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抗体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对182例DAT阳性患者标本作凝集强度检测和抗体及补体类型鉴定,并对DAT阳性不同凝集强度的患者进行输血后有效率对比分析.结果:182例DAT阳性患者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凝集强度3~4+分别为85.7%和76.2%,占比较其他疾病高;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DAT阳性患者抗体凝集强度也明显增强;DAT阳性重度贫血患者中抗体凝集强度3~4+占87.5%,而轻度贫血患者中只占13.5%;单纯C3d DAT阳性凝集强度3~4+为9.1%,而复合型IgG+IgM+C3d+C3c DAT阳性凝集强度3~4+占比为71.4%.且DAT阳性的不同凝集强度患者之间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比较,凝集强度为3~4+组增长水平明显低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T阳性患者的凝集强度与疾病类型、输血次数、贫血程度和抗体及补体类型相关,且DAT阳性患者治疗效果与抗体及补体凝集强度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DAT阳性患者抗体及补体凝集强度对DAT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