你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是平凡英雄8。”
  (三)疫情无国界,全球共抗疫
  2020年年初的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中国抗疫能力的一场大考,也是对世界各国抗疫及国际合作的一场大考。随着中国境内疫情防控走向积极向好的态势,国际疫情局势却日趋严峻。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全球持续蔓延,截至北京时间7月16日20时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13725610例,死亡病例587606例,包括美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在内的至少19个国家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均超过千例,其中美国新增71750例,巴西新增39924例,印度新增32695例,俄罗斯新增6428例。
  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也相应地把全球疫情风险调至到“最高级”。疫情无国界、抗疫需团结。在中国人民奋力打响抗疫阻击战时,我们得到了世界的支持和帮助。如今,世界打响了抗疫阻击战,中国也在尽全力在物质、资金乃至更宝贵的经验方面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帮助。尽管中国自身的抗疫任务仍然艰巨,但仍然派出中国的公共卫生和防疫专家驰援伊朗、意大利,中国政府及中国公司还调配口罩、核酸检测盒等防疫物资运送到韩国、日本、伊朗、巴基斯坦、非盟及一些非洲国家。
  中国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战胜疫情贡献中国的智慧和方案。守望相助、携手抗疫。病毒无需护照,抗疫不分国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蔓延给全世界人民上了一堂人类公共安全命运共同体的教育课。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公共卫生安全是全世界应致力解决的共同课题。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9。”病毒已经发起进攻,我们必须加入人类抗击病毒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大合唱中,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的威胁,我们必须团结如一人。疫情之下,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四)灾难促成长,大国展风范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一场灾难,也是一次大考。但对于这样的大考,我们无须畏之如虎,而应当在灾难中成长、在反思中前进、在凤凰涅槃中重生。习近平主席说,“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10。”在大疫和灾难面前的国家形象树立,展现的是对人民生命的尊重、对抗击疫情的责任担当、对困难和挑战的沉着应对,以及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慷慨解囊、无私贡献。国有国的气质,大有大的样子。这次疫情的大考证明中国不是空讲“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里,“人类命运共同体11”就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此。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缩短了国与国、人与人的距离,大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等方面已经是相互依存、命运与共;但另一方面,疫情等传染病的爆发又迅速阻断经贸和航班往来、拉开国与国以及人与人的距离,同呼吸、共命运的人类公共安全命运共同体已经不需要更多的理论阐述,就在我们的一呼一吸之间。
  因此,在中国抗疫精神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我的感悟是:目前,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生活改善了,国泰民安,但在应对突发事件经验方面就很欠缺,特别是基层能力建设,这需要几代的努力,落实到国家基础设施、公民素质提高的内容上。现在新冠病毒疫情还在全球蔓延,我们要摒弃偏见,从中看到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转机。不同的意识形态与利益纠纷,以及政治文化有差异的国家与民众要团结起来,进行国际合作,学会珍惜生活、珍惜现在与珍惜未来。
  中国抗击疫情的行动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国为抗击疫情、控制疫情蔓延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且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我们要更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不理性的国家,在寻找敌人,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理性的国家,在寻找朋友,共同抗击疫情。我们要重新评估生命的价值,重视合作、重视交流、重视沟通,重视健康;爱你爱的人、爱你的家人,更爱你的家园,这就是中国抗疫精神与国家形象要传播的真谛!
  标注信息:
  1.《人民日报评论员: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人民日报,2020年2月4日 01 版。
  2.张国 刘世昕《十九大报告谈青年: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国青年报,2017-10.18。
  3.扎根理论强调理论扎根于经验数据,不局限于经验性。核心思想主要:强调理论来源于数据、研究者要保持“理论敏感性"、理论建构是一种不断比较、连续抽象过程、强调目的性抽样、开放性抽样与理论抽样的相结合原则、灵活地运用文献。
  4.李敏杰《战“疫”日记—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人民政协网,2020年2月2日。
  5.程超《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新华社,2020年1月31日。
