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的五个关键词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排山倒海的30万字,历时三年书写,于千呼万唤中,阿来终于又推出了新作——《格萨尔王》。这是他自199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
  
  关键词 藏族
  
  我没办法选择我的出身。所以我写不了上海的咖啡馆、北京的酒吧,我只能写我所经历_生活过的藏区。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给谁代言,我只是表达自己从所熟悉的藏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得来的经验、对历史的观察和对现实的研究。这些都是我个队的声音。
  维基百科里这样介绍阿来:男,藏族,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
  百度百科里写道:阿来,当代作家,藏族……
  这位茅盾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得者的简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藏族。
  如同沈从文写静美秀丽的边城;张爱玲写十里洋场、灯红酒绿、风花雪月的旧上海;阿来笔下的故事永远都发生在藏地——茶马古道上那个叫马塘的小村寨,承载着年少时代阿来的爱与苦闷,也影响了他的写作,“和很多作家一样,我的很多人生经验以及很多事情的记忆都来自于故乡,这种经验和记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可能是最熟悉最深刻自然也就得到最多表达的东西。”
  于是,《尘埃落定》里,阿来写西藏土司家族的消亡;《空山》里,阿来写现代藏族乡村的现状;《格萨尔王》里,阿来“重述”一部在藏区广为流传的活史诗,他一面讲述格萨尔王如何从天界来到人间为藏人驱魔建立和平的家园,一面讲述说唱人晋美如何从牧羊童成长为“仲肯”。对阿来来说,重述藏族题材的故事,“格萨尔王”是不二之选,能够写《格萨尔王》是对自己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回溯,“游得太远了,企图要回到源头”,阿来说,“这部小说是要向藏族文化里的口传文学传统表达敬意。”藏区广为流传的《格萨尔王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部口传史诗。《荷马史诗》、汉人的女娲补天的故亭等,这些在民间都不是以口头的方式流传,只有格萨尔王在藏族仍旧是以口传的方式流传着。“口传文学和书面文学是藏文化里的两个传统,而多数人对于文化的理解都仅限于书面文学,过去我们会谈某一本书对我们的影响,但不会说某一个口传故事的影响。我希望通过书中对说唱人的描写,让更多的人知道有这么一种文化形态的存在。”
  因为写作的背景地离不开藏地,也因为是一名藏族作家,阿来经常被贴上“藏族文化的代言人”的标签。阿来反对任何这样的标签,在许多场合他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我的出身没办法选择,我写不了上海的咖啡馆、北京的酒吧,我只能写我所经历生活过的藏区。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给谁代言,我只是表达自己从熟悉的藏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得来的经验、对历史的观察和对现实的研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声音。我相信藏族文化不需要谁来代言,就像我自己也不希望被别人代言一样,我只是要表达出我自己的感受。”
  对许多人来说是,西藏是一个形容词,因此把西藏抽象化,不能很好很客观的来观察西藏的现实。而在藏族人阿来眼中,西藏是一个名词。“它是怎样就是怎样的。”
  
