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阅读教学的朗读训练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一般的考试不测试课内外朗读题目,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更有可能使语文教师不重视朗读训练。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落、篇章情感、拓宽思维和陶冶情操的一个重要手段。经验证明,搞好朗读训练有许多好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朗读训练
  1 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
  任何一篇课文里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要想真正朗读好一篇课文,必须深入地理解课文,掌握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读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指导朗读,不是生硬的要求学生读得高些、重些、慢些等等,而是让学生用心去读,读出感悟,受到感染。读,也是理解。如教学《麻雀》一课,怎样理解“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我就采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读中去悟,悟中读好,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投影出示句子,教师指导“语速要快,‘石头似的’语气要重才能显出紧张、救子心切的心情。”通过师范读,生反复读,师点拨“世界上无论人或动物都有母爱,无私的爱,博大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奉献,它能产生强大的、超乎寻常的力量,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自己的一切。你能读出这种母爱的感情吗?”这样,不仅指导了学生的朗读,同时以读促思,读中悟情,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果课堂上老师惟恐讲少了而使学生理解得不深不透,因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繁琐的分析讲解上,过多、过碎甚至超出小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的分析挤占了学生积累语言的时间,夺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这种肢解课文的讲解,使文质兼美的文章变成干巴巴的几条筋,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魅力丢失了,学生学起来索然无味,学过后,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 通过朗读训练语感
  朗读课文,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语速的快慢、重音、强调、停顿与连接、声调的抑扬顿挫等都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另外,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朗读出不同的语调,所表达的感情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文章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技巧、感悟规律、感悟作者的情感,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朗读是小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要采取多种措施克服小学生朗读中的漏字、填字、语调平板、唱读、拉腔脱调、语速过快或过慢、没有语感、没有韵味的毛病。正确指导学生朗读,提高朗读质量,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必须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驾驭好语言,自如地表情达意、与人交流。
  3 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作为对学生每一次朗读活动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在有感情朗读方面,一些教师提出要兼顾课文内容感悟和朗读技巧运用来进行指导。①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生活经验,理解和体会特定角色或自己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这些思想感情的可能方式,然后把相应的表达方式在朗读中表现出来。这主要表现为感悟式的朗读指导;②引导学生感知、理解和运用有感情朗读的基本技能(技巧),如重音、停顿、速度、节拍、语气、语调,以及表情和肢体语言,等等。这方面比较注重范读,还强调引导学生注意朗读范例对具体技巧的运用。
  4 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
  5 创设情境,设计各具特色的朗读形式
  “课堂教学要多读精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相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是啊,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朗读能领略到自然美,入情入境地读,就能唤起美的共鸣了。①默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因此,能在短时间内默读课文显得十分重要;②朗读形式常见的有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配乐读、小组比赛读、表演读等等。
其他文献
【摘 要】 上课使用手机是许多中职生的通病,这些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甚至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精力和身心健康。因此,将中职生从手机拉回课堂,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急需完成的任务。本文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角度分析了中职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并对症展开对策分析。  【关键词】 中职生 手机 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
期刊
【摘 要】 现代化的设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结束了“一根粉笔、一支鞭,一篇课文讲两天”的乏味局面。计算机网络的开通及多媒体设施的介入,使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运用网络 优化教学  教师们知道,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涯,正是小学生由少儿转变向少年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形成的思想品德观念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对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对在校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必须执行的。而思想品德的教学就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个重点。随着社会发展,小学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又有
期刊
【摘 要】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如何使用好新教材,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上好教材中的活动课部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好的活动课应该是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课,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结合地理学科的特色,在这里谈谈初中地理活动课设计过程中大家应该注意的一些地方。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我国教育界一直在不断改革,近年来推行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课改,
期刊
做了初中班主任工作已经一段时间了,自从我担任了这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以来,努力钻研班主任先进的理论,向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学习。对初中的学生,合理有效的班级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凝聚在班主任身边,可以让学生尽快地投入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来,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人翁精神,可以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管理呢?现总结如下:  1 “帮助树立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期刊
【摘 要】 分层递进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潜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新课程提出的课程目标不是固定的,它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目标要求,并在学习中表现为达成目标所作出的积极行为。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分层教学 渗透 策略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
期刊
【摘 要】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责,课堂是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摆在每个教师眼前的关键问题。课堂学习氛围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心理环境,对教师的“引”和学生的“学”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赞可夫的教学实验证实:学生在课堂上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的学,效果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课堂氛围 初中数学 教学策略  “数学难”、“
期刊
【摘 要】 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也为中学历史教学在困境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当然,我们的“历史情境教学法”许多方面尚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我们将继续实践创新!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历史情境 创设情境  历史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把历史知识传
期刊
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理解”是“运用”的基础,没有“理解”,“运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离开了“运用”,“理解”就可能浅表化,甚至误入歧途。一句话,理解是为了运用,运用是最好的理解。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以下三个方面把握很重要。  1 在意义理解中把握言语
期刊
菜雕艺术编入我县乡土教材是为了推动我县艺术教育的进程,作为具有我们北方特点的乡土实验教材的一部分,菜雕艺术也和其他许多新编入教材的课程一样,具有适合少年儿童美术教育特点,注重美术情趣和审美素养,我县新编实验教材是为了我县的艺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教材的内容新颖,取材方便,乡土气息浓厚,艺术性较强,易于教师和学生实践。菜雕本来是烹饪艺术之一,在宴席酒会上成为“色、香、味、形”俱全的艺术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