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在腹腔镜下腹会阴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712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和中日联谊医院行腹腔镜下Miles术的85例直肠癌患者,根据造口方式分为腹膜外造口组(45例)和腹膜内造口组(40例)。结果表明,经腹膜外乙状结肠造口安全可行,能有效减少造口并发症,并使患者形成规律排便习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通过分析3例HAML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和病理学特征,结合相关文献,加深对HAML的认识。3例患者术前均未作出明确诊断,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为HAML,3例患者分别随访6年、3个月和3个月,无复发转移。HAML确诊需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仍然是HAML最彻底的治疗方法,多数预后良好,但少数存在潜在恶性特点需长期随访观察。
期刊
吻合器的应用简化了繁琐的消化道吻合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并促进了吻合口质量的标准化,拥有手工缝合无可比拟的优点。基于恒磁场作用力基础上的磁压榨吻合技术,巧妙利用了磁性材料所特有的恒磁场吸引特性实现了消化道无缝线吻合,术后可取除或自行排出体外,不仅可以避免传统手术的缺点,而且使许多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实现器官组织吻合的手术得以在微创条件下完成,为治疗疑难复杂病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期刊
目的探讨同时性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重复癌的腔镜微创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同时性食管和食管胃交界部重复癌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中9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及近端胃部分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3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及近端胃部分切除+胃食管胸内吻合术,5例行腹腔镜辅助食管胃交界部癌根治全胃切除术联合食管癌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围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错配修复蛋白缺失(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 MMR-deficient)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2012年11月至2016年3月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299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MR-deficient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因素,并用Kaplan-Meier生存曲
期刊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广泛导管内癌成分(extensive intraductal components,EI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保乳手术的182例早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EIC阳性(n=23)和EIC阴性(n=159)两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在EIC阳性组,同侧乳腺内局部复发率为21.7%(5/23),远处转移率为4.3%(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预测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治疗的1 509例胃癌患者。根据SII均值进行分组,分析SII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全组胃癌患者术前SII均值为570.5,SII ≤ 570.5组胃癌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预开窗支架技术修复累及内脏动脉区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6月南京鼓楼医院血管外科应用腹部预开窗支架技术治疗的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采用Zenith TX2支架进行预开窗、6例采用Ankura支架预开窗,其中四开窗6例、三开窗3例。术中重建内脏动脉血运技术成功率为97.0%(32/33),1例患者术中左肾动脉重建失败(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