  关键词 写作
  
  阿来的写作,写得很慢,投入得很深。每一次写作,对他来说都像谈一回轰轰烈烈的恋爱——跟故事中人物发生很深的情感纠葛,而每一次投入后的抽离,人仿佛被掏空了,需要时间和积累才能爆发出下一次写作的冲动。
  十一年,三部长篇,阿来不是多产的作家。他写得很慢,投入得很深。每一次写作,对他来说都像谈一回轰轰烈烈的恋爱——跟故事中人物发生很深的情感纠葛,而每一次投入后的抽离,人仿佛被掏空了,需要时间和积累才能爆发出下一次写作的冲动。也因此阿来写小说,除了要有一个好故事外,更在乎有表达的价值和愿望,“就好像爱一个人一样,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全情投入。”
  阿来的文学之路开始于1982年。那一年,在乡村学校里当老师的阿来发表了第一个文学作品——《振翔,你心灵的翅膀》。在穷乡僻壤教书,没事的时候阿来经常出去散步,他看小喇嘛给当地的寺庙绘制壁画,所有的图案和经文都是依葫芦画瓢,没有创作的空间,每天重复着程序化的画法。有一天,画累了的小喇嘛自己在一块石板上画了一只鸽子。那只鸽子仿佛有生命般要飞起来,那个画面带给阿来很大的震撼。在一次电视采访中。阿来回想这一次创作时说,“当时的我,看到宗教的意识形态强制性地把人规范到一个框架里头,而一个人的心灵总在每一个角落里头,寻找一种让自己自由的可能性”。这种对比带来的强烈震撼,激发了阿来写作的;中动,这种冲动的爆发让他开始以文为生的人生道路。
  写了几年诗歌之后,阿来发现他想要表达的东西跟诗歌这种形式有了一些分歧。“年轻的时候写诗,通过诗歌抒发一些小感受,觉得很好,但是当自己的想法越来越成熟、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感受越来越多时,想要表达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复杂,诗歌这种文体没办法承载这么复杂的东西。”于是,1989年他写了最后一首诗——《30周岁时漫游若尔盖大草原》,然后开始写短篇小说,写那种当时认为的、为鸿篇巨著而做准备的小说。
  1994年5月,阿来等待许久的那个时刻终于到来。回忆起那个时刻,他记忆犹新,“我坐在窗前,面对着不远处山坡上一片嫩绿的白桦林,听见从村子里传来的杜鹃啼鸣,多年来对自己出身所在地的关注以及对该地地方史研究中积累起来的点点滴滴,忽然在那一刻呈现出一种隐约而又生机勃勃、意义丰富的面貌”。于是,阿来把心中涌动的热浪写了下来,“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8个月后,在寒冬中,他完成了《尘埃落定》。
  写完这部长篇小说后,阿来的内心像窗前的那片白桦林,经历了生命的冲动和喧嚣,复又归于平静。虽然这部长篇小说4年之后才得以发表,但2000年的茅盾文学奖,让他获得了极高的成就,阿来“一夜成名”。成名后的阿来依旧是当初那个心静如水地望着康巴大地苍老浮云和远山斑驳积雪的阿来,在外界的喧哗中,他安静地做好杂志社负责人的工作,这期间没有其他作品发表。这次沉寂,一晃十年。
  2005年,阿来开始第二部长篇小说《空山》的写作。这个题材也是阿来一直想写的——一个古老村庄走向新生的历史。如果说《尘埃落定》给人的感觉很空灵,那么《空山》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显得沉重。2D07年,阿来凭借《空山》获得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作家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他坦言,“写《空山》时,在终卷前很久,我就在盼望这个过程早点结束了。《尘埃落定》是飘逸的传奇,可以尽情挥洒;而《空山》是沉重的现实。真实,并在真实中有所洞见,是我最大的追求,所以。这个题材对我自己而言太过沉重。但对一个作家来说,他不能逃避真实。”
  写《空山》第三部的同时。阿来接受“重述神话”的邀请写与藏族题材有关的神话故事。他花了两年的时间准备资料和融入到故事的氛围中,一年之后拿出读者期待已久的《格萨尔王》。
  有人说,阿来的小说“没有生长期,出来就是一枚散发清香的山野果子”。在阿来看来,每个人面临的境况不一样 所以方式也不尽相同,在他眼中,作家的成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每一个脚印都给别人看,这样的作家写作经历很顺,一开始从事写作便受到了很多关注,于是某些不成熟的作品也能得到发表的机会;第二种是一开始默默无闻,因为某一两部作品获得好评而得到关注的机会。阿来坦言自己是后一种,像自己这样出身背景的作家,要得到文坛认可、作品要发表出来、得到读者广泛关注需要更多的付出,所以“我们只有爬到某一个高度之后,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游历
  
