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标测方法与消融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儿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标测方法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方法

起源于右室IVT采用起搏标测法;起源于左室间隔部IVT采用体表心电图(ECG)起搏标测和心内膜激动顺序标测联合标测法。

结果

经RFCA治疗20例IVT,其中3例IVT起源于右室流出道;15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2例起源于左室间隔以外部位。首次消融成功18例,2例失败。3例术后复发,其中2例再次消融获成功,随访至今无复发。起源于左室间隔部位IVT,应用起搏标测,虽5例中4例成功,但术后3例复发。采用心内膜标测为基础的联合标测法全部消融成功(12/12例),随访至今无复发,且明显缩短了X线照射时间。

结论

RFCA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小儿IVT。消融效果与IVT的标测方法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