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数学学困生 从心理协调出发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困生种类有很多,他们各自学习困难的点也不相同,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有一个恐惧、厌烦的心理,因此,我认为调节学困生学习心理对他们的转化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伊曼努尔·康德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学困生的种类有许多种,他们各自的学习困难也各不相同,但由于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对学习有了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如何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要取得良好的转化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除了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环节等方面精心设计和处理外,还应探究与学困生心理协调的策略,从而缩短与学困生心理的距离,创造一个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
  一、心理距离是教师与学困生不协调的基础因素
  教师与学困生不协调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困生关系上不融洽、不和谐。而产生不协调的基础因素就是心理距离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角色距离
  按照传统师生观,作为授业解惑的教师出于主动地位,而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学困生处于被动地位。由于两者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各自的心理也就不同。这种差距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教师在研究如何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问题时,也应予以注意。特别是班级中大多数学困生都处于一种自卑、放弃、懈怠的学习心理,因此教师对待学困生时更应放低身段,蹲下来听一听他们的心声,真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使转化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2.情感距离
  情感距离是指教师与学困生在情感交流上的差距。在情感上产生距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学困生心理定势造成的,学困生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或不敢与教师接近,而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由教师自身造成的,有的老师从心底就对学困生有抵触心理,觉得他们怎么看都不顺眼,对待学困生时总是保持尊严与威信,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使学困生感到难以接近,产生惧怕心理。这种做法,阻碍了两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有的老师更无视学困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理,对学困生冷若冰霜,动辄训斥,致使学困生在心理上与教师疏远,甚至产生厌学、惧怕等逆反心理。
  教师在与学困生的相互知觉中,若存在偏见,无疑会使两者之间在心理上产生不协调。教师如果以片面的、固定的方式看待一个学困生,会使双方在心理上的不协调逐渐增大,使学困生越来越失去学习的信心,势必影响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与学困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术因素
  教学是现实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渠道。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与低,而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取决于讲授质量。在对待学困生时教师更需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充分把握学困生的学习心理,给学困生教学服务。
  1.满足学困生学习过程中心理的需求,适时帮助学困生——新知补给
  学困生基础差,学习新知前迫切需要弥补新旧知识之间的缺失点,弥补他们的惶恐心理、放弃心理,理清新知学习前所必须要具备的知识、技能,简明、清晰、突出重点,及时给予阶梯,让他们能跟上步伐,同步进行学习。
  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就设计了如下预备经验补给单:
  
  通过对一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识》和二年级下册《角的认识》内容的几个小练习,试图唤醒学困生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为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做好铺垫。
  2. 明确适合生本节课学习的目标,获取成功的心理——差异目标
  基于学困生接受能力慢一拍、理解能力后一步、技能形成能力差一段的现实状况,立足最基础的的知识、最基本的技能,为学困生设定可接受的、能达成的差异学习目标。
  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时,我对学困生提出的适合他们学习的差异目标如下:
  
  通过差异学习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分层指向,也让学困生学起来更适切,比较接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3.达成新知学习的心理愿望,获取成功的学习效果——差异作业
  为充分、及时了解学困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困难的节点,思维方向的错误或偏差等信息,以便针对实际及时指点矫正,采用学困生完成作业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数学作业以师生面对面多个学困生同时板演的作业形式;对学困生的作业量也有所减少,基础题必做,提高题选做;对学困生的作业评价方式也有所优待,基础题全对就进行表扬,提高题能做对进行特别表扬。促进学困生提升愿意做作业、做好作业的积极性。
  4.多样化的评价手段,给予成功的喜悦——基础双测
  由于每次期末检测后学困生与班级群体的差距较大,影响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能给予他们成功的喜悦,我们可以根据学科必备基础知识与技能要求,对学困生进行双基合格测试,以了解学困生真实的学科学业基础水平。然后再参加班级的期末统测,这样既让学困生看到自己学习的基础成绩、基础缺陷,也能看到超越基础部分的成绩,提升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
  教育是一门艺术,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群体,需要我们付出更多地心血去关爱、去辅导,希望在我们的呵护下,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到现在,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行各业之中,教育界也不例外。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教育想要时刻紧跟社会现代化发展和科学发
2012年是英特尔智能手机元年,值此之际,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发表题为《谈智能手机的未来——计算是精彩体验的推动力》的博客。在博客中,杨叙分享了使用全
期刊
期刊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的学科,是我国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小学数学教学是完成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也是必然要求。近年来,小学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各位代表:rn中国基督教第八次代表会议召开至今这五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拼搏,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
摘要: 本文指出了零关税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提出了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政策建议和促进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措施。  关键词:零关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贸易    中国-东盟农产品零关税的逐步实施,不仅促进我国农贸市场多元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且对我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
为了发扬浙江基督徒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良好传统,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深化神学思想建设,更好地践行基督教信仰,放下包袱、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在党的十八大“最大
摘 要:通过问卷法对2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人际关系中交际、待人接物、人际关系总分在上呈显著的负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人际关系困扰呈显著的正相关;②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交谈方面,待人接物,异性朋友及人际关系困扰有显著的负相关。③父母亲对青少年温暖,理解程度越高,青少年在人际关系上所受困扰越小。因此,父母,特别是母亲,在日
鼓励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物理教师,我在十几年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应用此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多年的实践结果让我体会到,这是一种体现“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创新精神,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助于改变当前农村中学物理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  鼓励教学法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