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中的保险业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mlove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保险业的增长几乎一骑绝尘。保险业显而易见的发展潜力及投资渠道放开,让各路资本纷至沓来的同时也缔造了行业优秀的企业文化制度。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而保险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生活上的保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自然灾害频发、养老健康保障需求增加,保险逐渐走进大众生活视野。人们对保险的态度从最初的新鲜、好奇、尝试,到不少人下意识地躲避、厌烦,再到今天的逐步接纳,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保险在国外已经拥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则是近20年才快速发展起来的,无论是政府监管、大众的保险意识、公司的运营能力都尚需要一段时间成长,全面客观分析,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才能让保险行业健康发展。
  1 政策破冰,保险强国之路任重道远
  近几年,保险业的增长几乎一骑绝尘。保险业显而易见的发展潜力及投资渠道放开,让各路资本纷至沓来。2010~2015年,中国保险业总资产已从5万亿元增长到12万亿元,行业利润从 837亿元增长到 2824亿元,均增加2.4倍。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只增不减,保险业却以38%的利润增速创历史新高。2012年险资投资新政后,2013~2015年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达5.04%、6.3%、7.5%。
  2016年一季度,中国股市不振,沪深300指数下跌13.7%,固收类资产收益率维持低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低于3%,10年期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低于4%。当整个投资行业都在讨论“资产荒”时,利率下行周期的保险业且在一季度保费破万亿元,这与国家对保险业的政策扶持不无关系。
  1.1 国家提出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计划一切,提供一切保障,老百姓衣食住行都由国家包办。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家发现很多事情财政包不了,社会捐款、救济也是杯水车薪。2006年,国务院14个部委联合起草加快保险发展的10条意见,行业内简称“国十条”,从国家层面对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开放投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定位及促进,有力地拉升了保险业务的发展,为我国成为保险大国奠定了基石。2014年8月,国务院再次发文《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业内称“新国十条”),为我国成就保险强国梦提供了强大的顶层设计。
  1.2 社会保障将保险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保险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新国十条”提出,“到2020年,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而2015年我国保险深度(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3.59%,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为277.71美元。短短6年时间,保险深度需要增加1.4倍,保险密度需要增加2.1倍。对比2014年发达国家保险密度和深度,发达国家的保险密度在10%左右,保险深度则达到3000美元,意味着中国的保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10倍以上(见图1、图2),因此保险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人口红利减少、人口老龄化、养老健康保障低、较低的保单覆盖率等,都将成为保险行业发展的动力,保险被称为朝阳行业并不为过,今后保险业将成为我国金融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2 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行业生存法则
  2001年中国加入WTO,因为要保护国家金融核心的银行业,首先开放的金融市场是保险业。当时国内仅有10家保险公司,除人保、平安、太保外,新华、泰康、华泰等公司仅仅成立四五年,这意味着,保险业尚未成年就被抛向了社会。许多保险公司一出生就被迫“与狼共舞”。然而,与狼共舞的日子,练就了保险行业独特的生存法则——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有能力提拔,收入上不封顶;没能力淘汰,收入下不保底,以业绩论英雄的险企职场,培养了一批真正的职业经理人。10年以后许多企业招聘时都列明一条:有保险销售经验者,优先录取。这说明了保险行业强劲的市场竞争能力。独特的生存法则同时也缔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一部分贫民子弟、下岗职工获得自己的辛苦付出,重新昂起头建立自信。
  2.1 最早实现营销专业化