  阿来还有一个习惯,每写完一个故事,就会回到故事发生地故地重游。这个时候的游历,对他来说是为了清空。
  访问阿来的时候,他说自己最近一直在“移动”中。
  对于移动的状态,他感到非常满意。他说,“我很高兴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在阿来的词典里,他把这样的移动状态定义为“游历”。
  阿来成长于“文革时期”,特殊年代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他觉得非常压抑。那段岁月在他的记忆里是灰色的,但同时又是绿色的——那片绿色来自康巴大地美丽的自然景色,那些高高的雪山、嫩绿的草地,郁郁葱葱的森林。阿来一直记得诗人米沃什的话:我自己若在社会学中受到了伤害,那么可能从生物学中得到安慰。从80年代开始,阿来以徒步的方式行走家乡阿坝州约7万平方公里土地,去亲近他所热爱的自然风物。他不断行走,有时候一次游历用掉两个月时间。走破了很好的鞋子。
  游历让年轻的阿来排遣了对于未来和写作的迷茫,让他越来越明确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也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准备写《格萨尔王》前,阿来重新走向流传这个神话故事的高山、草原、牧场、农村,他走了很多很多的地方,花了很长时间,他说游历中能体会到这个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的气氛,这是他想要在新书里表现的。
  阿来还有一个习惯,每写完一个故事,就会回到故事发生地故地重游。这个时候的游历,对他来说是为了清空。
  “因为作家不像学者专门研究某一个领域的东西,作家写完一个故事就要从故事中抽离,才能投入下一个故事。重回故事的发生地是为了遗忘,完成一个作品之后,你的情感可能会直接沉浸在这个地方,我一定要尽快走出来,不要停留在里面。我觉得我回到原发地去,会对过去创作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反思,同时告诉这个地方,我把你给我的东西还给你了,我准备下一次创作。”
  写完《格萨尔王》之后,阿来照例去康巴大地还愿,感谢这片丰饶神秘的土地赐予灵感。这一次和以往有些不一样,在出版社的组织下,阿来和一些媒体朋友、读者朋友重新游历了“格萨尔王”故事发生的背景地。说起这一次“不同”的游历,阿来说,“因为去的人很多,我不断地在谈,原来也有反思,也有清空,但清空比反思重要。而这一次每谈一次,是对自己创作故事的历程再一次消化,再一次回顾,回顾也有好的总结得失,对下一部作品有好处,但还是希望尽快清空。”
  一个人,一个背囊,一辆车,带上电脑、户外用品、书和摄影器材,每隔一段时间阿来便又上路,开始他的游历。现在的阿来对青藏高原植物非常感兴趣,除了单纯地观察外,他会驾着照相机把不同时间、不同形态的植物拍下来。这其中他拍得最多的是花。
  
  关键词 阅读
  
  说起阅读。阿来特别感激80年代,因为那个年代让他有机会接触很多书籍,这些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那个孤寂偏僻的小乡村,从春天到夏天,从秋天再到寒冬,阿来把从马尔廉背来的书都读完了。一批又一批。
  访问的那天,阿来手头上正在读台湾人类学博士王明珂的书。之前阿来读过王明珂两本关于羌族的书,后来通过朋友的介绍,他跟王明珂有过深入的交谈。王明珂回到台湾后把自己出版的学术性比较强的著作邮寄给阿来。访问前一天,阿来刚刚收到这本书。拿起书,阿来便再也放不下来,早晨一起床便开始读书,直到访问的电话响起,阅读活动才暂时停止。
  说起阅读,阿来特别感激80年代,因为那个年代让他有机会接触很多书籍,这些书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那个孤寂偏僻的小乡村,从春天到夏天,从秋天再到寒冬,阿来把从马尔康背来的书都读完了。一批又一批。
  “文革时候学到的历史,没有过程的描述,却让中学生的我们去分析伟大的意义。而且输入给我们看待世界与人生的观点,是错误的,过于强调人与人的斗争恶化对立。那个教育成了我的负担,你知道它是错误的,你还要学习新的东西把那个错误的教育清除掉,就是给自己思想消毒。”
  阅读,成了阿来思想上自我消毒最好的方式。
  从那个时候起,阅读成为阿来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说自己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远远多于写作,“我觉得人是需要不断地学习的,因为新的知识,新的东西不断地出来。不写东西我不会恐慌,但是老是不读书我会恐慌,空洞。”
  年轻时代惠特曼和聂鲁达的作品给阿来带来很深的影响。现在再问起让他印象最深的书和对他影响最大的作者,阿来显得有些为难。“读过的书太多,所以很难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好像经常有人会问我,你崇拜哪一位作家,如果我永远只是崇拜某一位作家,那说明我自己永远只是在那个程度上。你要超越。”
  现在,阿来读小说读得比较少,他会读一些知识性的书,阿来说,“慢慢地大量读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书,能帮助你思考这个社会”。
  
