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lzh_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强弱及就业能力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本文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高职生为例,分析了高职学生目前就业能力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生 就业能力 培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38
  一、 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就业能力一词,在上个世纪90年就已成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方面。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就业能力作了不同的定义:奥佛顿(C.Ovenoon)认为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在我国,人力资源学者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通常而言,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是个体的综合素质与社会用人取向的有机统一。
  二、高职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麦可思数据公司对我院发布的“2015年社会需求与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我院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为6.7%。其中72%的同学曾经就过业,具体如下:
  本校2014届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56%,其中99%的毕业生是主动离职,主动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3%),其次是薪资福利偏低(31%)。
  究其原因。除了心态的影响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明显不足,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心理不成熟
  当前,部分毕业生由于受家庭、盲从心态的影响,还没有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就业观念陈旧。通过对就业区域的意向性调查,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如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数控专业、物流专业、酒店专业等超过6成的学生选择发达地区工作,期望更快地实现职业理想和自我价值;通过对工作单位性质的意向性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将机关、事业单位作为首选,其次是国有企业,很少学生愿意去偏远的中小型企业工作或者去基层服务;通过对工种的意向性调查,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管理、文秘、后勤等职位,很少的学生愿意从一线工作做起。
  (二)就业能力较差
  麦可思数据公司通过建立基于SCANS标准的中国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的需求模型,最终将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分为五大类能力,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上述五种能力,还要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等。可是,当代大学生,由于受生长环境的影响,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普遍表现为期望值过高,在团队合作时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协作精神;以金钱作为万事的衡量标准,缺乏学习和服务意识,走上工作岗位后挑肥拣瘦,适应岗位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能力较差。
  三、高职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与对策
  (一)改革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育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质量。针对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要坚持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重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社会发展用人单位的需要,拟定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倡 “工学交替”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一边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客观评价,充分体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客观需求,有助于学生迎合社会需求而主动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考核模式,大力推行学分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现在的高校,绝大多数还是沿袭传统的考核模式,以简单的分数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奖学金、评定优秀、推荐升学、推荐就业等统一按分数决定,如此一来,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努力争取一些荣誉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一味强调考试成绩,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倡导高校把学分管理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评定可以参照一些技能大赛的成绩,甚至把技能方面的成绩与考试成绩综合成最后的學分;另一方面,在学分一栏中,可加上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并以相应的学分考核保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三)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广泛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解与交流能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曾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职业,他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另外,兴趣的培养过程,就是主动参与新活动、拓宽自己知识面、培养自己能力的过程。按此推断,高职生在校期间的兴趣越广泛、相应的知识就越丰富,他在职业上的选择机会就会更多,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
  (四)有效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应用分析的能力
  大学生创业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与过程,创业行为本身而言,是学生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的一种综合体现,在创业过程中,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可以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开设创业教育讲座.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各行业的经营特点、创业政策、前景分析等内容,使学生在创业前能对将要从事的行业有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学与指导,采用企业家现身说法、知识讲座、案例剖析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与创业者零距离接触。分享创业者的成败经验,了解创业的政策及程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激情。
  参考文献
  [1]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组织学院学报,2002,21(3):
  [3]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4]汪怿.就业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在口译活动中,对于动词的选择和使用是一项有讲究、有技巧的策略,因为动词不仅使用方式灵活,而且内涵丰富,有时表面意思相同的两个词其背后意义却截然不同。本文将以《在第100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式暨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为例,就汉译英口译中动词的使用进行说明和解释。  关键词:口译;动词;使用效果  H319.5  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英语中,动词都是一种应用灵活的词类。英语中动词大体可分为四类,分
期刊
摘要:电化学基础是高考中的重要知识,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该部分知识经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同时,又因为原电池知识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所以在历次高考试题中,尤其是选择题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但由于这些原电池都是与科技发展密切联系,很多是学生不了解的,甚至都没有听说过的原电池,所以,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其实,此类题目经常是起点高,落点低,只要我们能够充分结合
期刊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有机化学反应中很多用到硫酸,在高中阶段,学生系统的掌握硫酸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有机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  关键词:浓硫酸;催化作用;脱水作用;吸水作用  O643.3  在高中阶段有机化学教学中涉及到很多用到硫酸的反应。例如,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水浴50~60℃制备硝基苯,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在170℃制备乙烯,在140℃制得乙醚,乙酸和乙醇、濃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乙酸乙酯,二糖、多糖
期刊
摘要:从现代主义的特征入手探究田汉戏剧文本主题中的现代主义倾向,作者所处的时代原因探讨她笔下人物悲剧的缘由,现代主义作品的价值,更进一步理解戏剧的内涵。  关键词:田汉;戏剧;主题;现代主义  I207.3  排斥物质文明是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现代主义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思考世界与人类的前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反对人们因过分追求物质上的富裕,满足自我的虚荣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需求。从
期刊
通过对近五年全国高考题有机选修部分的研究,发现卤代烃是有机合成推断题的必经之路。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是连接烃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纽带,有机物之间的转化都是通过卤代烃来完成的。下面,我們来探讨它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期刊
摘要:“问题与材料”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的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也大有裨益。笔者即以此出发,探究该教学法在中学历史课程中的具体运用,并对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能通过这一教学法的运用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问题与材料”;教学法;中学历史课程;历史核心素养  G633.51  历史学科的意义在于人们感受历史时,能运用相关史料,通
期刊
摘 要: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更好的让高校人才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我国逐步在全国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广告学进行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旨在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外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形式明确教学目标。其意义可供相关专业学习,促进专业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模式;广告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为适应我国经
期刊
摘要:英语是我国大学阶段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片面的对学生进行拔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吃力,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还容易引起学生对英语知识学习的厌倦,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回归,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本文就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回归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回归
期刊
摘 要: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研究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因其父母单亲或双方常年外出打工,由其祖辈或他人监护的那部分孩子。这部分儿童由于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习惯;行为习惯;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1  自20世纪80年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古诗词的教学不容乐观,古诗词的教学大多采用传统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畏惧和厌烦心理。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情,引导学生品味鉴赏,适度引导学生拓展迁移,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气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