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证实月底退休 网友选张泉灵当其接班人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ang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日前到中国传媒大学与播音系的师生进行交流,她透露自己将于本月底正式退休。5月1日起,《焦点访谈》中将不再有她的身影。即将在月底年满60岁的敬一丹,于1988年加入央视,迄今已在央视工作了27年,先后担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名牌栏目主持人,并曾获得过主持界最高奖项“金话筒奖”。观众赞其是美誉度和责任感最强的央视主播。退休后敬一丹将继续从事教育类工作以及参加公益活动。
  敬一丹一直以较为传统谦和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但就是这份“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行事风格,让她女儿大呼“不思进取”。原来原可以进修博士的敬一丹,为了家庭及在央视的事业放弃了这个机会。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敬一丹的女儿和妈妈有着不同的性格。近日,某博主曝光了敬一丹女儿的近照。她叫王尔晴,出生于1986年。在她高中毕业后即被父母送到国外深造,并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2011年王尔晴与来自苏格兰的小伙Nick结婚后,一直在一家从事专业化教育的非营利机构工作,现为该机构高级经理。据长春国贸了解,王尔晴所在的这家机构一直致力改变中国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现状,招募培训来自中美两国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为教师,在中国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投身支教项目,并做了很多公益慈善活动。
  退休后会做什么?做教育、培训,还可能参与公益
  4月20日,敬一丹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讲课时,直言月底退休,从5月起不再主持节目。央视规定高级职称职工的退休年龄是60岁,本月27日是敬一丹60岁生日。
  退休之后,敬一丹也会很忙,“主持研究、教学等教育之类的工作,这些之前也在做,退休之后还将继续”,包括继续她的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以及长期给国家部委领导干部培训班和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课。她会更多地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她表示自己可能会参与女儿所在的“美丽中国”公益组织,她很欣赏那些去公益支教的年轻人。另外,她撰写的新书也将上架销售。
  为什么她受欢迎?主持客观平和有分寸,生活低调
  20年前《焦点访谈》开播,敬一丹一年后进驻,19年来都没有离开过《焦点访谈》的主播台。她加入这个节目的初衷是“国家电视台黄金时间每天播出一个舆论监督的节目”。其间,她主持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感动中国》等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的节目。
  敬一丹主持节目庄重、大方。杨澜曾评价她:“一般女主持人,都难脱一个‘媚’字,而在我认识的众多女主持人中,敬一丹是不以‘媚’取人的。”而白岩松则评价她:“敬大姐的心很软,即使是批评性的报道,她也是商量性的口吻,而在采访需要提一些尖锐性问题时,敬大姐总是狠不下心来,这使得敬大姐在我们这个经常流露出‘尖酸刻薄’的团队中多少显得有点与众不同。”
  敬一丹也自评不够锐气,但客观平和有分寸就是她的风格。2014年初,《焦点访谈》曝光东莞色情服务业,敬一丹就要求必须给女孩子打上马赛克。“她们是这个事件的最末端,我们挖这件事的根源,你不能最后打在这些女孩子身上。”
  与很多主持人娱乐化、明星化不同,尽管诸如“敬一丹老公被曝身家上亿”“敬一丹女儿的异国婚姻”等八卦消息也会出现在媒体上,但敬一丹表现得相当低调,她曾说:“这么多年,我栏目不换、老公不换、车也不换,可能骨子里我就不是一个寻求变化的人”,被众多网友点赞。
  谁有望成接班人?网友选张泉灵,敬一丹曾赞她控制力强
  其实,敬一丹的受欢迎,与她主持的《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尤其是前者有密切关系。水均益、白岩松等人的受欢迎也是如此。
  《焦点访谈》的属性很强,从栏目诞生至今,恐怕除了《新闻联播》,央视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也就是它了。这个栏目也是对中国社会有重要影响的舆论监督节目。
  《焦点访谈》的主持人都带着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敬一丹说:“《焦点访谈》不是一个让人舒服的栏目,我们这一行就是为了让人保持痛感,对社会机体是不是健康保持警觉。痛感有刺痛,也有隐痛,我可能就属于那种隐痛。我虽然没有那么锋芒,但也不是让人轻松的人,很多人都说,一看你就皱着眉头,好像有多少沉重似的。可能一个栏目,刺痛、隐痛都需要。”而水均益善于有理有据地介绍与评论世界性的话题或名人要事。白岩松则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言有很强的白式风格。
  但《焦点访谈》到今天,舆论监督比率也在不断降低,“它是渐变的,不是到哪年就变了。我把它分成早期和现在,早期的,1997、1998年的《焦点访谈》,是有锋芒的,现在就变成了‘你懂的’。”
  尽管如此,老百姓对《焦点访谈》还是寄予厚望。敬一丹退休后,谁能担任起“舆论监督”优秀主播的接力棒呢?对此,敬一丹表示:“我是一个广播人,从看不起电视到加入电视,然后到电视的巅峰;在退休的时候,互联网崛起。这是特别有意思的过程。接下来怎么面对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对手,让白岩松、水均益他们去对付吧。”
