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蛋白(Lacritin)与干眼的关系

来源 :国际眼科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shen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眼已经成为眼科最常见的眼表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化,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泪液成份的改变在干眼发病和临床症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为催泪蛋白(Lacritin),在干眼患者泪液中其含量的减低与干眼的发病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Brooke-Spiegler综合征(Brooke-Spiegler syndrome,BS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良性皮肤附属器肿瘤综合征,发生的肿瘤主要有圆柱瘤、毛发上皮瘤和/或汗腺腺瘤.近年来对该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对该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以及近年来关于该病发病机制和遗传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 观察扯根菜浸膏对TGF-β1肝星状细胞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HSC-T6常规培养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用含0.5%FBS的DMEM培养,模型组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加入TGF
表观遗传学指不改变DNA排列次序而改变基因或染色体最终表型的现象,其异常表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葡萄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眼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原发眼内恶性肿瘤,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是目前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研究发现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微小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发生相关联,这些发现可能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提供新的可能性。
病理性高眼压和较大的昼夜眼压波动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眼压具有波动性,正常人眼压波动的峰值多出现于凌晨,这种波动与体位、眼灌注压、眼轴等有关.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是视野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且经24小时眼压监测发现大部分眼压是存在异常的,因此需根据其昼夜眼压曲线明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昼夜眼压波动规律与正常人相似,眼压高峰多在夜间,但波动范围可能比正常人大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与肌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云南省肾脏病医院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5例,所有入组患者均用MIS评分法进行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的评估,应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肌肉质量测量,采用电子握力计测量肌力,空腹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本研究中肌少症患者26例(47.3%),其中肌少症前期患者10例(18.2%
角膜上皮的更新及损伤后修复有赖于角膜缘干细胞功能正常.角膜缘干细胞的增生及相关特性受干细胞微环境的调控影响.近年研究表明,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包括干细胞龛三维结构、干细胞龛中存在的各种细胞类型、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角膜缘特异的基底膜.其中角膜缘细胞外基质和邻近细胞对角膜缘干细胞的调节尤为重要.模拟角膜缘干细胞微环境构建组织工程角膜对实现眼表重建,为患者带来复明希望具有重要意义。
Zepatier是一个固定剂量组合片剂,含丙型肝炎病毒(HCV)NS5A抑制剂elbasvir 50 mg和HCV NS3/4A蛋白酶抑制剂grazoprevir 100 mg,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1或4型HCV感染的成年患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影响。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44例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resenius FX60,超纯透析液)治疗1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试验前0月、试验后6个月、试验后12个月血磷(P)、血钙(Ca)、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肌酐(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高
Gadd45a基因与那些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凋亡,DNA修复,细胞信号转导以及维持基因组稳定的细胞因子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以上机制的障碍均可导致肿瘤的发生.该文阐述了Gadd45a在细胞周期调控、凋亡及DNA修复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在抑制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