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不定 国愁难平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2000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正月初一这一天,刚好是立春。在这样的节日,人们忙着庆贺这个双喜的日子。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天真烂漫,兴高采烈,欢呼新春的到来。但是,这样的节日场景,对于长期削职闲居,壮志难酬的辛弃疾来说,无疑是别有一番滋味,眼看着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气象,却怎么也乐不起来。自然界的节候推移,触发了他满腔的忧国之情。这一年他已49岁,屈指一算,他渡江归宋已经整整27个年头了。27年来,他无时不盼望恢复大业成功,可是无情的现实却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于是,他在春节的宴席上挥毫写下这首小词,借春天花期没定准的自然现象,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国事与人生的忧虑。这也是辛词善于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感慨的一个特点。
  这首词的开篇通过节日里众人热闹而自己索然无味的对比描写,表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说的是当时民间春节风俗。旧俗,正月初一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彩胜,即幡胜。宋代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或剪为春蝶、春钱、春胜等以为戏。整整是辛弃疾所宠爱的一位吹笛婢,这里举以代表他家中的年轻人。正当美好年华的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春风吹拂著她们头上的幡胜,十分好看。这里通过描写节日里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年轻人们的欢乐,来反衬自己“忧愁风雨”的老年怀抱。接下来两句:“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笔锋一转,说明自己并非不喜欢春天,不热爱生活,而是痛感无忧无虑的生活对于自己早已成为“往日”的遥远回忆,并且,其不爱春天热闹的原因还有更深的意义。在过去的岁月里,词人岁岁苦盼春来花开,可年复一年,春天虽来了,“花”的开落却无凭准,这就使人常把新春怨恨,再没有春天一来就高兴的旧态了。显然这里一个“恨”字,已不是简单地恨自然界的春天了。
  接下来,词人从一个“恨”字出发,着重写了自己对“花期”的担忧和不信任。字里行间,充满了怨恨之情。这种恨,是爱极盼极所生之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词人急切盼望春来,盼望“花”开,还在隆冬就探询“花期”;但花期总是短暂的,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今年是元日立春,花期似乎可定,可是开春之后风风雨雨尚难预料,谁知今年的花开能否如人意?词人在这里写的虽是自然界的变化,实际上是在曲折地表达了对理想中的事物又盼望、又怀疑、又担忧,最终还是热切盼望的矛盾复杂心情。词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缠绵反复、坚定执着的心理呢?就是因为他心中有抗金复国这一项伟大事业!
其他文献
【聚光灯·文题呈现】  生活中,总有些人或物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时常想念,请以“想念”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写作提示:  1.选一个特别的日子或者特定的时间,写一写对亲人、朋友或祖国的想念。  2.要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写出真实的感受。  3.注意记叙的顺序,要一线贯串始终。  【协奏曲·拨云见日】  想念是一颗润脑的核桃,能帮你找寻尘封的记忆,会伴随着物是人非、人情冷
期刊
【原文】  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释义】  有欲望却不知道满足,就会失去所谋求的;本来拥有却不知节制,就会丧失其现有的。  【故事】  蔡泽,燕国人。曾周游列国从师学习并向许多大小诸侯谋求官职,但没有得到任用。他听说宰相范雎举荐的郑安平和王稽都在秦国犯下大罪,范雎内心惭愧抬不起头来,蔡泽向西来到秦国。  他准备去拜见秦昭王,先派人在范雎
期刊
“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看,这熟悉的歌词;听,这熟悉的旋律;忆,这熟悉的感觉。你是否还记得,这首10年前曾火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歌曲《中国话》?10年前,这首歌唱出了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在这10年里,中国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2017年,特朗普访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盛情款待,为中美关
期刊
导读  这是一个真实、努力女孩的人生经历,一段自强不息、昂扬奋斗的生命历程。在这部励志向上的美国影片《风雨哈佛路》中,索拉·伯奇演绎了一个女孩子克服种种不利条件、努力奋进的故事,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情感。影片传递给人们的除了心灵的震撼,还有深深的感动,表达出一个贫穷苦难的女孩可以用执着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改变自己、改变人生的主题。  剧情简介  这是一个真实的催人向上的故事,关于爱、宽恕、觉醒与奋斗的人
期刊
【题目呈现】  一首诗,如果写得稍微不足或夸张一点;一幅画,如果画得稍微暗淡或明亮一点;一场戏,如果演得稍微过火或呆滞一点;一首歌,如果唱得稍微偏高或偏低一点,都会顷刻丧失完美的艺术魅力。水果熟透了会腐烂,鲜花开过了会凋零,真理向前一步就成了谬误,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有些事情做得过分了,往往会招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每个东西都有它美好的一瞬,每件事情都有它最佳的解决时限,不管做什么,都要把握住它的尺
期刊
一个家道中落的穷秀才,父母百年之后,变卖了家产,决定弃文经商。临行之前,向一个富商讨教成功秘诀,富商没有说话,只是提起笔来刷刷刷写了几个字,然后装入一个锦囊之中,表情凝重地说:“我所有的成功秘诀都装在这里,只要你能认真照做,必能成功!我希望你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就打开看看。”  于是,秀才开始贩卖茶叶,由于经验不足,他赔了很多银子,所剩无几。愁得他茶饭不思,日渐消瘦,就在他决定放弃的时候,突然想起那个
期刊
【作文聊天室】  林如颖:七年级第一单元写作重点是训练“写出人物的精神”,要求我们恰当使用多种写作技巧来凸显其个性与精神品质,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写人究竟如何来展现人物精神,我一时也没有头绪,请各位大神帮忙指点指点!  邓婷悦:写人先写其形,以形写神,会使人物之神韵跃然纸上。我们不妨抓住其外在的与众不同之处生动描绘,写活人物的内在精神。且看下面这个片段:  她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内
期刊
登鹳雀楼  畅 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赏析】  畅当,河东人。少习武事,被召从军,后折节读书,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  鹳雀楼早已不存,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县西)西面,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高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水,为唐代登览胜地。许多诗人都曾登临赋诗。畅当这首诗曾获很高评价,与王之涣同题名作并举。  前两句写楼高以寄怀。
期刊
【编者语】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没有优美丰富的语言,就没有优秀传神的作品。但是一篇文章只有干瘪的语言,却没有充实的内容,没有不凡的灵气和才情,就像无仙之山,无龙之水,也就谈不上成功。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语言与思想的相契相融,文采胜花,才情若水,是我们对写作的永恒期待。那么如何写出才情兼备的文章呢?  【技法点拨】  方法一:化抽象为具体  请比较以下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
期刊
【原文】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孔子世家》  【释义】  我听说富贵的人送给别人财物,品德高尚的人送给别人言辞。  【由来】  孔子年轻的时候家境贫穷,社会地位低下。长大之后,他曾经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官,把钱财和粮食的出纳计算得非常公平准确。他还曾经做过管理牧场的小官,把牧场管理得井井有条。因此,他被提升为主管建造的司空。  南宫敬叔请求鲁昭公让他和孔子一起去周朝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