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中配乐的审美渲染表现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ntin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第86届奥斯卡典礼上,《地心引力》囊括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配乐奖全部音乐类奖项。作为太空题材灾难片,该片掺杂了大量的不和谐声效音轨,采用了与以往大相径庭的配乐风格,完美地演绎了电影的主题。本文重点从情感渲染、角色刻画的角度对影片的音乐构思进行分析。
  关键词:配乐 审美 渲染
  《地心引力》是阿方索·卡隆与儿子乔纳斯·卡隆共同编剧,并亲自执导的。该片讲述了探索者号飞船上的宇航人员在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做着例行检查时,一颗废弃的卫星被俄罗斯用导弹击毁,碎片的扩散超过预期,击毁了大部分卫星、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漂浮在太空的专家瑞恩·斯通在宇航员马特·科沃斯基的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利用神州救生舱返回了地球。
  《地心引力》中配乐的最大特色也是难点就在于太空是一个真空的状态,在缺少介质的状态下,声音无法传播。担任《地心引力》作曲的英国电影配乐家史蒂文·普莱斯(Steven Price)创造出了一个静谧世界的配乐,甚至通过无声的反差,让观众自己成为配乐,如:科沃斯基在斯通绝望时进入联盟号那一瞬间的静,让观众只能感受到自身的呼吸和心跳声,这种代入感产生的紧张氛围已经远超视觉3D带来的冲击。整部90分钟的影片,配乐超过了71分钟,在苛刻的条件下,史蒂文编绘出一幅完美的作品,结合惊艳的长镜头,支撑起稍显单薄的故事,让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由衷赞叹道“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题材的影片”,本文将从音乐角度出发再现这次难忘的太空之旅。
  一 撩动心弦的情感渲染
  配乐的产生和发展,是影视工业随着人类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自20世纪初电影音乐首次被采用到今天,众多的导演、制片人及影评家和观众们都认识到配乐已经成为一部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善用配乐不仅仅有助于阐述影片的主题,更是角色塑造、背景描绘等方面的点睛之笔。更甚者,配乐已然成为影片的符号和情感寄托,例如,委婉动人的《牧羊曲》,当年唱火了传承千年的深山古刹,而今纵时光荏苒,也成为保留在一代人心中的美丽碎片。
  《地心引力》以黑色背景、白色图标及文字的强烈对比揭开了地球之上600公里的太空,没有氧气、没有声音传播的介质——生命无法在太空中存活的大背景。随着文字逐渐变换,一种仿佛飞船在太空行进的音效,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直至一种气势磅礴的冲击力夺屏而出。而后伴随着休止拍,美丽的地球跃然而出,轻柔的小提琴声响起,音乐逐渐舒缓,也使观众的心情如重见光明般豁然开朗。但《地心引力》毕竟是一部太空题材的灾难片,接下来影片利用七次冲击,使紧张、慌乱、无助、压抑甚至绝望的情绪弥漫在斯通博士和观众的心头,不仅斯通几度因为缺乏氧气而接近窒息,观众也随之不由的呼吸急促心跳加速。
  在维修哈勃望远镜时,俄罗斯击落废弃卫星的行为产生了意外,碎片的连锁反应击毁了大部分卫星,回声引出铿锵有力的节奏,并逐步增强,伴随着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的碎片群向探险者号飞船接近。电子音效彼此混合交叠,形成纯粹的杂音并迅速增强,斯通从机械臂束缚中逃脱却被甩飞,迷失在黑色星空中,一段略舒缓的音乐节奏,将斯通的无助、迷茫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斯通急促的呼吸引起了第二个危机——氧气缺乏,这时|5-60|这一旋律贯穿于配乐中,并频繁出现,恐慌、令人窒息的氛围油然而生。电子鼓声混合提琴的快速拨弦,一连串强奏与快速演奏结合,开场不到20分钟,观众的压抑、紧张感已经不能自已。
  在科沃斯基成功带着斯通靠近国际空间站时,第三危机——燃料耗尽也尾随而至。二人使用了最后一点燃料,在定音鼓声中失控地冲向空间站,音乐的速度越来越快,紧张感再度袭来,伴随着弦乐的一个长音,狠狠地撞到空间站的表面。在大提琴|XXO XXO|的节奏中,观众的心已经悬在半空中,陪着二人一起翻滚,斯通被联盟号救生舱的降落伞绳勾住,并试图抓住断掉的拴绳,将科沃斯基拉回空间站。理智的科沃斯基却缓缓松开搭扣,一边以惯有的口吻调侃斯通的名字、褐色眼睛、自己将创造的太空行走纪录,一边将回归地球的计划嘱托给斯通。在小提琴悠扬的旋律中,深情空灵的一曲独唱向渐渐远去的宇航员致敬,余音袅袅空余孤寂。
