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电动车安全与管理调查研究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an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电动车以其小巧、便捷、绿色环保的特点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电动车的行驶安全法律法规去没有落到实施,导致近期的电动车安全事故频发。针对于高校校园内的电动车行驶现象做了调查分析,以及提出了相关调整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动车;安全;调查研究
  现在的许多大学校园都是开放式的校园环境,学生宿舍距离教学楼、实验楼路程较远,步行时间较长,许多交通方式应运而生,除去校方配置的公共交通,学生们纷纷选择自行车和电动车出行,其中电动车使用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在上下课的高峰期,也不难看到电动车横冲直撞的穿梭于人流之中,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1],校方对于电动车的管理方案迫在眉睫。
  一、校园电动车激增现象调查
  如今各大高校里,部分大学生的代步工具已经升级为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学生普遍表示,现在的大学校园越来越大,部分校园上下坡很多,骑自行车往往很累,所以电动车成为了他们的新宠儿。许多学生反映,电动车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小巧、方便并且绿色环保。但是在享受便利的同时,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首先就是电动车充电和防盗的问题。许多同学选择将电瓶拆下来,搬回宿舍充电,减少了偷盗现象,但对于住在高层而且没有电梯的同学来说就是一件麻烦事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电动车都存在安全隐患。现在高校里学生购入的电动车大部分是二手甚至是几手的电动车,而且,在人流量较大的大学校园内,电动车的出现无疑为校园的交通安全增添了隐患。
  二、电动车安全事故频发
  调查显示,高校已经成为淘汰超标电动车的重要流落地。如2014年10日,武汉市集中整治超标电动车,淘汰下来的超标电动车通过各种渠道流落到了三环以外地区。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大三学生石某大二下学期在网上花了800元买了一辆二手的超标电动车,时速可达40公里。石某透露,他经常会骑行这辆车上课,但校园里人较多,每次骑行都让他提心吊胆。虽然时刻注意控制速度,但与人、车相撞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不管什么原因或者出于何种目的,电动车违规无疑带来了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尤其在校园中,这样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在学生之间造成恐慌,而且稍有不慎代价无可估量。
  三、电动车安全因素分析
  (一)直接因素
  1.电动车违规行驶
  目前电动车违规行驶是电动车交通事故最主要的直接原因。电动车违规,与机动车发生冲突时危害自身,往往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与行人发生冲突时,也易对无任何防护措施的行人造成伤害。究其根源无非是各位驾驶者们对于交通法规的了解知之甚少,违法后也无需任何实质性的惩罚,大部分人都缺乏适当的安全意识。[2]
  2.电动车性能
  电动车性能不良,如灯光、制动不足,速度、质量超标,都会造成面临危险状况时的“失控”,危害自身或伤及行人。与传统车辆相同,电动自行车自身的制动、转向、灯光等性能对行驶安全性有较大影响。然而针对电动自行车具有的两轮车辆共性——行驶中的不稳定性,以及车辆结构形式的多样化,致使电动自行车行驶安全性有其自身的特点。
  3.道路状况
  由于人不是自动化调节的机械系统,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会使骑行者在精神上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安全行为。而复杂的道路环境与道路设计、养护,道路材质、干湿状况以及道路的车流量、路口信号灯等情况有关。[3]许多高校并不是建在平坦的市区或者平原地区,更多的校园内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上下坡,这样的道路状况为校园的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二)间接因素
  1.管理模式落后
  电动自行车是作为脚踏自行车的“替代”产品或者说是“升级”版本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电动自行车的行驶、停放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内容基本与对自行车的要求相同,而在校园这样人流量、车流量都较大的环境下,很少有校方注意到对于电动车安全管理的制度规定的制定,导致校园内停车不规范、行车危险的现象乱生。
  2.电动车生产长期偏离国家标准
  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电动车产业发达,是地方支柱产业,销售网络成熟,可选择的产品相对丰富,市民认可度较高,电动车的产销量也一定程度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电动车生产厂家不按照国标进行,人为地提高设计速度,相关管理政策落实举步维艰,国家“产品标准”难以落实。[2]
  四、调查意见与建议
  (一)正视电动车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电动车交通也呈现了安全上的“高危”特征,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改善。自行车时代的管理模式的延续,造成了当前电动车交通安全形势严峻的局面。与自行车相比,电动车交通的脆弱性、危害性、吸引力都有所增强,需要管理部门更提前介入、主动管理,严格依据“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将电动车纳入规范、可控的管理体系内。尤其,校方更应该针对校园内电动车行驶做出规范,正视电动车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二)制定校园电动车行驶管理规范
  为了进一步规范与加强校园电动车的使用与管理,维护校园道路安全与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校园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建议校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各自校园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包括将车辆登记备案,设置专门的停放地点,进行集中的充电管理,更应该定期开展电动车交通安全意识的讲座,并要求设定有力度的处罚措施,使同学们能够更方便安全地出行。
  参考文献:
  [1]张萌,刘宁波,曾政.南方某开放大学校园电瓶车可行性探究[J].建筑与环境,2013(02):61-63.
  [2]刘树斌.电动自行车交通可持续发展之安全问题研究[C]//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2年年会暨第26次学术研讨会,2012.
  [3]赵桂范,刘明敏,刘磊等.人——车——路系统下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4(02):105-111.
  作者简介:
  范许云(1995.05~),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沈凯佳(1995.10~),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高校校園电瓶车安全与管理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15C149)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善意取得制度系无权处分人将其财产有偿转让给第三人;如果受让人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则受让人将依法即时取得对该物产的所有权的制度。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律体系中非
基本医疗权是公民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权利,其内涵是及时、有效、公平、适当。国家应当从法律、社会经济等方面保障公民基本医疗权的实现,而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和制度的
法有无阶级性是法学界一直以来都在探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法的阶级性的有无问题,以及法的阶级性与继承性和社会性之间的关系。
作者针对图书馆手工管理的现状,经过详细系统的调查,阐明了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和功能,为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民事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为回应实践需要,在无法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的监督方式.民事检察建议的运用,对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监督效率、构建和谐的法,检关
有人说,“生命会很坚强”,有人说,“生命真的很脆弱”。不管怎么说,生命只有一次,没有预留纠错的机会,一时的粗心,可能会带来一世的遗憾。有件事虽已成为过去,但依然是那么的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都属于继承制度中的特殊形态,本文主要研究转继承中的代位继承问题,从“转继承客体是遗产期待继承权而不是遗产所有权”以及“维护配偶利益”这两方面出发,得出
现代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逐渐重视,各国也逐渐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力度.但是,在环境执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侵犯执法相对人权益的情况.根据'有权利必有救济'原则,
常言道":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话正应在张家庄的王月月(化名)身上。这丫头长得个子高,身条好,模样也周正,虽然不能说是花容月貌,也算得上眉清目秀,在打工的工厂中有许多追求
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是新兴事物,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己成为引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国民经济、资本市场和被投资企业都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其不仅促进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