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绿叶 相得益彰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是组成物理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提示研究对象具有的物理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研究定量的物理概念时,通常用数学的方法表示该量的物理涵义及其大小。例如在学习密度的概念时,它在数值上等到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即ρ=,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它的量度单位是kg/m,这就从两个方面描述密度这个物理量。物理中的概念多数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描述的。如速度、比热、电阻等。
  
  一、 探究规律中的数学知识
  
  物理规律是客观过程中各个物理学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其中,有些是由物理实验总结归纳得出的,而更多是大量物理事实基础上运用数学知识由已知条件推论出来的,再运用实验验证和修正的。
  
  这样,根据已有物理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推得结论,这个结论可推广到任意个电阻的并联电阻电路,即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意一个电阻;当任意一个分路电阻变小时,总电阻变小。
  
  二、 解题过程的数学知识
  
  1. 巧用函数图象 解决混合类问题。
  热学中的混合问题是遵循着Q吸=Q放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吸放热双方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类问题极其复杂。借助函数图象,可以把这类问题变得形象直观,并能使问题快速得到解决。
  例 将三个质量温度都相等的铜球,铁球,铝球。分别投放到质量相同温度也相同的三杯热水中去(水温高于三个金属金属球的温度且C铝>C>铁>C铜)。当水温达到热平衡时
  A. 三杯水温度相同
  B. 放入铜球的那杯水温度低
  C. 放入铁球的那杯水温度低
  D. 放入铝球的那杯水温度低
  
  2. 运用比值法解决物理问题。
  以电学为例用比值法解电学问题,方法为先根据某物理量建立等式关系,再抓住其中电流相等到或电压相等或电阻不变等条件,运用比值法求解。
  例: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灯L的功率为25W,当开关S断开时,电灯L的功率为16W,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1) 开关S闭合和断开时,通过电灯L的电流之比(2) 开关S断开时,电阻R的电功率。
  
  3. 运用方程(组)解决物理问题。
  例 要由热水和冷水兑成9kg45℃的温水,不记热损失分别需要多少千克95℃的热水和20℃的冷水?
  
  4. 运用极值法解决物理问题。
  
  5. 运用几何作图法解决物理问题。
  例:因施工需要一台大型推土机在夜间以4m/s速度沿公路MN驶往工地,P点是公路旁边居民区位置,此时推土机所在位置E点与P点间距800m,且两点间连线(PE)与公路MN成30°角,假设推土机产生的噪音在500m的范围内会对居民休息产生较大影响,判断推土机过境是否对该住宅区是否会产生影响,影响时间为多少分钟?
  解 过P点作MN的垂线PD,(即推土机距离住宅区的最近距离)根据题意由几何知识易知PD=400m<500m,因此推土机对住宅区会产生影响,影响的区域为推土机距住宅区距离为500m的范围(设PA=PB=500m)即AB区间,利用勾股定理:
  
  可以看出在该题中利用几何知识确定噪声对住宅区是否影响及影响区间对解题起着关键作用。
  数理结合是探索自然奥妙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应在知识、方法、能力上实现正向迁移,在物理学习中培养“数学能力”,在数学运用中提高物理素质。
  (责任编辑覃敬川)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五岁正是我们立大志的年华,十五岁的我们进入了九年级,我们不再是小孩,我们的学习不再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我们将为了“三十而立”而自主学习,那么九年级的数学如何自主学习呢?    一、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在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联想到七、八年级学过的相应知识,将原本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整理知识网络。这个网络可以表现出知识前后的发展,也可
期刊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的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又搞的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
期刊
在我一直延续着的生命中,有许许多多的美,把握住它们,就能体验到创造生命美的瞬间。  春日的阳光和煦地照耀,散发出温暖的美;地上的小草偷偷钻出来,展现了绿色生命的美;河畔的杨柳吐出嫩绿新芽,舒展的是柳枝柔弱的美;公园的鲜花悄悄地绽放,呈现出娇艳的美。把握住生命美的瞬间,得到的是快乐的心情,抛弃的是消极的愁苦,赢得的是生命美的享受。  夏日池中荷花吐出的新苞,秋日树边落下的金色披发,冬日枯枝上积存的雪
期刊
作文试题    下列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用心去感受,当你从母亲手中接过洗好的水果时,你会在温馨中体会幸福;当你在苦闷中得到朋友的劝慰时,你会在友情中回味幸福;当你放学回家独坐桌前欣赏歌曲时,你会在遐想中品位幸福;当你漫步在公园或绿荫道上时,你会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幸福……  请以“感受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
期刊
我们都很关心2007年的中考作文将会怎么考、考什么,希望能有人作出准确的预测。展望和预测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一方面必须分析近三年来的中考作文试题,从变化中寻找规律;另一方面必须放眼中考命题改革的大趋势。近年来,随着一些省市命题权力的下放,使得考区数量持续增加;而同一个考区里,课程改革实验区与非课程改革实验区又分别命题,使得中考试题的套数连续五年不断增加,至2006年达到顶峰:近190套。这个数
期刊
2007年中考物理注重从课程改革改革新理念、新视点上考察物理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三维目标在中考试题中得到全面体现。因此,试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现例析如下.     一、 命题情景关注学生生活,突出社会点     命题背景更富有时代气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命题背景,广泛联系社会热点信息(工农业生产、环保、体育、交通、建筑、高科技、广告、典故等),充分体现了“从生活
期刊
一、 中考英语试卷综合分析    综观2006年各地中考英语试卷,笔者认为2006年中考英语试卷的共同特点如下:  1. 严格依纲扣本。  各地试题的命制均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各地《中考说明》和初中现行教材,既注重基础,又体现能力的考查,语言知识的考查注重基础性和实用性,既能让学生展示初中阶段学习的成果,又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英语新课程改革。  2. 题型设置合理。  各地
期刊
恍惚中,我来到了广告时代,世界满天飞着的都是广告,令我措手不及。  这不,瞧,一大早我逃过妈妈的“催魂大法”,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直奔学校,刚出家门,迎面就碰上了邻居王奶奶,虽然她已年过花甲,身子骨却特别硬朗,精力充沛得连我们小孩都汗颜呢!对了,她还是我们小区腰鼓队队长呢,每天天不亮就召集一群姐妹去练习腰鼓,看样子她刚刚练完呢!于是我甜甜说道:“王奶奶,您身体真棒啊,这么早就起来晨练。”王奶奶舒展了一
期刊
试题回放  提示:同学们,一年的365天里,藏着许许多多的“生日”。有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兄弟姐妹的生日、亲朋好友的生日、老师同学的生日、还有党的生日、人民军队的生日、人民共和国的生日、革命领袖的生日……对这些日子,你怀有怎样的情感?你又是怎样度过的?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和思考?当你坐在考场,面对“生日”这样一个题目时,你又涌出了哪些想法?有哪些话要说?请敞开心扉,把你最想述说的人和事,最
期刊
数学中考年年搞,试题年年有新招,那么,这些新的试题是从那里来的呢?怎样把握命题的趋势,搞好中考的复习,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 数学中考命题的依据    目前的中考,一般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对九年义务教育进行评估,因此需要体现基础性;二是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因此它具有一定的选拔功能,试题需要有区分度。为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数学中考命题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体现新课程的要求,试题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