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体会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l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用新一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乐瑞卡)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85例。男性38例,女性47例,年龄42-85岁(平均68.5岁),病程7-90天(平均48.5天)均具有典型临床症状体征或病史,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口服普瑞巴林治疗1周疼痛可缓解,约在75.4%,2周可缓解在24.6%,有效率100%,镇痛效果好,未发现有明显严重副作用,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普瑞巴林
  Abstract:the use of new generation calcium ion channel modulators pregabalin(Le Ruika) in treating 85 cases of zoster associated pain. Male 38 cases, female 47 cases, age 42-85 years old (average 68.5 years), the course of 7-90 days (mean 48.5 days) have typical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r history,conforms to the standard simplex diagnostic strip.Oral pregabalin treatment for 1 weeks can ease the pain,about 75.4%, 2 weeks can be alleviated in 24.6%,effective rate was 100%, the analgesic effect is good,had no serious side effects,treatment of zoster associated pain and can obtain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Keyword:herpes zoster;neuralgia;pregabalin
  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机体后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病后虚弱,老年人伴有基础病等防御系统功能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眼感觉神经轴系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随着年龄的增长,集体各种功能减退,受损的神经组织修复也较困难。有学者统计,40岁以上病人发生率在30%,90%的患者局部皮肤正常刺激时即可诱发疼痛①。因此年龄大的患者神经痛比较剧烈,且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②。特别是平时体质较差或治疗不及时者,这种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更久。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并造成生活质量降低。治疗上是疼痛的世界难题之一。
  我们选用普瑞巴林(乐瑞卡)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取得了较好的镇痛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1年5—2013年5月选择门诊病历85例治疗,男性38例,女性47例,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8.5岁),病程7-90天(平均病程48.5天)。患者均有典型临床症状,且神经痛较剧烈,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③。
  1.2 治疗方法口服普瑞巴林75mg,一天二次,服三天后根据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给予加量或维持原剂量。疼痛缓解不理想者改为150mg,一天二次或最大剂量可加至225mg一天二次。服药至疼痛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停药。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患者服1-3周后,疼痛即可缓解或消失。而后遗神经痛者也于服药2-3周后疼痛逐渐缓解,仍需逐渐减量至疼痛消失停药。但服药时间较长,需服1-2月,服药剂量按患者个体差异定。
  2 判断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疼痛分级标准。
  0级:无痛。Ⅰ级(轻度):可以忍受的疼痛。Ⅱ级(中度):明显疼痛但可以忍受。Ⅲ级(重度):剧烈疼痛,不能忍受,患者喊叫,辗转不安,不能入睡。0-Ⅰ级者为止痛有效,Ⅱ-Ⅲ为止痛无效。疗效评定:显效:疼痛服药1周缓解。有效:二周疼痛缓解。无效:服药三周且剂量已加之150mg或225mg一天二次。
  3 结果
  显效64例,约占75.4%,有效21例,约占24.6%,总有效率100%。
  4 讨论
  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在急性期由于病毒的复制和免疫反应,破坏神经组织,导致神经病理性成分的混合性疼痛,常导致患者失眠、焦虑、抑郁、甚至自杀,令人痛苦不堪且可能发展成为后遗神经痛④。既往我们常用镇痛药如阿片类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对病情较轻的年轻患者急性期疼痛有效,而对严重的老年患者疗效欠佳,且易产生依赖性及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疹等不良反应。普瑞巴林示是新一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能够通过调节过度兴奋的神经元,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从而减轻疼痛,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镇痛效果好,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仅有2例高龄患者服225mg一天两次时出现四肢震颤,剂量减少震颤自行消失。未发现有其他明显副作用,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辩主编.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第二次印刷,94-396
  [2]高崇荣等.神经性疼痛诊疗学[M]2006,348
  [3]赵辩.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303
  [4]徐建国等.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诊疗学[M]2010,309-315
其他文献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其原因有两个:(1)乳汁淤积。乳汁是理想的培养基,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2)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细菌上行感染[1]。近年来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乳腺脓肿已经少见,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产妇产后进食催奶食物较多,乳汁充沛,加上初产妇较多,喂奶姿势掌握不好,导致乳头损伤,急性乳腺炎较常见[2]。传统治疗以抗菌素如:青霉素、新青II、头孢类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H1受体拮抗剂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1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将Hp阳性的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西替利嗪片口服1个月+抗Hp三联疗法持续2周;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片口服1个月;Hp阴性的30例作为参照,给予西替利嗪片口服1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的风团数量、大小、持续时间、瘙痒情况、治疗前后IL-4、IgE、TNF-α的血清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09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介入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治疗成功,无一例死亡病例。有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经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没有出现闭塞情
期刊
【摘要】目的:考察气钡双重造影X线检查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79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经检查,发现黏膜病变(炎症、癌症和溃疡)共38例;发现粘膜下病变(间质瘤、淋巴瘤、硬皮病)20例;器官结构改变(食管裂孔疝、憩室)16例。结论:气钡双重造影X线检查是一种有效诊断手段,精度高,患者不适感少,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对异位阑尾炎的临床误诊情况,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误诊的异位阑尾炎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其误诊疾病、误诊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中误诊为急性肠胃炎5例、急性胆囊炎3例、急性膀胱炎2例、泌尿系结石6例。后经剖腹手术探查确诊为异位阑尾炎。异位阑尾炎类型包括腹膜外位阑尾炎6例、盆腔位阑尾炎4例、高位阑尾炎4例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妇产科临床早产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产妇早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结局分为足月产组和早产组,每组各187例,对比两组人群年龄、反复流产史、产检次数、前置胎盘、胎盘早破、分娩方式、妊娠期高血压和被动吸烟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流产史、产检次数、前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经肝胆外科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的患者126例,分为急诊LC组和急诊OC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情况和术后的并发症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前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且经过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的出血率、术中胆管的损伤率和再手术率,差异均不明显(P>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计划生育中应该采取的护理工作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患者157例,采取各方面的护理,与2011年1月-2012年2月的16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相应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得到明显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部门的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服务形象,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计划生育的开展也能更为顺利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静滴红霉素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小儿百日咳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2例百日咳患儿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红霉素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X2=4.772,p0.05),痉咳开始改善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t=7.372,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纸塑包装内置化学指示卡最佳摆放方法,避免化学指示卡在压力蒸汽灭菌监测过程变色不良的影响因素,确保化学指示卡监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方法:将第4类(1250)多参数化学指示卡分3种不同放置方法放在同一包纸塑包装袋内,观察灭菌后化学指示卡变色情况,选择最佳放置方法。一共检测120包,共360张化学指示卡。结果:化学指示卡不同放置方法,变色反应的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