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新能源带来的新机遇

来源 :博鳌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底,比亚迪公布2014年上半年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收入约27亿元,同比增长12倍,占集团总收入的10%。不过,财报同时显示,比亚迪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45%至126.47亿元。对比亚迪而言这是一种戏剧性的转变。原先依靠传统汽车业务输血的新能源汽车,正逐步实现自我造血。
  随着2013年下半年一系列鼓励新能源汽车政策出台,新能源车概念重新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与上一轮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引发的追捧相比,此次的新能源汽车热似乎距离真实的市场更近。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有三大动力
  博鳌观察:在你看来,未来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方向应该是怎样的?
  王传福: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三个动力。一是能源安全,二是环境压力,三是产业转型。未来3年应该是电动车的爆发期,就像10年前的电子商务,或者20年前的互联网一样。和电子商务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除了商业本身推动,更大的是政府推动。
  博鳌观察:比亚迪在推动汽车智能化和新能源化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传福:2013年11月,第五届“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上,比亚迪“速锐”作为唯一一款带遥控驾驶技术的车型参赛,在丰田普拉多、别克昂克雷等众多参赛车型中脱颖而出,荣获总冠军。“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 让比亚迪看到了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不管是高等院校,还是汽车企业,都在为实现汽车智能化不懈努力。
  过去10年,是比亚迪学习和储备的10年。比亚迪做了很多储备,掌握了很多核心技术,比亚迪最终是要打技术创新牌,因此未来3年是比亚迪汽车创新的爆发期,会有很多的产品面世。即将推出的“唐”,三擎动力=2.0TI发动机+前电机+后电机,0到100公里提速4.9秒,纯电动模式下,采用全时四驱,动力足、零油耗;混合动力模式下,采用适时四驱,动力强劲,油耗经济,使“唐”始终保持强劲的动力和最经济的油耗。以后,比亚迪每一款车都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博鳌观察:近两年国家有很多政策补贴刺激电动车,但花不出去,没有产品。比亚迪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个现象?
  王传福: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大家都没有想到发展这么快。目前新能源汽车产品产能跟不上只是暂时的,后续随着政策的推动刺激,这个现象会逐步跟上环节。比亚迪从七八年前开始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进行技术储备,当时很多人认为比亚迪在烧钱。比亚迪确实在烧钱,而且烧了很多钱,但“腾势”这款车就建立在成熟的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和电控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用时4年。如果你的电池、电机技术也需要再开发,也许10年才能完成“腾势”的开发。如果没有8年前的投资,今天即使国家给了很多好政策,我们也没有产品,抓不住这个机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市场环境这么好,正是比亚迪推出新车型的时候。需要比亚迪巨大投入,这个时候比亚迪也敢投了。
  博鳌观察:将电动车商业化,比亚迪是全国第一家。你认为将来电动车私家车化是否会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比亚迪将会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王传福: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告诉我们,除了发展新能源车,中国的汽车工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在新能源的推广上面,比亚迪一直坚持双驱战略,公交领域推广纯电动车,个人用车领域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K9、e6等新能源汽车已在国内外众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市场化运营,取得良好成绩。在私家车领域,推出双擎双模车型“秦”,后续还将推出“唐”、“汉”等一系列新车。一般私家车每天跑40公里,比亚迪开发的“秦”是70公里的纯电里程,长途改用混动,符合城市居民需求,这种策略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自上市以来,“秦”累计销量近6500台,未交付订单超8500台,上海订销近2500台,成果丰硕。
  中国新一届政府把新能源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加之PM2.5的压力,各级政府都把环境改善与民生挂钩,国家民生问题需要一个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提出了公交电动化,以改善城市尾气排放的污染问题,比亚迪与政府的想法不谋而合。国家战略和比亚迪产品部署是一致的,自然更容易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深圳新能源汽车推广模式让很多人相信,电动车除了节能环保,还能实现商业盈利,在行业内起到领导作用。
  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双驱战略
  博鳌观察:比亚迪目前的新能源战略实施到了什么程度?特斯拉等外国电动车品牌进入中国,是否会对比亚迪造成冲击?
