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通过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而实验组则采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长、复发率等相关情况。结果:经过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流程发现,实验组无论是在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方面还是在住院时长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另外在复发率方面,实验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能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是属于一种高发性心血管疾病,具有病情恶化快、高死亡率的特点[1]。而对于该类患者而言,对其的抢救则应当是分秒必争,抢救时间越及时则成活率则越高。本文选取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此次观察研究中,且所有患者都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在经过所有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33~71岁,平均年龄为(55.4±6.7)岁;在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14例,年龄为37~75岁,平均年龄为(58.8±6.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此项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急诊抢救护理程序,急诊接诊、经过抢救后将患者接回,接诊护士按照医生嘱托引导患者吸氧、卧床、心电监护等常规护理流程。而实验组采纳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具体举措如下:(1)首先当急诊室护士接到急救电话后就应马上确定患者所处位置,并在5分钟之内去安排救护车,与此同时,相关护理人员要与现场人员保持联系,引导现场人员给予患者简单的抢救,囊括平卧休息,缓解患者情绪,若有条件,则可以给患者进行吸氧,进而保障病情以防恶化。另外,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前准备好抢救所需仪器及药物放在车上,使得让患者能够趁早得到有效治疗;(2)等急救车到达现场后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抬到急救车上,在上下急诊车时,相关工作人员搬运患者动作一定要轻缓,构建氧气通道及输液通道,给予患者面罩吸氧、静脉滴注等多样急救举措,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与急诊室联系,并安排好医护人员做好急救措施及病房的准备工作,进而进行接诊;(3)相关工作人员要在急诊车上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随时记录患者的心跳、血压等相关生命体征,一旦发生意外,必须及时治疗,如果患者出现疼痛难忍的情况,则适宜给予哌替啶等相关止痛药物进行止痛;(4)当患者进入急诊室之后,要立即安排其进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测,助力患者能够进一步确定病情,若患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则务必携带心电监护仪、除颤器、病例诊断结果及护理记录等由1名责任医师和1名护士护士送进导管室,完成病情交接。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进出急诊时间、住院时长、急性球囊扩张时间等,且还要注意观察患者在院内的在PCI率、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根据所得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 13.0,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值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经过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急诊护理流程后发现,实验组急诊球囊括张时间为(71.55±21.64)min;进出急诊时间为(41.11±6.94)min;住院时长为(11.13±3.55)d;院内再PCI者3例,占7.5%;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1例,占2.5%。在对照组中,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为(112.13±32.39)min;进出急诊时间为(58.42±7.87)min;住院时长为(16.57±4.89)d;院内再PCI者13例,占32.5%;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12例,占30%。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无论是在急诊球囊扩张时间方面还是在急诊时间、住院时长、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属于冠心病的一种,普遍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严重,随之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已慢慢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推手之一。
  本文通过对我院接收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两组患者使用不同的护理流程发现,第一,实验组的急诊球囊扩张时间(71.55±21.64)min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2.13±32.39)min;第二,对照组的进出急诊时间为(58.42±7.87)min,而实验进出急诊时间为(41.11±6.94)min,很明显,对照组要高于实验组;第三,实验组的住院时长(11.13±3.55)d要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长(16.57±4.89)d;另外在复发率方面,实验组的2.5%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据本次研究可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能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利于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红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2:236—237.
  [2]张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7:235—236.
  [3]苏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9C:170—171.
其他文献
#
期刊
#
本文首先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然后从财务管理意识较为淡薄、财务管理方式较为滞后、缺少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对当前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存在
#
期刊
#
新时代的到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也随之偏移到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由此,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然成为了教师当前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从而促进了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化工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化工储罐区经常用于贮存易燃、易爆、有毒等化学原料。如果化学储罐区管理手段不完善就会容易引起有毒物质以及火灾等等安全生产事故。因此,加强化工储罐区安全评估,对于降低事故发生率,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化工储罐区;安全评价体系;评价原则  一、评价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日常管理工作最直接的实施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出现了诸多问题,而职业倦怠则是集中反映.解决这些问
#
期刊
#
#
期刊
#
#
期刊
#
英语朗读训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评议听力材料是短时记忆.如果仅仅依靠听,他们很难准确无误地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