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增甘 养脾为先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也是如此,从春天开始就应该通过饮食对身体进行合理调养。春天万物生发,也是各种病菌活跃的季节,因此就会导致诸多身体不适。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补脾之星——山药
  中医认为,春季和肝脏对应,春季阳气上升导致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影响,有碍对水谷精微的正常消化吸收。而甘入脾,酸入肝,其性收敛,多食不利于春天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反而会使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严重伤害。
  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单指口感略甜,同时也指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如将山药、薏米、芡实煮粥,加入些枸杞、蜂蜜等,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补益脾胃,且枸杞有滋肝明目的效果,蜂蜜可以润春燥,非常适合春天服用。
  ★山药薏米芡实粥
  【原料】山药粉30克,薏米粉30克,芡实粉30克,隆顺榕蛋白粉1勺(10克),蜂蜜2勺,枸杞10粒。
  【做法】山药粉、薏米粉、芡实粉用热水调开,放入锅内加水煮,搅拌成粥状,10分钟后,加入枸杞,再煮10分钟后即可。待温后,加入蜂蜜、蛋白粉,搅匀即可服用。
  【点评】山药可补五脏,脾、肺、肾兼顾,益气养阴,又兼具涩敛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补中有清,以祛湿浊见长。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最具收敛固脱之能。此粥可以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差,腹胀便溏,肢体无力,老年水肿患者食用。
  润燥之星——蜂蜜
  春季多风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口舌干燥、大便燥结、咽喉肿痛等诸多上火症状,因此应少吃油腻食物,在省酸增甘的基础上应多选择滋阴润燥之品,如蜂蜜、百合、梨、萝卜等,对上述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蜂蜜蒸百合
  【原料】百合50克,蜂蜜50克。
  【做法】百合洗净,泡发脱瓣,浸清水中半小时后捞出,放入碗内,加入蜂蜜,隔水蒸约15分钟即成,分两次服用。
  【点评】春季服用蜂蜜可以保护肝脏,抵御诸多身体不适,且可以有效预防春燥困扰,滋阴润肺。此外,每天一杯蜂蜜水,可以强身健体,远离春季各种身体不适的困扰。
其他文献
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理气化痰、润肺清肠、补血健脾等功效,是养肺和缓解感冒后咳嗽的佳品。柚肉中还富含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等成分,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美肤养颜等功效。经常食用柚子,对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硬化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对肥胖者有健体养颜功能。此外,柚子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可降低血黏度,减少血栓的形成,因此对脑血管疾病也有预防作用。  柚子虽然好处很多,但是日常食用中也有一些禁忌
期刊
【罗汉果烧兔肉】  材料:罗汉果1个,兔肉300克,莴苣100克,料酒、姜、葱、酱油各10克,盐4克,味精3克,白糖适量,鲜汤300亳升,素油50毫升。  做法:罗汉果洗净,打破。兔肉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莴苣去皮,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姜切片,葱切段。炒锅置火上烧热,加入素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再下入兔肉、罗汉果、莴苣、料酒、酱油、白糖、盐、味精、鲜汤,烧熟即成。  功效:润肺,止
期刊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指经期或经期前后发生阵发性下腹疼痛,重则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情况。想要摆脱痛经的烦恼,做好日常的调理很重要。如果您在西医的治疗下效果不是很明显,不妨试试中医治疗痛经的食疗方法。  中医认为,月经病与人体的肾、脾、肝、气血相关。痛经主要由于情志不舒、经期感寒、素体虚弱或产妊过多等导致冲任不调、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痛经可以按痛感分为寒、热、虚、实不同证型。喝热饮痛感减弱属寒,痛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