  王传福:比亚迪现已实现技术“全产业链”布局,涉及的产品横跨汽车、IT、新能源三大产业。在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掌握电动车生产的核心科技链——电池、电机、电控,同时掌握着燃油车、新能源车的整车开发制造能力。并且,比亚迪在汽车电子、充电设备、储能设备方面都具备研发能力,这使比亚迪可以在全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在推广新能源车上,比亚迪一直坚持全市场的布局,坚持双驱战略。所谓“双驱战略”是在公交领域推广纯电动车,在个人用车领域推广双擎双模车。其中,公交电动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同时,全面布局国内、国外市场,实现全球电动化,针对国内外不同市场推出出租车全球解决方案,开发适合各地版本的电动出租车e3、e5、e6等。另外,在高速发展的物流领域,比亚迪也推出了解决方案,后续将推出T3、T5等车型,实现物流车的电动化、环保化。比亚迪自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以来,10年多来始终坚持新能源技术研发。随着中央“新政”推出及各地细则落地,比亚迪终于迎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广元年——2014年。比亚迪抓住市场机遇,1至7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超过8000台,赢得良好口碑。
  特斯拉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消费对象为小众群体。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无论在公交电动化进程还是个人消费领域开拓,更能占据主流人群市场。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蛋糕还很小,互相之前还不存在竞争,希望所有的汽车厂家能把新能源汽车这个蛋糕做大做强。多一点竞争者进来,多呼吁国家政策,多教育普通消费者,轿子才抬得起来。
  博鳌观察:比亚迪未来5年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王传福:未来3年至5年是比亚迪汽车创新的爆发期,比亚迪最终是要打技术创新牌。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拓展方面遍地开花,南京、大连、杭州、天津、广州、武汉等地新能源大巴合作项目正式启动。为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号召,更加系统全面地规划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同时积极满足各个城市对多领域新能源车辆的使用需求,公司在巩固原有新能源车电机、电控、电池三大核心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除现已推出的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之外,后续还将推出包括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私家车、公务车以及矿山、港口、机场、仓储等多种特殊领域在内的比亚迪新能源车辆“8+4”战略解决方案,有了国家宏观政策及市场配套的积极导向,再加上公司日益完善的产业规划和过硬的产品、技术支撑,相信比亚迪必将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大潮中勇扛重担、一马当先。
其他文献
自16世纪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诞生以来,大致经过三次突变:  第一次突变是商业资本主义从传统经济体系中蜕变和崛起,逐渐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商业资本逐渐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  第二次突变是产业资本主义(又称“工业资本主义”)取代商业资本主义,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产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成为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  第三次突变则是全球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成为占
期刊
经济史上有一些近乎奇迹般的经济增长案例,其中绝大多数出现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二战之后,许多欧洲国家不仅在废墟上重建并蓬勃发展,而且还摆脱了以往的敌意,创建出一个和平、民主的欧盟(European Union)。  在亚洲,我们见证了类似的发展。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上崛起;1960年人均GDP还与加纳相当的韩国成为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新加坡用了不到30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末
期刊
得益于国内改革,中国已崛起成为一个贸易大国。通过国内改革,中国已从中央计划型经济体转变为参与全球贸易的市场驱动型经济体。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速了这一进程。无疑,中国在国际上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将变得更加明显,在经济和金融方面尤其如此。中国也正在打造一个现代、和谐和高收入的社会(世界银行报告《2030年的中国》),这将有助于中国政
期刊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发布,以及“十八大”上中共中央将科技创新提到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自主创新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在此期间,中国的知识产权确权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专利与商标申请量与拥有量全球排名双双第一;维权事业也在大步前进,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已在筹建之中,企业在面对侵权时,不再像以往那样选择忍气吞声,而是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
期刊
演变中的全球经济和能源行业的发展可能对海湾合作委员会(GCC)经济体的未来道路产生深远影响。许多观察家和分析师指出,2008年之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大幅下挫,形成“新常态”。2012年和201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5%和2.4%,相比之下,危机前的水平则为4.8%-5%。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性变化,伴随着国际贸易流量的急剧下降。过去5年中,各国从“全球化”转向设置贸易壁垒,从而降
期刊
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代表着世界上两大古老的文明,他们的联系始自古犹太人逃亡中国之时。从那时起,中国就是一度亡国的犹太人可以安居乐业的国度。  中国人民和犹太人民已经有了1000年的友谊,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他们互相支持,为中犹友谊史谱写了历史性的篇章。1992年1月24日,中国和以色列建立了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以及两国民众关系的新一页。  自两国建交以来的22年里,中国和以色列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合作上
期刊
2014年8月21日,印尼宪法法院确认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人称佐科维(Jokowi)——为印尼下任总统,他将于10月20日走马上任。  与之前担任市长和省长时相比,身为总统的佐科维将面临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复杂性上都更为严峻的挑战。在他竞选宣言所提出的9点内容里,只有两点聚焦经济问题:建议继续保持当前的经济政策方向,但将新的重点放在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上。  印尼经济前景令人堪
期刊
2014年10月,石油价格跌破90美元/桶,这是自2012年6月短暂下跌以来首次出现的现象。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一样,油价下跌主要源于欧元区和中国经济数据的疲软,加之利比亚原油产量复苏。伊拉克和美国原油产量也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且沙特没有缩减其出口,相反有所增加,以弥补利比亚早前的出口缩减。在此之前,石油上一次月度跌破90美元/桶还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2008年10月,而仅仅2年之后,油价便重返该
期刊
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已经100年。  当年,欧洲投入战争的速度及热情既令人震惊又荒唐可笑。一切的起因是奥匈帝国皇储奥地利大公弗朗茨·斐迪南(Franz Ferdinand)于1914年6月28日在萨拉热窝被一名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学生刺杀身亡。尽管刺杀事件并没有引发全国性愤怒,但奥匈帝国还是抓住它作为扩大在巴尔干地区势力的借口。它在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这促使俄国进行全国总动员,以帮助盟友塞尔
期刊
1978年,中国启动经济改革。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领域有效摆脱了公社制度束缚,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和粮食产品的多样性,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从深圳发轫的经济特区,引领中国走上了低成本出口模式的道路。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已准备好进军全球出口市场,并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美元兑5.8元人民币调整至8.3元。  中国对发达国家市场出口的快速扩张由此开启,中国成为以沃尔玛(Walmar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