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致远远去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门户时代的领袖,互联网领域的没落新贵杨致远,如今要看到亲手创办的雅虎转易他人之手。这是个人之过,也是时代的选择。
  
  十年前,如果要问IT界的年轻华人中谁的知名度最高,那毫无疑问杨致远是其中之一,那个仅用两年就成为亿万富翁的小伙子。也就在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前一年,杨致远创办的雅虎到达了创业历程的“华山之巅”,股票经历数次拆分,网站访问量无人能及。
  但在十年之后雅虎却黯然失色。“我很悲伤地告诉你们,我已被董事会主席电话通知被解雇。与你们工作是我的荣幸,祝你们一切顺利。”这是CEO卡罗尔•巴茨2011年9月6日下午在员工备忘录写下的一段话。上任仅两年半的“铁娘子”因雅虎业绩差强人意被提前解雇。
  外界纷纷猜测雅虎新任掌门的候选人,其中包括Facebook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惠普高管托德•布拉德利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和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也有极大可能。身为雅虎酋长的杨致远距离上次请辞CEO一职不到三年,再次来到聚光灯下。据国外媒体报道,科技博客作者尼古拉斯•卡尔森(Nicholas Carlson)周四撰文称,消息人士透露,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当前正试图再次控制雅虎。当年一手创立的雅虎如今却遭遇被卖、自己也受驱逐之危,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然而,反观杨致远的创业之路,我们也许能够对这位雅虎酋长的境遇获得偏解。
  WEB1.0属于紫色
  1978年当中国的国门决定重新打开时,一个年仅十岁的台湾小男孩由母亲带到美国接受更好的教育。此时,代工起家的台湾鸿海集团已经成立四年,并快速发展。十二年后,这个男孩选择了在他的家乡颇受追捧的专业电机工程,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离家不远的斯坦福大学。只花了四年,他就获得了学士、硕士学位,他就是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在斯坦福大学,他结识戴维•费洛,二人于1994年4月创立Yahoo!,因此被称为“世纪网络第一人”,开启了人类的网络时代。1995年,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共同创办了雅虎公司,开展网上信息检索服务。当年秋天,雅虎的阅读量达到每周2100万页。到1996年春,每周阅读量已达4200万页,年底达到每周1亿页。1996年第二季度末,每天已经有200万网民造访雅虎,累计每天1400万次。在一点对多点的WEB1.0时代,互联网的盈利依靠恰恰是用户数和点击率。
  由于雅虎的日平均访问量在当时无人可及,雅虎逐渐得到网上广告客户的认同。在1996年初,雅虎的客户只有112家。截止到1997年底,雅虎的客户已上升至1700家,与此同时,雅虎收入也翻了三番。1999年,雅虎全年收入增至5.89亿美元。此时,雅虎决定着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另一艘IT巨舰谷歌刚刚成立一年。2000年,雅虎的年营收已达到了11亿美元。
  他后来回忆说:“我们想用网络做一切,也许什么也做不成。但我们不在乎,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 杨致远意识到雅虎的新媒体价值。他得意于自己的发现,并坚持自己对雅虎的新媒体定位。对于“21世纪第一家网络媒体公司”这样的称号,杨致远颇为赞同。Msn、Google等一批后起之秀,都开始对新闻信息投入极大的热情。中国互联网大佬十年前不仅做新媒体门户,早早开始了拓展游戏、门户矩阵等探索。杨致远看到了日后大佬对互联网新媒体的热情,尽管公司上市之后他并不担任CEO,但依然保持着创业初期的冲劲与热情,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十小时以上,使WEB1.0流淌着雅虎紫色的血液。
  不合时宜的复出
  “物盛则衰”的确是自然界的规律,问题只在于时间长短。业内人士将雅虎由盛转衰最早的时间点定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本刊则更愿意将这个转折的潜伏期定位在这之前。事实上,杨致远忽略了其他竞争者的“微创新”策略,即他们已经在这个定位之上试图寻找差异化生存模式,试图避免将自己卷入WEB1.0进入衰退周期。此时,雅虎的策略却依然苦苦守候着空洞的“用户体验”之类的口号。2000年1月,雅虎股价曾创下475美元新高,但转瞬间股价跌至2001年的4.06美元,估值与收入锐减。
  此时,他聘请没有任何互联网从业经验的好莱坞巨头特里•塞梅尔掌舵雅虎,以便使雅虎成为一家彻头彻尾的媒体公司。如果说之前的杨致远在新媒体问题上还站在着技术与内容之间的分岔路口,那么塞梅尔的出现则将雅虎带到了一条偏离的跑道上。成立于1998年的Google,到2005年年营收已经超越了雅虎。待雅虎发现谷歌的真正价值并奋起直追时,为时已晚。
