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健康志愿者与无症状成人三叉神经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 anisotropg,FA)的特点及融合背景图像的扩散张量示踪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显示三叉神经血管神经关系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浙江大学湖州医院22例健康志愿者和28例血管神经压迫(neurovascular compression,NVC)而无症状者进行三叉神经磁共振检查,包括三维时间飞跃法血管造影序列(3D-TOF-MRA)、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FIESTA)和DTI,并分成三组包括正常组(A组)、非压迫侧组(B组)和压迫侧组(C组)。测量双侧三叉神经出脑干段(REZ区)的FA值,并以融合3D-TOF-MRA、3D-FIESTA背景图像的DTT技术观察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对无症状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双侧三叉神经左右侧平均FA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组别总的平均FA值和不同NVC分级的平均FA值,两两比较采用SNK法。结果 A、B、C组的平均FA值分别为0.421±0.030、0.421±0.036、0.413±0.036,两两比较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506,P=0.604)。通过DTT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三叉神经完整走行;A组和B组中三叉神经周围均无责任血管,而C组中显示责任血管27例为动脉,1例为静脉,其中轻度NVC14例、中度8例、重度6例。结论 DTI可作为评估三叉神经血管神经压迫的定量观察指标,融合背景图像的DTT技术能够直观多方位显示三叉神经解剖走行及血管神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