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数据通信原理》实验微课教学探索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数据通信原理》传统的实验箱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借助微信平台,将微课和MATLAB应用于《数据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以差分曼彻斯特编码实验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利用微课对基于MATLAB的《数据通信原理》实验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结果表明,通过微信平台上的微视频这种新模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其他文献
摘要 在辽宁省选择生育期不同的玉米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中晚熟和中熟品种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极晚熟品种生育期长,但产量相对较低,生产中具有一定风险性。  关键词 玉米;品种比较;生育期;产量;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081-02  由于辽宁省审定品种的生育期跨度比较大,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地方可以选择种植不同生育期的玉
七仙女传说是民间口头文学中比较知名的一则,在千百年口耳相传的过程中被经典化。如今,这些口头文学经典受到重视,成为可供利用的传统文化资源,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得以应用。传
脚内侧传球技术与正脚背传球技术是毽球运动中较为常见的两种传球技术,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这两项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提高正脚背传球技术的几点建议。
搅拌型酸奶生产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有;非脂乳固体含量.砂糖添加量,发酵终点酸度。本文通过实验。逐一进行回归,得出它们与粘度都呈显著性线性关系.运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得出了
摘要 粳稻米质好,口感好,其粳稻生产前景良好。当育粳10号是一种常规晚粳品种,具有抗性强、品质优良、产量稳定的特点。从当育粳10号的特征特性出发,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当育粳10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046-01  当育粳10号是由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开展中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纯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6.5482、3.8518、13.4678 kg/666.67 m2,最佳产量为657.8919 kg/666.67 m2。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方法:选择180例不同年龄,不同损伤程度的脑外伤患者的脑电图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儿童脑外伤、脑部对冲伤及伤后有意识障碍者,脑电图异常率高
危机公关是公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如何解决危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多设置一些危机的觉察点,坚持正确的危机处理原则,也是现代企业应该
按照不同采烤次数设置处理,开展优化烟叶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采烤4次,上部《6片一次性集中熟采的处理,能够较好地达到下部烟叶适时早采、上部烟叶充分熟采的效果,能够较准确地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一大功能,桐城师专作为地方高校,对传承和发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城歌"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桐城师专将"桐城歌"的传承和发展纳入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的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