  警报响起,空间站里燃起熊熊烈火,虽然没有噼噼啪啪的燃烧声音,但不断加快的大提琴节奏已然营造出危险的氛围。在斯通被灭火器的喷射作用力反弹撞击舱壁的一刹,音乐由激烈高亢归于无,戛然而止的静更好地衬托出那种迫在眉睫的紧迫。之后音乐再次以六十四分音符的形式急促展开,使观众已然不由自主的与斯通同坐一条船,为其命运多舛而叹。联盟号救生舱与空间站脱离后被降落伞绳缠绕住,在连续|5-60|的音乐节奏下,联盟号被之前救了一命的伞绳反拽向破碎的空间站,观众们刚刚随着音乐平稳下来的一颗心立刻又提到了嗓子眼。幸运女神再次眷顾了斯通,终于在低沉的小调旋律中,联盟号在与空间站举手可及的距离前停了下来,斯通也勇敢地钻出联盟号,试图解开缠绕的绳索。这时极具冲击力的大提琴旋律响起,合着大鼓急促的节奏愈演愈烈,一种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卫星碎片群再次呼啸而来,炮弹一般肢解了本已摇摇欲坠的空间站,碎片与斯通插肩而过的瞬间,虽然音乐声渐弱,观众的心跳声却充耳可闻。
  当斯通满心期待准备向天宫站出发时,才发现联盟号没有燃料,成为了一颗丧失动力,孤零零围着地球旋转的卫星,斯通遭遇了最大的一次打击。影片在这里连续用了《Aurora Borealis》《Aningaaq》《Soyuz》三首曲目来助推情节的发展。命运的嘲弄让斯通近乎歇斯底里,发泄过后,一段钢琴旋律在高音区星星点点的奏出,小心翼翼,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顽皮却寂静无声,似乎一不留神就会打破这难得的静谧。斯通尝试联络指挥中心和天宫站,一丝带着噪音的信号音,为破碎的心带来一线生机。弦乐和管乐同时出现,平稳、匀速,随着信号音逐渐加强,仿佛黑夜中的一线曙光,斯通和安因冈取得了联系。尽管语言不通,斯通竭力向对方求援,直到一声犬吠响起,她才发现安因冈是来自地球的普通人,提琴旋律在身边静静流淌,节奏平稳、悠扬、和谐却又不带一丝情感的空洞、孤独和悲凉,绝望的情绪已经完全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间。影片至此,斯通陷入生命中最深的低谷,并开始自我放弃,关闭了氧气供应开关,迎接死亡的到来,观众也随之进入最压抑黑暗的时刻。   作为好莱坞商业片《地心引力》善于适时“松松线”,在避免观众情绪崩溃这点上做得非常老道。科沃斯基的乐观、幽默在影片前期就是黑暗中的一抹亮色,与斯通渐趋绝望的气氛相比,每次科沃斯基的出现都是情绪的调节剂。科沃斯基深沉低落未经刻意修饰过的声线带着莫名的信赖感,可以将观众从无助、压抑的情绪短暂解脱,并带来片刻宁定。在空间站燃烧前,影片采用钢琴做主旋律配合两小节后加入的电声模仿的管乐器,简洁、清晰,将暂时获得安全感的斯通那种放松祥和传递给观众。
  斯通重新振作并找到登陆天宫站的方法后,音乐的上行演奏将气氛逐渐推高,《Tiangong》以不断重复的人声哼唱感染着观众的情绪,环环相扣,缓急结合,联盟号向天宫前进。《Shenzou》用激烈快节奏引出,以音阶上行的方式奏出弦乐,随着音乐慢慢舒展,旋律悠扬,电子音乐模仿人声释放出积极进取的信号,此时结合神舟救生舱和天宫其他的脱离部分映衬着火焰的鲜红划过湛蓝天际向地球进发,一种史诗般的宏伟气势带动观众开始兴奋起来。长笛的长鸣声合着斯通奋力游向水面,隐约传来的鼓声丰富了音乐结构,大提琴旋律在拨弦音的伴随下缓缓响起,音量飙升,人声哼唱响起,大调感极强,斯通在泥地上缓缓撑起身体,波澜壮阔的音乐将影片在最后一刻彻底推上高潮,以至于字幕出现,观众仍在回味这一刻的美好。
  二 助推角色升华
  《地心引力》故事情节略显单薄,全片除去几名宇航员尸体,只有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两个演员,加上克鲁尼早早退场,余下时间更只有桑德拉·布洛克一人撑起。但短短90分钟下来,科沃斯基、斯通能深刻地留在观众的脑海里,这就是音乐元素的功劳。
  一出场,科沃斯基就和他的符号乡村乐建立了稳固的联系。乡村乐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南部,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曲调简单,亲切热情。乡村乐的主题包含牛仔幽默、爱情、家庭等,这与科沃斯基在剧中展现的幽默、乐观、勇于牺牲的气质完全相符。当听到斯通的女儿因为意外而去世,马上关掉乡村乐的举动又反映出他的细腻和善解人意。相对低沉富有磁性的嗓音与斯通一开始慌乱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这是一名经验丰富可以信赖的宇航员。影片的前半部对气氛的调节更多地依赖于科沃斯基的出场,他和他的乡村乐可以适当的让观众绷紧的情绪得到一定放松,并为之后的更大冲击做好准备。所以,当斯通自我放弃时,科沃斯基成为了她潜意识里的精神支柱,也正是女主角对他性格的侧写,最终帮助自己走出心魔,唤起了对生活、生命的美好向往,振作精神,最终完成自我救赎。
