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1208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手术治疗的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4月至2004年9月,冠脉搭桥同期外科治疗IMR 53例,其中轻-中度IMR 8例,中度24例,重度21例.行二尖瓣成形术33例:交界区瓣环成形术14例,使用人工瓣环18例,二尖瓣双孔成形1例;其中含后瓣叶楔形切除5例,腱索转移1例.瓣膜置换术20例:双叶机械瓣18例,生物瓣2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8例,其中低心排综合征4例,心律失常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42例术后平均随访29个月,远期死亡2例,生存者远期心功能Ⅰ~Ⅱ级者37例,Ⅲ级者3例.术后超声复查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无返流或轻微返流37例,轻度返流5例,中度返流3例.瓣膜置换者中1例有瓣周漏,其余病例瓣膜功能良好.统计分析显示,左心室功能,临床心功能级别与手术风险相关,但与手术类型无关.结论在作冠脉搭桥术时,对有病理性改变的中度和中度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应同期手术处理,手术矫治方式宜根据瓣膜的病理改变和手术者的经验决定,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效果相同。

其他文献
对生命体抽象之后就形成一个关于生命体的系统.以生命体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学和医学,其实就是研究一个生命体的系统,并形成一个关于此系统的知识体系.系统的看待解决医学生物学的问题是一个更符合医学生物学本质需求的思路,而系统生物学的概念也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医学生物学进入21世纪后,首先是医学生物学测量系统化的转变,以基因组为先导的一系列"组"(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项目的开展、特别是高通量实验技术的
期刊
期刊
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的普及,临床医生开始将循证医学的观点运用于临床决策.循证医学强调多中心随机的临床试验研究和meta分析的系统评价.但是,国际上的这类研究,相当大一部分是由制药公司资助,即使是在欧美的发达国家,公共资源在医药研究方面的科研经费也远远不及商业公司的投入.虽然是进行多中心的、随机的和双盲的临床试验,但制药公司针对自身产品的科研资助,也时常会出
期刊
目的 总结7例供-受体性别不同女性受体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7例女性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接受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供体为男性,移植早期和远期采用调整性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结果 7例受者术后长期存活,移植后3个月内均无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不全和严重机会性感染等并发症.2例远期死亡,其余受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供-受体性别不同的女性心脏移植受者围术期和远期处理方案应考虑性别因素,才能提高近远期疗效。
期刊
为解决长期以来神经科学领域中存在的基础研究与临床防治脱节的问题,培养既具有细胞和分子神经生物学背景,又通晓神经精神病学的基础与临床结合并具有科技研发能力的联合型神经技术人才,大连医科大学脑疾病研究所定于2005年7月11日至16日在大连举办临床神经生物学研修班(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拟授学分12分)。
期刊
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90周年庆典活动,在中国科协和卫生部的关怀下,在全体会员的期盼中,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今天开幕了。今天,出席会议的有国家领导人、中国科协、卫生部和各有关部委的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会员代表,有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同道和朋友,兄弟学会的代表,大会还特意邀请了部分学会老领导、部分学会老前辈的亲属。请允许我代表中华医学会向与会的各位领导、贵宾、海内外嘉宾、各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肌组织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通路的表达,探讨心肌重构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通过手术取材,选择因瓣膜性心脏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CHF患者39例作为心衰(CHF)组,正常对照组38例(其中8例来自意外死亡的器官捐献者).免疫沉淀法检测心肌组织PTEN、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 以及α-骨骼肌蛋白的表达.结果 C
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与研究是20世纪现代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国外研究开始于1969年.我们1971年首先在国内将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并自1987年开始对其应用方法、原则以及有关理论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