  保险行业有个金领职位叫作“精算师”,从业几年就能拥有百万身价,是保险里面的专业人士。保险公司的盈亏和一般的企业盈亏核算方式有天壤之别,而一个保险公司的盈亏则需要精算师专业评估和假设,才能实现公司的健康运营。对于保险的理赔则需要专业的核保核赔专家,不但要求精通保险知识,做寿险的核赔人员还要有医学的专业知识,因此在保险行业的内部,需要很专业的人才去经营。
  保险行业不仅需要专业的人才,在营销方面更需要专业化的能力,虽然很多人对保险营销方式有不同看法,但它却是国内销售领域最早实现专业化营销的行业,尤其是经营寿险的保险公司。“4P(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地点、Promotion促销)”“5C(Character品质、Capacity能力、Capital资本、Collateral抵押、Conditions条件)”的营销策略在过去的销售行业听得很多,用得却很少,保险行业一出生则把这些知识在应用中就发挥得淋漓尽致。若干年以后,金融业的银行、证券,其他的销售企业才开始学习并接纳这些思想和策略,而保险业的营销则遥遥领先了。
  2.2 激人奋进的督导方式
  保险商品具有特殊性,保险企业经营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险,“生产”出来的产品仅是对保险消费者的一种承诺,而且这种承诺的履行只能在保险事故发生或约定的期限届满时,而不像一般商品或服务即有所感受。保险单从其外在形式来看只不过是份合同,虽然代表了保险公司的信用,但对投保人而言,却无法在买保险时立即见到保险单的收益及效果。此外,保险商品抽象,保险单过于复杂,人们对保险商品了解甚少,在没有强烈的销售刺激和引导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主动购买。正是这种购买欲望的缺乏使保险推销成为保险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这个行业的经理人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寿险行业的保险代理人原则上不属于保险公司的员工,他们没有工资和社会保险,只靠销售保险赚取佣金。保险公司则针对代理人的现状建立了非现场管理的模式,用丰富多彩的早会、精彩的培训、极具诱惑力的奖品来吸引代理人按时上班,积极贡献业绩。代理人按照保险公司设定的流程按时进入公司后,保险公司从思想上灌输保险的营销理念,把产品的内容用最简练的方式培训给代理人,用激人奋进的督导方式,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激情与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保险代理人带着激情去营销,并且持续不断地创造业绩。
  2.3 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设置
  保险行业是最早有“基本法”的行业,它清楚地规划了销售员工的职业生涯,让一个新员工刚进入公司就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得到什么样的回报,这是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不仅仅是销售员工,保险公司的其他岗位也是如此,按照管理职级和技术职级划分成若干等级,为不同专业的员工提供了清晰的上升通道。比如有的员工有管理能力,他可以按照专员、主管、经理等管理职级晋升;有技术能力,则可以选择做培训师、核保师、精算师等;有营销才能,可以向资深总监职级奋斗。
  2.4 鲜明的企业文化氛围
  每个行业都会积淀出具有本行业特点的文化,保险行业则更加鲜明,把企业文化的表和里都做得很深入。保险公司每月有早会,有的公司甚至每天都开早会,会议的内容第一项就是诵读公司的训勉,齐唱公司的司歌。公司的训勉和司歌的内容,是公司的主导思想和倡导的公司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每天的诵读与歌唱,让文化深入人心。不仅如此,保险公司会把公司的所有文化,用海报、展架的方式张贴在办公室的墙壁上,让培训人员把企业文化做成课件,使它成为员工必学的内容,甚至当展业工具使用,通过给客户讲解自己公司倡导的理念,获得客户对公司和产品的认可。保险公司还把企业文化当作员工考核的标准,每半年都会进行评分排名,作为核发奖金的执行依据。好的企业文化让公司正气十足,促使公司的管理和业务健康持续地得到发展。
  2.5 荣誉体系激励建设
  经营寿险的保险公司每年都有一个“高峰会”,有的称为“盛典”“殿堂”,是对上一年业绩最好的员工进行嘉奖的仪式。保险公司对这个高峰会非常重视,常常不惜花费重金租赁高档的会议场地,甚至邀请影视界明星大腕来现场助威表演,场面堪称宏大。类似的行业盛典尤以美国的百万圆桌会议(The 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 简称MDRT)最为著名,这是全球寿险精英的最高盛会,其主题之一是给业绩优秀者以明星般的荣誉和待遇,让他们成为销售者争相追捧的英雄,该荣誉激励着国内的保险精英不断走向世界,保险公司则充分利用该荣誉体系达成当年的业务计划。荣誉体系满足了对优秀员工在精神层面的奖励,非常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内在驱动力,也是销售企业良性运转的必要内容。
  收稿日期:2016-05-19
其他文献
为孩子购买重疾险,不要过多纠结重疾险的种类,基本上能覆盖的都覆盖了。大多数情况下疾病等待期越短对投保人越有利。性价比方面,先看固定保额的保费是多少,再看交费年限和总支出保费,最后算获得多少保障保额。  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伟大的事业,为了避免在孩子罹患重大疾病时手足无措,甚至倾家荡产,建议父母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孩子购买一份少儿重疾险。  购买商业保险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以微小的投入可以在孩子不幸
期刊
