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真的会人类灭绝吗?

来源 :新知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j978879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木星与土星之间,有一条神秘的环带,密密麻麻分布着10万多颗小行星,它们小的直径只有3米多,大的也不超过3∞公里。这些小行星很容易在受到扰动后脱离既有的轨道,闯入其他星球的引力范围,进而撞击上那颗星球。也许是因为太拥挤的缘故,它们偶尔也会彼此碰撞,这样的星际交通事故其结果就是全部粉身碎骨。碎裂的小行星残骸也会进入其他星球的附近。
  它们中的一部分会冲向地球,静谧的太空虽然听不到它们呼啸而来的声音,但它们急速进入大气后,速度会远远超过大气中的声速,这就产生了我们经常看到的超音速飞行所具有的弓形激波。被剧烈压缩的气体迅速的产生高温,让这些石头们烧了起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一颗颗闪耀的火流星,带着哧啦哧啦的响声,消失在远处。
  2010年4月15日,美国中西部有5个州的居民,都目击了一个火球照亮夜空,还发出轰鸣。这一现象持续了大约15分钟,有人报警,但这可能便是木星土星之间环带的一位来客。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它最终降落在威斯康星州。
  在电影《2012》的末世气氛之下,人们产生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6300万年前,一颗直径15千米的巨石撞在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巨大的冲击力扬起漫天碎片。那是恐龙统治地球的年代,生物进化甚至还没能把鸟类推上历史的舞台,大部分的爬行动物都还没有声带,它们只能默默接受灾难的降临。
  有人估计这颗小行星的撞击能量大概是100亿颗原子弹。地面的裂缝有几公里深,强大的撞击引起了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然而最后让恐龙灭绝的却不是这些灾害,而是细小的扬尘。不计其数的尘埃慢慢散布到大气层。至今没有更多的计算模型和考古记录来告诉我们那种阴霾蔽日的时间到底有多长——10天?100天?还是若千年?
  但毫无疑问,这样的日子导致了大量植物灭亡,而恐龙中的大部分是食草龙,食物链最低端的环节缺失,食物的单一这一致命弱点导致了恐龙家族的集体饿死。
  阴霾蔽日带来了几个要命的事情,第一是阳光不足,目照强度是保证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第二就是因为太阳辐射的减少,而导致温度降低。不要忘记,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日全食的发生可以让野外温度一下子降低10摄氏度以上。
  这样的现象我们称为核冬天。如果想重现这样的现象,一场持续5分钟的核战就行了。
  造成核冬天的,除了小行星之外,火山也不能说没有威胁。造成最近一次物种灭绝的,就是7.4万年前苏门答腊的多巴火山爆发,爆发能量为10亿吨TNT炸药,没有小行星厉害,但火山灰让全球温度下降了3~3.5摄氏度。导致除了后来演变为现代人的一支人属动物外,其他全部灭绝。幸好冰岛火山灰带给欧洲的仅仅是飞机不能起飞。
  说到恐龙与人属动物的灭绝,我们常常会有个错觉,就是它们都是由于外力而灭绝的,就像工业化以来,灭绝的生物种群一样是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实际上,物种灭绝是地球生命产生以来一直发生的现象。寒武纪和埃迪卡拉纪之间就发生过一次大灭绝。物种的灭绝率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二叠纪未曾达到96%的灭绝率。
  生物灭绝本身是生物进化的一个过程。因为当某些种群灭绝的时候,新的种群可能会因此发展得更加繁荣。从生物史上看,每一种生物都有作为种群的生命出现、繁荣、彻底消失。
  而人类如果仅仅从生物种群的角度来看,也必然会出现、繁荣、消失。生物族群的生命周期一般不会超过1000万年~5000万年,寿命远远低于地球、太阳系。
  人类会以怎样的方式永存或消失,其实都不重要。苍茫宇宙,流星一瞬,只要璀璨过、美丽过,便足矣。
其他文献
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50例,结果治愈63例,显效8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6%,认为用本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尤其是属病毒感染者,可获得满意疗效。
【正】 疑神疑鬼头顶钻孔人类学家在欧洲和南美洲曾发现大量被钻孔的头骨,其历史可追溯到2700至7000年前。头骨中的孔是由人造石器钻出来的。专家们称,这种仪式应用于成年男
矿井风门关闭时产生撞击和门框震动,造成水泥脱落,缩短风门的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一问题,以现场测量的撞击力和开启力等参数值为依据,设计制作了气动半开式风门。现场使用表明,该风门开启方便,关闭时基本无撞击和震动,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一、法律规定矛盾与征地权力滥用我国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十分旺乏,人地矛盾紧张。出于粮食安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考虑,国家采取征地制度,试图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性激素及性激素受体的改变,阐明其在多发性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了15例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浆E2、T和外周血白细胞ER、
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近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重点,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把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