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ut4基因和IL-1β基因多态性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qewwq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多因子降维(MDR)的方法探讨在OSAS发生过程中Glut4基因及IL-1β基因多态性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危险因素间交互作用。

方法

连续选取2010年1月到12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患者,对疑似OSAS的606例(其中OSAS 447例)汉族患者进行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和生化指标测定。采用Taqman-PCR技术对Glut4基因(rs5417、rs5415、rs5435)、IL-1β基因(rs1143627、rs1143634、rs1143633)taq-SNP进行基因分型。分析Glut4、IL-1βSNP位点多态性和OSAS危险因素肥胖等间的交互作用。

结果

Glut4基因rs5417、IL-1β基因taq-SNP基因型构建模型,Glut4基因rs5417位点隐形模型CC基因型OSA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3.3%比27.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生化血糖、体重指数等各项危险因素后,Glut4基因Rs5417和IL-1β基因的rs1143633位点协同作用明显增加汉族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风险OR(95%CI)0.5(0.3,0.9)(P=0.012)。另超重肥胖患者携带Glut4基因Rs5417(CC)基因型和IL-1β基因的rs1143633位点(CT)基因型后增加OSAS风险,分别是OR(95%CI)4.9(2.8,8.5)(P<0.05)、OR(95%CI)4.4(2.3,8.6)(P<0.05)。MDR数据最佳模型显示Glut4基因rs5417位点和IL-1β rs1143633位点存在较强的协同作用,检验准确性是57.0,有较好的交叉检验一致性(8/10)(P=0.004)。

结论

在OSAS发生、发展过程中,Glut4基因rs5417位点和IL-1β基因rs1143633位点间交互叠加作用增加OSAS风险;超重肥胖患者携带rs5417(CC基因型)和(或)rs1143633(CT基因型)协同加重OSAS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Chemerin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多苷(TWP)的干预效果。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A、B、C、D 4组:A:假手术组、B:UUO模型组、C:UUO模型低剂量雷公藤多苷干预组及D:UUO模型高剂量雷公藤多苷干预组。自造模当日起,C组给予雷公藤多苷(10 mg·kg-1·d-1)灌胃,D组给予雷公藤
目的探讨Syncytin表达异常对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12月的58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58例正常妊娠妇女及胎盘植入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胎盘组织中Syncytin、MMP-2、MMP-9的表达;20只SD受孕大鼠随机分为处理组(静脉注射Syncytin抗体,n=10)和对照组组(n=10,不
目的研究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继发孔为单孔、双孔及多孔条件下其右心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选择150例继发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进一步明确缺损类型,按缺损数量分为单孔组(n=84)、双孔组(n=45)及多孔组(n=21)。相同条件下分别对各组患者行经心尖四腔切面(A4C)和胸骨短轴切面(PSAX)检查,采集心脏超声形态学图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右房内径(RAD)
期刊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后处理及缺血缺氧时间因素对新生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日龄7 d清洁级健康新生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7组(n=20):假手术组(S组)、缺血缺氧组(C组)和不同缺血缺氧时间右美托咪定干预组(T1组、T2组、T3组、T4组、T5组)。大鼠称重麻醉后俯卧位固定结扎左侧颈总动脉,S组不结扎。T1组、T2组、T3组、T4组、T5组分别于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即刻、结扎后3、6、12和24 h
目的探讨ERK1/2通路在弱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mmLDL)上调小鼠肠系膜动脉α1受体中的作用。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mmLDL组(小鼠尾静脉注射mmLDL),U0126干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mmLDL及腹腔注射ERK1/2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0126),各24只。微血管肌张力描记仪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A)引起的小鼠肠系膜动脉收缩量效曲线变化,RT-PCR
目的观察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对行冷冻胚胎移植(FET)周期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行FET助孕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596例,根据是否接受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00例,采用人工周期进行冻胚移植前内膜准备,研究组196例,在人工周期准备内膜的基础上给予盆底仿生物电刺激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情况、基础激素水平、盆底治疗前后内膜厚度、胚胎着床率以及
目的通过建立兔腰椎管狭窄的动物模型,研究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与下肢功能、脊髓损伤病理学的关系,探讨TES-ME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对照组仅手术处理,实验组分别在L5椎板下植入直径为1,2、3 mm的硅胶柱。记录麻醉后、植入硅胶柱造成狭窄后波形稳定5 min、1、3、7 d后运动诱发电位,同时采用Tarl
目的研究细胞外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诱导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组为空白对照组、HMGB-1组、HMGB-1+RAGE抗体(RAGE-Ab)组、HMGB-1+JNK抑制剂SP600125组、RAGE-Ab组。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分析RAGE蛋白的表达;ELISA实验检测NHBE细胞上清液中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8、IL-10和MCP-1的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