  前有谷歌,后有追兵。随后Facebook成立于2004年、Twitter成立于2006年,Zynga诞生于2007年。IT新模式SNS、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中,谷歌频频缺席。尽管在2005年的某天里杨致远高调地乘坐私人飞机亮相,与马云合作谈判,但并未带来实质的利好。
  2007年,已近不惑之年的杨致远终于按奈不住焦急的等待,决心打破“创始人不当CEO”的承诺,亲自出山,重振雅虎。此时的Yahoo!已经多年没有带来惊奇了。杨致远的脸上依然挂着他标志性的笑容和酒窝,准备将雅虎带向更好的未来。他的激情感染了董事会主席和公司的员工,大家对于杨致远描画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时间一天天在过去,鼓励的话一天天在失效,杨致远还是没能拿出“药方”,鼓励开发者平台的措施不仅毫无新意,甚至还慢半拍,令投资者丧失信心和耐心。杨致远的巴拿马广告平台落败,新平台AMP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更为严重的是,2008年2月,雅虎首席执行官杨致远曾有机会将自己的公司以总价超过47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微软(当前雅虎市值仅为收购价的1/3)。杨致远却以价格过低为由,拒绝了微软的收购要约。股东的利益此时却被杨致远抛至脑后。他们责怪这个书生意气的年轻人性格羸弱,不堪大用。时任雅虎中国区总裁周鸿祎更是历数杨致远三宗罪,给雅虎造成恶劣影响。这些罪责的根源在于杨致远的儒气,是一个好的创业者,却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雅虎的营收增长由此已经停滞,净利润开始出现了下滑,越来越多公司高管离职,公司管理层分崩离析。
  《经济学人》指出, 杨致远2007年6月“重出江湖”本来就是一个致命错误,而纠正该错误的最佳方式,就是这位互联网老将自己主动“下台”。自从拒绝微软的收购要约之后,雅虎在发展战略上摇摆不定,没有为自身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战略目标。很多人将杨致远的失败归咎于“优柔寡断”。
  事实上,早年曾为创业放弃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力排众议拒绝微软的合作、与谷歌的分手,恰恰在坚守着自己残缺的创业理想国。然而,问题就在于当创业者将企业带入公司正常化、制度化运营时,创业者的话语权应该在公司中减弱而非增强。雅虎和杨致远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并没有分开,尽管杨致远的持股比例在降低,但“当家”的冲动从未减弱,更糟糕的是杨致远依然属于WEB1.0时代。
  杨致远曾经将雅虎自比“格列佛游说”中那群没文化的野人。他的野人性格成就了雅虎,而他的创始人情节和门户时代的观念固守却使得企业进入成熟期后,与新模式对手谷歌和老江湖术士 微软对决时落得一败涂地。
  在巴茨被辞退之后,对于杨致远能否复出大致形成了舆论共识。前微软中国总裁唐骏认为,杨致远的股份已很少,没有太大的话语权,而且已经证明不能领导雅虎的人不会再出山。杨致远随着WEB1.0时代的远去,留下了一个酋长落寞的背影。
其他文献
进入冬季,正是江南茶油开榨季节。来到江西省进贤县油茶产区白圩乡,扑面而来的是阵阵沁人心脾的茶油清香。白圩乡剑溪村属低丘山区,全村有11800多亩山地,其中有6000多亩山地零星
截止至2011年10月底,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完毕。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一共有30家私募基金公司旗下66只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共计149次出现在2011年三季报披露的上市公司前
超规模信托募资,设计复杂的信托结构,投资社保青睐的金融股,低调隐忍的春华基金一反常态,只为博取社保基金芳心。
本文通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在参与式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要做到绿色发展,首先就是要彻底扭转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我们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就是在低碳发展方面占了很大的内容,所以低碳发展、低碳经济现在非常热,活动也非常多,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高交会,今天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来探讨低碳技术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问题,非常有意义。  其实光讲低碳并不全面,按照《京都议定书》的定义,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至少还有5种。从我
5G时代的到来,将成为互联网下一阶段发展的重要契机,也将是中国的崭新机遇。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2018年11月7日,习近平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