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热成像仪的乳腺癌检查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红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n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发现早期乳腺癌,并降低死亡率。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冷环境及热电激发双重诱导下的红外热成像方法来解决小尺寸癌变组织和乳腺深部癌变组织的红外热成像应用效果差的问题。红外热成像的对比度显著增加了,且通电模式下的温度对比度提高了26.5%。研究表明,热对比度主要受癌变组织大小、深度和温度的影响,同时还受环境温度和换热系数的影响。通过同时控制环境和热源温度的措施提高了热对比度,预期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效果可提高50%以上。
其他文献
为了降低气动载荷对机载光学窗口的影响,并探究光学镜片排布方式对光学窗口气动特性的影响,设计了三种不同光学镜片排布方式的光学窗口,并对其模型进行了动力学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光学镜片排布方式对光学窗口气动特性的影响,得到了空气阻力最小、气动特性最优的模型。根据0°攻角工况下所受风阻的大小,对其结构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光学窗口模型在风阻载荷作用下不会因冲击而损坏,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SARISTU was a big cooperation project grant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7th Framework Programme,carried out between 2011 and 2015.It dealt with smart aeronautic structures,both morphing and sensored;its main target was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d
Morphing wing structures are widely considered among the most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in large civil aircraft.The
通过对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深入研究,顶层设计油田工业互联网总体架构,针对油田信息化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以全面支撑油田智能化转型升级为目标,遵循平台是核心、网络是基础、采集是前提、应用是关键、安全是保障的总体思路,提出油田工业互联网在数据采集、网络传输、智能平台、创新应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建设思路。
慢性肾功能不全在学术上被称作慢性肾功能衰竭(英文简称CRF),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8.5亿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每年的死亡人数超过200万。我国肾脏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患者,临床上也被称作尿毒症患者,主要表现症状为恶心呕吐、胸闷气短、尿少浮肿等,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因为其并发症较多且需长期住院治疗,费用较多,患者在财力、生理和心理上都饱受痛苦,这对护理人员而言是极大的挑战,不仅要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精心地照顾,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期刊
In-situ ceramics 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are favored in the aero-space industry due to excellent properties.However,the hard ceramic part
4 三维扫描激光雷达在接下来的篇幅中,将阐述如何使用三维激光雷达来进一步监测周围环境,并识别环境中的目标(如建筑物、树木以及道路等)。在该案例中,采用了西克公司生产的MRS 6000激光雷达(见图13)。图13 MRS 6000三维激光雷达MRS 6000激光雷达是一个多层扫描传感器,包含24个非接触激光束。其扫描频率为10 Hz, 可以实时生成周边环境的激光点云。一种独特的多边形镜面技术使得MR
期刊
目前双频带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结构存在的通带选频性能有限。为了提高太赫兹频段通带滤波器件的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的太赫兹双通带滤波器。该器件主要由三层正四边形的同心金属铜环组成,中间加载了介质衬底。金属层与衬底的厚度均为0.04λ,其中λ为低频波段的波长,单元尺寸为0.15λ。根据等效电路法分析了该结构产生双频通带的原因,并对设计的结构优化作了进一步的讨论。通过改变等效电路元件的参数等价地调整了原始结构的几何参数。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
本文对用于飞行器极性测试的六自由度并联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六自由度并联台技术背景及其在飞行器极性测试领域应用的可行性,给出了六自由度并联台总体设计方案,对平台关键指标进行了仿真验证,系统地阐述了六自由度并联台在飞行器极性测试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