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构筑网络安全基石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555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金融、证券、交通、能源、海关、税务、工业、科技等重点行业的联网信息系统的探测、渗透和攻击将逐渐增多。但是在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却存在着很大缺口。对此,《经济》专访了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信息安全中心主任杨义先教授。
  《经济》:目前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此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在网络安全领域人才至关重要,但目前网络信息安全人才还存在着很大缺口,在体系上也存在着诸多漏洞,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义先: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学科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还不完善,信息安全学科的院校的实验条件落后,信息安全学科专业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截至2009年,教育部共批准全国70所高校设置了80个信息安全类本科专业,其中信息安全专业64个,信息对抗技术专业16个,已经培养信息安全类专业毕业生约3万人。但据业界人士统计,国内目前对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需求量高达50余万。今后五年,社会对信息安全的人才需求量大约为每年增加1.2万人左右。人才培养数量与社会的需求极不相应。信息安全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严重制约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的瓶颈。急迫需要国家政策支持信息安全师资队伍、专业院系、学科体系、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面向全社会的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经济》:您认为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难点在哪?
  杨义先:完善信息安全学科建设,改革现有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目前全国各高校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缺乏实践动手机会和实践动手能力。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就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北京邮电大学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第一批高等院校之一,正在积极推行此项计划。
  北京邮电大学正在联合学会,企业和认证机构等共同制定卓越工程师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学校标准和行业标准,力争培养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经济》:我了解到目前正在开展“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您认为“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起到怎样的作用?
  杨义先:2010年开始,教育部就启动了“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目前已经在包括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等在内的国内100余所大学的重点专业试行推广。它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实施的层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从“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三个特点和实施专业实施层次不难看出,该计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牵头成立了“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建设联盟”,联盟单位就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进行交流和探讨。 赵 记
其他文献
不知不觉,在教育这方田里已耕耘二十多年,这无疑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光阴。在这最好的光阴里,我曾留下些什么呢?在这匆匆的岁月里,我又曾做过些什么呢?想到这里,不禁如朱自清先生一般“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又想起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这一路细细数来,虽不敢说过得多么有意义,但也有些许感悟。  还记得当初青涩的年纪,看到这一群无拘无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种疾病所产生的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三种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3种方案的成本-效果比依
摘 要 思政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它对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关系到企业血脉的延伸与发展。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企业工作的重点应放置在战略转移上,这其中思政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企业思政工作中存在问题作出简析的基础上,重点就企业思政工作生命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思政工作;问题;优化  自我国推行市场经济制度以来,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所处的经济关
赵一曼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母亲。她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她的光彩照耀了几代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国妇女的骄傲和楷模!我们追忆英雄业绩的时候,忘不了她对儿子的慈母情怀!  宜昌分娩  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赵一曼与湖南籍同学陈达邦相爱结婚,因身体不适应高寒气候的赵一曼经党组织批准回国。有孕、妊娠反应强烈的她挺着肚子,艰难地回到了祖国。  1928年11月9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