厘清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回归金融本源。  厘清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回归金融本源。  经过此前几年的爆发式增长,互联网金融的规模越来越大,而随着行业发展的逐渐深入,频频发生的平台跑路、股权众筹纠纷等问题经过日积月累,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2015年年底以来,e租宝、快鹿、中晋等巨雷的相继引爆,使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但作为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问题让监管
期刊
在行业发展的深入和监管的加码双重作用下,P2P网贷洗牌加速,大平台加紧转型,小平台逐渐退出,野蛮生长成为过去式。  一路高歌猛进的互联网金融,自2015年7月《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以陆金所、玖富、人人贷等为代表的第一梯队P2P网贷平台嗅觉则更为灵敏,早就开始研究未来布局,或转型,或退出,或专注某一类业务,或着手并购其他平台进入更多领域。4月14日,国务
期刊
当前,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佳使权益类基金大幅受挫,多数投资者希望通过低风险投资获取稳健收益,固定收益类基金的关注度大幅提升。  最近一段时间,A股市场量价齐跌,热点板块表现乏力,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由年初11588亿元的高点跌落至8245亿元,融资客集体减仓避险,普通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有所下降(见右图)。在此背景下,部分投资者的关注点已由高风险的权益类基金转向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基金。目前,尚持有权益类基金
期刊
对新兴行业的管理颇让监管层“头疼”,管多了,制约发展;管少了,滋生乱象。互联网金融由于发展变化太快,其监管难度更甚。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虽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但对于这个新兴行业来说,政策的导向则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行业的“生死”。如果说2011年央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为互联网金融的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2013年余额宝的诞生点燃了行业爆发的导火索,那么,随之而来的越来越多的“跑路”事件和股权众筹
期刊
纵观互联网金融行业各业态,监管缺失、问题频发、风险较大、影响面广的,首推网络借贷。  时下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最为牵动业内神经的,莫过于国家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而作为整治难点的网络借贷,其重点有哪些?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5月21日出席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发展高峰论坛时表示,由于网贷行业存在种种乱象,风险频发,严重影响了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首先要重点防范网贷行业风险
期刊
中国互联网金融兴起的根源在于由金融抑制带来的普惠金融供给不足和包容监管环境下的大规模监管套利。美国Fintech所提供的服务与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是颠覆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  中国互联网金融与美国Fintech的发展环境不同,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益于更好地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美国Fintech与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比较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在近3年发展得如火如荼。究其机理,主要原因
期刊
保障持卡人的资金及信息安全,需要银行、公安机关和持卡人的共同努力。从持卡人自身角度而言,除了熟悉一些安全用卡常识外,还可通过一些使用小技巧为用卡安全增添一重安全保障。  时下,海淘、网购、支付红包、微信转账、境外出游等生活方式的普及使用卡的场景越来越丰富多样,持卡人在体验用卡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面临着信用卡被盗刷、欺诈短信、钓鱼网站等风险。保障持卡人的资金及信息安全,需要银行、公安机构和持卡人自身的
期刊
如今,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但不少家庭却在“生不生二胎”这个问题上更加纠结。毫无疑问,过高的养育和教育成本成了年轻夫妇面临的最大压力。最近,刚刚生育了二胎的黄先生夫妇就正在为两个孩子的教育金规划发愁。  黄先生,35岁,月收入2.5万元,年终奖3万元,月生活支出4000元;黄太太,32岁,月收入1万元,年终奖1万元,月生活支出4000元;黄先生夫妇的第一个孩子4岁,月生活支出2500元。黄先生和黄太太
期刊
公共政策错位,是我国存在牌照管制的各行业的通病。中国应该从更高的立法层面,更高的顶层设计层面,改革传统的“管牌照”的威权模式,实施“管标准”的权威监管体系。  五一假期,莆田系医院事件刷新各大社交网络,魏则西之死引起各阶层人士的公愤,对百度和医疗监管体制的讨伐迅速淹没其他一切话题。而过去两年多持续不断的沸点是互联网金融诈骗和P2P跑路事件。  投资搞概念要钱,医疗搞概念要命。过去几年,在互联网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