  而广大网友则认为擅长做现场新闻和突发新闻的美女主播张泉灵可以努力向着前辈的方向发展。敬一丹也曾评价张泉灵是她看到的有着较强控制力的一个同事。
其他文献
黄继光的亲密战友李继德,这位身上留有6个弹孔的80岁志愿军老战士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黄继光当时挣扎着匍匐前进。已经爬到地堡下的黄继光,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李继德称英雄已经被子弹打烂了。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否定“黄继光堵枪眼”英雄事迹的谣言甚嚣尘上。4月18日,记者在高青县木李镇三圣村采访到了黄继光的亲密战友李继德,这位身上留有6个弹孔的80岁志愿军老战士说:“黄继
期刊
她不是他的结发妻子,却为他养大了前妻留下的6个子女。  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在拒绝美国援助面粉的宣言上签名。一个多月后,他因胃溃疡穿孔住进了医院,想不到手术后引起并发症,一代文学大师就这样匆匆离去。  那一年,他刚刚50岁,她才45岁。  他去世后,她收拾起悲伤,带着他们的9个子女孤独地走过42年,把他们一一培养成人。42年后,她安详离世。  那一只小箱子,是他生前用过的。他走后,她一直小
期刊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武力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于1937年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武装占领了北平、天津和华北平原,进而企图吞并全中国。面对穷凶恶极的日本鬼子,很多爱国青年纷纷告别亲人,奔向抗日战场,保家卫国!其中,有一位就是我的老首长甄树楠同志。他曾经是我党冀中军区高阳县大队长,也是一位著名的抗日英雄。他家住河北省保定地区白洋淀北安新县。这位身高一米八,浓眉大眼,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生活理念、人生信条充斥着人们的头脑,爆炸的信息更容易让人迷失。而真正能流传千古,支撑起中华民族精神之内核的,则是那些一代代传下来的家训。  陈毅、董必武、黄克诚都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们的家训又是什么?  陈毅家训:腹有诗书气自华  平头、黑框眼镜、黑色西装上别一枚国旗徽章,年过7旬的陈昊苏是陈毅元帅的长子。  陈昊苏1942年出生在苏北阜宁。41岁才当上父亲的陈毅,喜不自禁,
期刊
14岁参军,曾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为一名通讯兵,他为渡江战役架起电话线……穿着一身藏蓝色夹袄,双目炯炯有神,今年已经90岁高龄的丁洪海,在接受金陵晚报大记者和小记者的共同采访中,回忆起当年的战斗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14岁参军学打日本鬼子  “家乡成了沦陷区,没有学上,吃不饱饭……”1939年4月1日,年仅14岁的丁洪海在同乡的带领下,参加了当地名为“学生队”的抗日组织,学习抗日本领,和日
期刊
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牌照,中国是在1912年颁发的。据介绍,那时的上海已有汽车140辆。工部局决定对上海的汽车发牌照,设置了1号到500号的私家车号。  中国的第一辆汽车出现于1902年,一个匈牙利人将两辆汽车带入上海。这两辆汽车的管理同其他国家一样,最初是和马车一样上牌的。  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牌照,中国是在1912年颁发的。据介绍,那时的上海已有汽车140辆。工部局决定对上海的汽车发牌照,设置了1号
期刊
看到梁青在理发店里为顾客冼头,有说有笑,怎么也无法将“先天性腰部脊膜膨出症”与这个一脸阳光般笑容的清秀姑娘联系起来。  不抱怨命运 积蓄力量  梁青1988年出生于咸阳淳化一个农民家庭,不幸的是,她患有先天性腰部脊膜膨出症且手术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由于脚神经受到影响,双脚脚踝使不上劲,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从两三岁开始一直到八岁,她都是坐在地上,用双手支撑,双腿拖在地上“走”,双脚内侧磨出厚
期刊
陶铸教她许多秘密工作的技能。有一次,他递给她两件白衬衣,说:“这是从苏区带来的,上面用米汤写着秘密文件,你用碘酒一刷就会显出字来,照着抄好给我。”哦!原来如此,多新鲜呀。  1926年初冬,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在长沙招生,且破天荒招收女生,我母亲谭珊英被录取。后来,我母亲曾经在厦门、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下面这些故事,就是母亲生前讲述给我的——  陶铸传授秘密工作技能  我1930年春到厦门找到共
期刊
18岁就参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都参加过,可谓身经百战。在战争岁月里,他多次立功,6次负伤致残,至今身上还满是伤疤……日前,金陵晚报记者和4名金陵晚报小记者一起来到91岁的王吉伦老英雄家中,一起听他讲当年的故事。令王老颇感自豪的是,在解放军成功渡江之后,他曾和3名战友一起深入敌营,不费一枪一弹俘虏了844人。  渡江前侦察兵把对岸摸得一清二楚  1949年4月20日晚,渡江战役全面打响,
期刊
熟悉宋晓英的老影迷,都会记得《金光大道》、《大河奔流》、《刑场上的婚礼》等影片中的那个清纯略带轻愁的她。了解宋晓英的观众,相信一定对《夕照街》、《十六号病房》等影片中的那些娴静忧伤女性记忆颇深。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烛光里的微笑》中,宋晓英塑造的小学教师王双铃一角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拍摄于1991年的影片《烛光里的微笑》可谓宋晓英表演事业上的另一座高峰。在这部影片中她扮演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