  6.《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双胜双赢》天津日报,2020年7月2日。
  7.张晓松、朱基钗、杜尚泽 《习近平: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解放日报,2020年3月11日。
  8.郭泽华《李克强称赞“快递小哥”:你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是平凡英雄》中国政府网,2020年3月6日。
  9.郑开君、陈杉、鲁畅《给盖茨的回信中,习主席提到战“疫”的“最有力的武器”》 新华网,2020年2月23日。
  10.谢帅 《有底气!在解决危机中寻求经济发展的新生机》人民论坛网,2020年7月17日。
  11.张慧中、李志伟《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人民日报,2019年5月2日。
其他文献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实力日益增强,但以文化感召力和品牌影响力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软实力”仍是一个明显“短板”。本文从以PESTEL模式分析国际大变局和如何准确把握世界及中国发展大势入手,提出中国企业应以坚守中华文化底色、尊重文化多元多样、促进文化融合为原则,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要在树立正确义利观,坚持守法尊规,积极履行社会责
期刊
由嘉利智联营销上海公司策划执行的如新X《精英律师》跨界营销项目历经严格的筛选和评审,一举斩获第11届金属标数字营销“最具创新精神品牌奖”和 2020第八届TopDigital“ IP创新营销案例铜奖”两项大奖,企业创新力获行业权威机构认可。  创新实力难掩“锋芒” 嘉利智联华丽“出圈”  2020年6月23日,第11届金鼠标数字营销大赛首次在云端发布获奖名单,如新X《精英律师》影视剧IP营销荣获“
期刊
近期的“腾讯起诉老干妈”事件,引发了企业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在跌宕起伏的剧情反转之后,“逗鹅冤”成为网络流行词,其背后关于企业政府关系、公共关系管理的争论,也引发了各界人士很多的思考。  对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公关而言,关系管理是题中之义,是分内之事。企业公共关系(PR),就是和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沟通企业形象,营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其根本目标在于为业务赋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牵牛要牵牛鼻子。在
期刊
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得口罩作为医患和大众必需的防护用品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线下线上的“一罩難求”不仅挽救了一批面临倒闭的口罩企业,还使得一些非口罩企业诸如富士康、中石化、上汽通用五菱等跨界转产,开始生产包括口罩在内的医疗器械,形成了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企业多达3647家的局面。然而这只是非常时期的繁荣状态,目前疫情已经得到了良好地控制,口罩行业的“暴富时代”已经趋于平稳,价格也开始暴跌,可想而知
期刊
2020年1月,一场百年来未有的大传染病在全世界开始流行,中国最早发出流行病确认信号,并迅速进行全民动员,展开了对传染病防治的顶级措施:封闭武汉、湖北全省公共交通停运,全社会所有人自动居家隔离,经济活动按下暂停键。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正式命名为COVID—19。中国经过1个多月的全民行动管控,强有力地控制住了传染病的全面流行,经过3个月时间稳健地打赢了这场艰巨的战役。半年时间过去,中
期刊
编者按:CIPRA最新发布的《中国公共关系业2019年度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度中国公共关系服务领域汽车行业继续高居榜首,依然占据整个市场份额超过1/3,且比去年略有提高。但是,疫情的突然来袭,对各行业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其中汽车领域的公关业务也受到了较大影响,从而对公关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考验。为此,《国际公关》记者采访爱创营销与传播副总裁詹伟锋,这位北大中文系出身的公关人,曾两次被评为“中国
期刊
在我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中,最喜欢的是“CMO训练营小饭桌”,在北上广深中心环境优雅的餐厅,8—10名营销人围坐一起讨论一个预设的主题,“B2B营销的社群管理”,“教育行业的营销机会”,“上营销技术,是先说服老板投入,还是先重设转化链路用生意说服老板”。  没有觥筹交错,反而是不腆之酒,吃的什么很快被忘记,留下的是浮华的城市夜色中营销人的收获与思考。  有时候小饭桌的参加人说我主要向大家学习,你们多
期刊
项目主体> 长城汽车  项目执行> 科达股份爱创  项目背景:  哈弗H6上市8年,累计79个月取得SUV销量冠军,总销量也即将突破300万辆,是名副其实的销量冠军。2019年哈弗H6产品不断更新,成都车展推出搭载Hi-Life智能网联系统的全新哈弗H6铂金版,以更智能、更年轻的形象走进大众视野。  12月围绕时尚生活方式与冠军精神,哈弗品牌层面强发声、高定调,聚焦年轻化营销,打造系列品牌事件,提
期刊
项目主体> 水井坊  项目执行> 北京迪思公关顾问有限公司  执行时间> 2019年12月28日—2020年1月23日  项目背景:  中国白酒行业竞争充分,分化发展特征明显,品牌定位、消费场景是拉动白酒销量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品饮指向差异化越来越凸出,如茅台定位国酒用于高端宴请、五粮液侧重商务消费场景、红花郎酒主打婚宴用酒等。  从600年前开蒸馏白酒之先河,到历朝历代持续不断的技艺精进,水井坊一
期刊
项目主体> 光大银行信用卡  项目执行> 中青旅联科(北京)公关顾问有限公司  执行时间> 2019年8月  项目背景:  2019年,“旅游+金融”迎来爆发。在巨大的市场面前,各家银行也加速布局出境旅游金融市场。去年夏天,光大信用卡将“金融+旅游”作為当时的发展方向,制定“大旅游”战略。海岛大玩家主题信用卡便是光大银行信用卡2019年抢占境外旅游市场的主推明星产品。  海岛大玩家主题信用卡,由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