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疗法命名探讨

来源 :中国民间疗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针”疗法是针灸技法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立完整的体系,但也存在命名不规范、流派众多等问题.其中,命名不规范是制约该法在针灸学科发展的瓶颈.最新版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刺法灸法学》等教材已将“微针”疗法更名为“特定部位刺法”.该文试对“微针”的命名,从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进行考证,并结合其特点进行探讨,认为“微针”疗法更名为“特定部位刺法”更为合适.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分析骨搬运技术在老年胫骨开放性骨折后感染性骨不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胫骨开放性骨折后感染性骨不连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组,每组47例,观察组行骨搬运技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手术时间(93.66±8.74)min、住院时间(14.25±5.78)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1.36±0.10)分、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
失眠症是女性围绝经期常见病证之一.围绝经期女性具有“肾虚,天癸竭”的生理特点,若阴阳失衡,营卫失调,肾脑失济,可导致不寐.该文从营卫与肾脑相济的关系角度出发,以补肾益脑、调和营卫为治则,探讨运用“肾脑相济”针刺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机制,以期有助于临床审因论治.
赤石脂是《神农本草经》载录的一味重要中药,冉氏内科流派对此药研究深入且有独到发挥.冉氏内科流派工作室通过研究认为,赤石脂并非涩药,而是具有补火排脓作用的温通药.该文对赤石脂古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对赤石脂中药作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赤石脂的重视.
神经性耳鸣是一种常见疾患,该病的发病主要由听觉中枢及耳蜗病变引起.该病一般以单侧发病为主,长时间的耳鸣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睡眠及整体生活质量.该文探讨针刺、脐疗、穴位敷贴方法治疗耳鸣的机制,并通过典型病案,阐述该方法治疗耳鸣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