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曝气在大型膜生物反应器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ack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某大型膜生物反应器(MBR)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开展了膜池脉冲曝气的应用与优化研究,旨在为该工程提供最优的曝气条件,并揭示不同曝气强度下膜池混合液特性与膜污染情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总曝气量由13 000 m~3/h上升至17 000 m~3/h时,膜比通量先上升后下降。曝气量的增大导致污泥混合液粒径减小,疏松的污泥胞外聚合物(LB-EPS)浓度下降,上清液有机物浓度上升,致使膜污染潜势上升。综合比较,该MBR工程膜池的最适曝气条件为中等曝气量(15 000 m~3/h),在此工况条件下,膜池
其他文献
采用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超滤/臭氧/生物活性炭与超滤/纳滤3种不同工艺处理太湖高藻原水,通过中试比较3种工艺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并从三维荧光光谱和有机物分子质量两方面研究了不同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超滤/臭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对浊度、UV_(254)、藻密度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96%、96.40%、99.39%和98.75%;超滤/纳滤组合工
我国不仅尚未独立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各子单元的温室气体清单研究,而且有关污水处理各个系统的温室气体估算数据研究也较少。结合"全国城镇污水处理信息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以城镇污水处理行业节能减排为目标导向,构建了污水处理系统全流程节能减排综合测算模型。通过模型测算了3个实例污水处理厂提标前后的碳排放变化情况并识别出主要控制环节,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可有效降低污水处理厂各流程环节产生的碳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