  关键词 自然而然
  
  阿来到现在为止做过的每份职业。每种选择,都如这青葱植物自在成长,只有努力,而毫无刻意。
  藏语的姓名,大多蕴含吉祥的意义。当儿时的阿来从一位尊敬的喇嘛那里得到名字时,一直以为这个名字只是有美好的意思。当年龄渐长,他才知道在古藏语里“阿来”指刚出土不久的麦苗。麦苗生长只需仰天枕地,只需依照自然法则努力拔节、结穗、成熟,一季一季轮回;而冥冥之中仿佛有一种什么样的关联。阿来到现在为止做过的每份职业,每种选择,都如这青葱植物自在成长,只有努力,毫无刻意。
  阿来做过很多职业。他曾经是一个光脚在山上放牛羊的牧童,做过水电建筑工,开过拖拉机,在一个没有公路的偏远山区做过教师,然后到成都从一名编辑做到主编、社长,现在又到作协工作,成为作协主席。
  1997年,阿来离开生活了36年的阿坝高原来到成都,成为《科幻世界》杂志的一名编辑。回忆当初的人生选择,阿来并不把这次转变看成是人生的转折。听到“转折”这样的字眼时,阿来笑了,“我的想法不是这样的,没有什么转折。在我的理解里,发生转折是超前的,是你没有达到那个能力之前预先得到了这个机会,让你可以去试一试。可是,我们不是有很大背景的人,我们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时候,能力其实都已经超过了,是可以胜任的。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我甚至觉得如果有更好的机会,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如果说有什么催发了这种自然而然,那就是阿来的求知欲望。阿来不像那个年代的很多人那样随波逐流,对未来没有什么规划,对人生也没有什么计划。阿来只是一个对世界怀有疑问、并且想要去解答这些疑问的年轻人。
  有一次,家乡里来了一队地质队员,其中有一个人给阿来看了一张飞机航拍的照片,看到那张照片,阿来被深深震撼了。几十年后,已经很有名气的阿来接受电视访问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受有多么深刻:“那个时候我觉得我们的世界很大,几十里长的山沟,那么高的雪山,那么宽的牧场,这个村子完了再走十五里地,另外还有村子,觉得这个世界够大了。但是突然他说,你们这个村子就在这,你看不见呐,就是那个大山里头一个小小的皱褶,你们村子就在这里头。我心里这么大的‘世界’,原来就是地图上山里头小小一个皱褶。”
  外面的世界以这样的方式介入了阿来的生活。阿来说,他不是走向世界,而是感到世界扑面而来。现代化开始进入藏区,修公路、开采矿山、砍伐森林,外界信息被带进来了,以为乡村就是世界的阿来才知道原来有更为广阔的天地。
  虽然做过很多职业,但对阿来来说人生是一种自然而然。“今天的年轻人对自己设想很多。从小就开始规划自己,即使自己不规划,别人也会帮你规划。但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尤其像我这样出身的,没有规划自己的条件,那个年代国家上哪去我们都不知道,又怎么去规划自己?所以我强调自然而然的结果。但是,人也不要为自己设限,因为你的潜能是无穷的。”
其他文献
编者按:百年前的1919,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彼时,东西方文化之争盛喧时上,在美术领域,对传统的反思与变革的力量也勃然而兴,有趣的是,他们凌利的矛头直指正统画派的开山领袖——董其昌。《书与画》杂志在“五四”百年之际,辟“艺综寻绎”专栏,分十二期采撷这段时期的艺坛往事。让读者了解百年前书画这一领域活跃的思想氛围与不碣的创作动力。  在当前的民国艺术史学研究中,滕固(1901—1941)
期刊
编者按:上海博物馆2018年年底的董其昌大展,引爆了业界与观众对传统书画的兴趣。曾经在朋友圈中看到一条最高的评价:改革开放的40年,在美术领域的成就,就是带着我们大众的视野,从革命宣传画回到黄其昌。诚然,传统艺术的再发现、再认识是我们打破意识形态及审美壁垒的重要突破,但对董其昌理解的难度,恐怕不能越过长期鉴赏及笔墨实践的积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董其昌大展的火热可以作为40年“改革再出发”的良好开局
期刊
20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民国初期上海进入都市发展全盛期。发达的经济、繁荣的商贸、兴盛的金融、先进的工业,孕育了海派文化的繁荣昌盛。此肘,传统笔墨业也一扫清束萧条境况,出现百店云集,名匠汇聚、市场繁荣、行业兴旺的黄金期。但不久日寇入侵,蒋介石发动内战,国家深陷水火,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生活艰困,文化市场萧条,笔墨业又跌入低谷困境。不少墨坊店肆或倒闭歇业,或改营转业,甚至不少老店名坊也就此销声
期刊
