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母语负迁移对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中国学生对于第二语言--英语的习得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在英语的听、说、读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然而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强弱能反应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高低,它也成为了英语教学中很难攻克的一个障碍。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体现在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上的问题,更是不能小觑。中国学生写英语作文时往往摆脱不了汉语思维的影响, 写出的文章大都句式单一,简单句为主,词汇使用重复,句子结构混乱, 无处不是按照汉语的思维进行思考, 这种现象就是母语在英语写作中产生的负迁移, 它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如何在中学生的写作中利用好母语的迁移现象,有效避免负迁移现象的不利影响,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这成为了当前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1. 语言迁移理论概述
  在语言学习中,迁移(transfer)是指学习者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和经验对其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技能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成为了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有关于语言的迁移现象,不同的语言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如: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中认为:在外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倾向于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和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外语学习中来。
  在语言的迁移现象中,教学的研究者们主要会讨论此理论中的正负迁移现象,所以先了解一下此理论中的正负迁移现象的概念。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旧的知识能够帮助和促进新知识的学习,这种影响叫就叫正迁移。相反,如果学习者习得的旧知识,经验妨碍和影响了新知识的获得,就是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在语言的学习中,迁移指的是母语和母语学习经历对学习新语言的影响。母语的正迁移无疑会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但同时,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在中学生的写作方面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它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 母语负迁移对中学生写作的影响
   2.1语音负迁移
   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人们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地方方言的迁移影响,学习母语尚且如此,又何况学习外语呢?学生在学习外语时避免不了地会受到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影响。尽管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音系统,各自拥有不同的发音规则,但是学生还是会在两种语言学习过程中发现各中规律,大肆加以利用,无形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在有些地方学生受方言的影响,很多汉语词汇中省略鼻音中的[n],所以在记忆英语词汇时很多含有鼻音[n]的单词中的字母n都被省略了,像 environment、government、convince 等。还有汉语中没有[θ]这个读音,很多学生都读成了[s]的音,才造成了think 和sink、 thing和 sing读音相同的现象。
  2.2思维方式负迁移
  汉语的学习和英语的习得不仅在语音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在思维方式上也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国人喜欢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 汉语写作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思想,逐渐提出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接的,开门见山的方式,把所要讨论的主题在一开始的主题句中提出来, 然后逐步地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所以在近年的高考中,都是要求学生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写作的意图。例如:I’m honored to stand here on behalf of us Chinese students to thank you, Lincoln High School, for providing this precious opportunity for us to visit your school.因此,中国学生用英文写作时, 很多是无法用简单直接的英语来表述,而是绞尽脑汁想用复杂的汉语一一对应成英语句子,结果写出的句子是令人啼笑皆非。所以,我们要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要学会用真正的英语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及写作, 避免写出中国式的英语。
  2.3词汇负迁移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选用正确的词汇能力也是写作中必须掌握的技巧之一,中学生更应该关注每种语言词汇的形成是存在着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含义是不可能一一对应的。再者,中国学生可掌握的英语词汇量是有限的, 在写作过程中愿意用母语的思维方式和句法结构, 然后再一一对应译成英语句子。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合适句子需要的词汇时, 学生便会自己展开一些不正确的联想或假设, 自己“造词”,生搬硬套。因此,中国学生在掌握英语词汇方面上出现了大量的母语负迁移的现象, 类别也比较复杂。例如:“添加衣服”,学生会译为add clothes, 而非put on more clothes, “大雨”误译为big rain 而不是heavy rain。尤其是像汉语中的“覆水难收”,英语要用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the spilt milk.更体现了其文化的差异。
  2.4句法负迁移
   中学生直接开始接触句子的时候就是学习母语的时候,所以,对于母语中具体句子是如何构成还没有完全了解的情况下,便开始学习英语了,对于英语句子的构成结构的了解就可想而知了。中学生由于在英语学习中英语句型掌握得甚少, 在表达新的意义时, 常要借鉴并依赖于汉语的句法知识。当相同含义的汉语和英语语句法表现形式相异时, 便会出现句法层面上的负迁移。首先,词性使用混乱。如:American people are friendly, kindly and sincerely. I am very like you.(我是非常喜欢你。)其次,句式语态混淆。中国学生多数使用主动语态,而英语句子中恰恰使用被动语态的句子要多于主动语态。典型的句子如:我们欢迎你们到我们学校来参观。中国学生的翻译:We welcome you to visit our school. 而英语常用You are welcome to visit our school. 再次,语序混乱。学生把汉语翻译成英语的时候根本不考虑句子成分,所以在安排顺序上汉语和英语没有区别。典型例句:中国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学生的翻译:China in ten years took place great changes. 而正确的翻译应该是: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in the past ten years. 在这句话中:中国是巨大变化发生的地点,巨大变化是主语,发生是谓语,过去的十年是时间状语,学生根本就没有深思英汉翻译的巨大差异,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3. 有效地利用母语的正迁移的正面影响,减少负迁移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提高的措施
  3.1重视文化背景及思维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意识到学习语言并不是单纯地学习语言的语法,句子的结构,我们更应该注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由于文化、风俗习惯所产生的文化差异,从而意识到由文化差异衍生的思维差异。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了解的越多,对于产生的思维差异才会有更好的认识,才能慢慢地去了解并理解这种不同,才会逐渐地学会接受并学习。
  3.2有效利用课本教材
  课本是我们国家教育部同意并统一配发的教材,是经过多位权威教育专家研究、论证、试用后的决定。所以,教材是我们最好的学习蓝本,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教材,以教材为模板,学会分析,套用,改写课本内容,从而熟练的写出优美而地道的英语句子,就如汉语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3.3多读外文外刊
  我们既然要更好地学习外语,我们就要像学习母语一样,学习地道的知识,我们才能很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西方人的思维习惯以及他们的写作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筛选出好的文章,提供学生接触真正外语写作的机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扩大学生阅读的范围,拓宽学生写作的思路,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为更好的写作做好有利的铺垫,有效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作者单位:大理新世纪中学)
其他文献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捐益,犹若不可得而法。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战国]吕不韦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科学的体能训练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足球作为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项目.对于高校足球运动员而言,运动损伤的发生将会对他们的运动水平和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在对体能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力量,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怎样把教课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成为了教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创新.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虚拟化技术在社会应用中的优
实用产品引得客户踏破门槛2007年第10期,《九旭智能门窗“窗”造无限财富》的文章在本刊登载后,其卖点新颖、功能卓越的智能门窗一下子在广大读者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杂志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学习生活的压力、交际困难、情感问题及对前途的担忧引发的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
民间体育游戏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民间体育游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当前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分析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和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