  斯通博士在影片中完成了对自己的一次救赎,将自己从丧女的悲痛中解脱出来,重新恢复了对生命和生活的向往,正是精彩的配乐使这种转变水到渠成。在二人靠近空间站时,一段大提琴婉转奏响,长音和延音贯穿前后,幽静空洞的感觉让人察觉,失去女儿的斯通生活中已经没有任何色彩。大提琴再次响起就是拴绳挂钩分开的时候,斯通的无力感与挽回科沃斯基的愿望跃然而出。进入空间站后呼叫科沃斯基而不得时,定音鼓与管弦乐的旋律萦绕,像是在诉说一种凄美的故事。接下来不知不觉被科沃斯基感染,哼唱着解开缠绕住联盟号的伞绳,对比影片开始时的冷谈,反映出斯通已经在改变。之后纵然绝望地发现联盟号没有燃料,她仍按照科沃斯基的教导呼叫救援,哪怕希望只如星星点点的高音区钢琴演奏般细微,也要努力去尝试。在与安因冈的通话中,狗叫、婴儿哭、安因冈的摇篮曲,展示了生命的美好,终于彻底唤醒了斯通对求生的渴望,并完成了自救。
  《地心引力》不同于传统的影片配乐,即使单独拿出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事实上,单独欣赏《地心引力》的配乐,非但很难得到美的享受,更多的是难以消化的恶心感,电子音效的混合交错,伴随着压抑、窒息和令人恐慌的力量,很容易让人在10分钟之内就对其彻底放弃,但正是这种不因循守旧的创新,不仅打破了太空题材仅是恢弘的交响乐的固定思路,也通过对情感的渲染让观影者能够在影片结束时兴奋不能自己,并陷入不断的回味中。在电影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配乐也将用更多的方式来表现影片的核心内容和内在精神。
  参考文献:
  [1] 曾田力:《冲击视觉的音波——影视剧音乐美学探索》,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爱德华·汉斯立克,杨业治译:《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
  [4] 安东·埃伦茨维希,肖聿等译:《艺术视听觉心理分析——无意识知觉理论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杨,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对于这次小说改编,冯唐完全放手交给了导演李玉,没有参与剧本创作,他认为,女性导演的细腻可能会更好地还原小说的气质。为了鼓励导演,他还在微博隔空为导演打气:“小说听我的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阐明ACE基因是否为冠心病的易感基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
复杂模型下EPA汽油规格限制 EPA gasoline specifications under complex models
期刊
EPA
从台湾中油公司每月公布的石油化工主要产品价格可以看出从1996年12月到1997年8月的价格走势。①乙烯价格从1月升至高点之后,经过小的波动,逐渐回到新的低点。 From the pr
1997年10月7~9日金陵石油化工设计院通过了北京ISO 9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中心审核,并获得GB/T19001-1994-ISO9001:1994标准认证证书。这表明,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BriefIntroductiontoReorganizationofRefiningandPetrochemicalEnterprisesRecently,accordingtotheschemeoforganizationrestructuringoftheStateCouncil,itisdecidedbyCNP
世界上原油加工能力最大的韩国油公公司在蔚山的炼油厂经过扩建后,总能力已从原来的34.25Mt/a扩大到40Mt/a。扩建工程除了一套新的原油蒸馏装置以外,还有以催化裂化装置为中心的一
流行性出血热(EHF)继发再生障碍性贫血(AA)1例报告如下。患儿女,8岁,因发热6天,皮肤出血点2天,于1996年10月2日入院。体检:体温38℃,面部及胸部发红。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口唇苍白,心率98次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量体裁衣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南齐书·张融传》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