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味”解说

来源 :文史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o2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许多含义独特的文学范畴。“滋味”,以其丰富的内涵而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当我们融现实视界与历史视界为一体时,就更能看清它的文学合理性。“滋味”第一次正式被突出为文学的标准,实为钟嵘的功绩。“滋味”是他诗歌理论以及实践的最高理想和准则,他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在批评玄言诗时他也说: “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值得一提的是,“味”在钟嵘的《诗品》中,触及了文学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作为在“指事造形,穷情写物”(《诗品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文学意蕴,即“滋味”,或称“意味”。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文论的长河中影响很大,后来的“意境”说,就滥觞于此。而另一方面则是从文学审美鉴赏的品味、体验意义上来讲的,如“使味之者无极”(《诗品序》),它属于鉴赏论的范畴。钟嵘在《诗品》中重点是谈的前一个方面,所以本文也只是对前者作些探讨。
其他文献
行政审批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现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行政审批,但很难说已形成一种制度,行政审批作为一种制度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行政审批制度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引领农村改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时期农村党建工作应着力实施如下七大举措,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等等,人为与非人为的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已经成为社会生活“非常态”中的“常态”。本文从加快立法,预测预警,应对处置,善后修复等方面去研究提升政
<正> 在前一段的文化研究热潮中,文艺理论界论述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时,也提出了“文化视角”的命题,很多作家也都曾从这个角度撷取社会生活,出现了不少“文化小说”、“文化电影”。对于这个曾经发生过不小影响的文学形象,现在应该如何认识呢? “文化视角”应该是最适合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视角社会生活是丰富、复杂的多面体,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撷取材料。经济学家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政治学家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哲学家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认识,去撷取。文学家呢,当然应该从文学
时代地变化,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接受远远超过以往的学生,不再满足单一乏味的灌输式教育方式,期望更新的教学手段。各地中学追求高升学率,忽略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造就了大批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我国国情来看,基层组织非常庞大,这就需要在行政管理体制改
提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构建了一个“两翼对接”模式.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依据上述理念和开发模型,针对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特征,对其深层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系统
以上海市公共设施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例,讨论了如何运用GIS组件MapX与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isual Basic相结合这一开发模式,进行应用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对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系统总体框架、系统数据库设计等作了详细叙述,并简要介绍了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同时给出了部分功能具体的实现方法.
本文针对我国企业职业生涯管理这一问题,阐述了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中的实践情况,对于当前影响职业生涯管理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为了揭示运动性疲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为筛选抗疲劳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碳酸酐酶Ⅱ(CAⅡ)在运动性疲劳小鼠股四头肌中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大强度训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