苏轼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如果历史缺了苏东坡,今天的生活就少了很多滋味。我们知道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但是,在宋代的时候,他也是书法的“宋四家”之一;在文学上无论是写诗还是填词都很厉害。他的老师欧阳修写的词缠意绵绵。可是苏东坡却慷慨激昂。写出了豪放词。把词当作诗来写,是他和辛弃疾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贡献,把原奉缠绵的,多情的文学载体,变成像诗歌一样可以抒情言志。在
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曾经对媒体表示,二期新馆扩大了馆舍面积,但面积的扩大不是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在于读者服务水平的提高。他指出,二期新馆开馆后,同期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也得到应用,截至2008年6月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已超过200TB,其中自建资源总量130TB。将来,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都可以获取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信息,这必将极大地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外延。数字化阅
期刊
董其昌学画十分强调师承有源,他论述道:“学书与学画不同。学书有古帖,易于临仿,即不必宋唐石刻,随世所传,形模辄似。画则不然,要须酝酿古法,落笔之顷,各有师承,略涉杜撰,即成下劣,不入其品,况于能妙。”董其昌一生从未停止过对古代大家的探索,追抚,而受影响最深的,当推黄公望和倪瓒。在两家的基础上,他又广泛吸取唐宋诸大家的优长,如对王维的“细皴”,杨升的“没骨”,王洽的“泼墨”以及惠崇的雅淡、赵大年的秀
期刊
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人。早年求学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系,偏爱版画。他与同样爱好版画的老师李桦,同学吕蒙、潘业、陈仲纲、张影等响应鲁迅先生倡导中国新兴版画运动,而于1934年6月19日在广州美校创立“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积极开展新兴版画创作,举办版画新作的“周展”“月展”“半年展”等一系列展览,并创刊《现代版画》丛刊共出版十八集。在“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中,赖少其是最为活跃的作
期刊
董其昌《昼锦堂图并书记卷》,绢本,设色,纵四十一厘米,横一百八十厘米(画),纵四十一厘米,横一千二百九十厘米(书),吉林省博物院藏。  『晝锦』引自《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的典故,北宋仁宗朝宰相韩琦曾以武康军节度使知相州,因相州是其故乡,故筑堂名『昼锦堂』,欧阳修曾为之作《昼锦堂记》。董其昌以此为背景作昼锦堂图。该画作以赭墨为底,石青、石绿罩染山石,树叶苔点用笔轻松自然,色墨相
期刊
胡炜,1972年11月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美术团队责任教授、设计创意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2014年瑞士伯尔尼大学客座教授、2016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客座教授、德国国家博物馆Humboldt-Forum筹备委员会国际顾问之一、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员、民革中央画院常务理事、民革上海香山书画社副社长、民革上海逸仙画
期刊
连续介绍了以周虎臣為代表的海派制笔,接着让我们再欣赏一下更为精彩的海派制墨。因为墨除了自身制作质地、实用功能外,还集书、诗、画、镌等多项工艺于一体,富有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尤其其深蕴的史话典故和背后的趣闻轶事,更是引人入胜。  古代制墨曾以陕西隃麋、河北易州等地为中心。自南唐奚超、奚廷圭父子为避战乱,南迁徽州,利用当地优厚的自然资源再重操旧业,凭借高超的易水制墨技艺名噪一时。尤其是南唐主李煜的褒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