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应对困惑

来源 :少先队活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a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杰,现任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七一剑南路小学德育主任、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大队辅导员。
  在绵阳市共青团、少工委组织中,提到周杰,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那个个子不高,时常微笑的男教师。从2007年走上辅导员岗位开始,他就不断的开拓创新,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工作出发点和归宿,创造性的改革了班队考核,建立了立体德育模式,建设了校外活动基地,创新了入队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赋予了少先队工作新的特色和活力。为此,先后被游仙区教体局、绵阳市教育局评为优秀辅导员。
  困惑一:工作内容松散,日常工作缺乏体系
  工作困惑:作为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日常工作中,似乎随时都在等待上级文件指示,然后按文件要求来开展工作。工作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和序列化,无法形成教育体系,也就无法达到对队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全面教育的目的。我们没有一套自己的教育体系,工作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天天忙得焦头烂额,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长此以往,导致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在整个学校工作中被逐渐边缘化。
  创新应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主要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编制中队工作手册。根据《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要求,将各年级的教育目标,分解到年度,细化到学期,编制成册并分发给每一位中队辅导员。同时,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少先队工作研讨,制定出可操作的少先队工作计划。
  2.编制少先队活动校本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按月份进行分解,设立固定的活动主题,并留适当时间完成上级下发的工作任务。
  工作成效:有了手册、教材、可操作的工作计划,中队工作就做到了有章可守,有例可循。中队辅导员也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工作任务,并主动、自觉、自愿地开展活动,让队员在不同的年龄段都能在他们喜闻乐见的、有意思的少先队活动中接受到全面的、系统的正面引导和品德教育。全校的少先队工作也形成了内容系统和目标分层的教育格局。
  困惑二:工作地位尴尬,工作考核难
  工作困惑:辅导员在工作中常会遭遇如此尴尬——布置工作没人听,检查工作被顶撞,还常遭遇冷嘲热讽。面对这样的境况,很多辅导员心灰意冷,工作懈怠。
  创新应对:有句古话:“不患贫而患不均”。少先队工作内容多,任务杂,很多考核无法量化。于是,大队辅导员在检查中队工作时,往往很难做到客观公平,进而引发中队辅导员的不满和抵触。这就需要我们将各项工作任务、考核、奖惩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此来调动中队辅导员的积极性,并建立属于自己的职业威信。
  为此,我建立了学校少先队工作网站,并依托这个平台做到少先队工作“六化”:
  1.工作考评常态化。确定考核时间和考核内容,做到每周公示。
  2.工作环境立体化。参与立体:学校、家庭、社区;人员全面: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员。
  3.教育内容序列化。按月确定主题开展活动,包括每月固定的主题和临时性的增量主题;按年级做分层活动要求,将系列化的队活动固定到每月。例如:9月的感恩活动——一二年级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三四年级开展主题班队活动,五六年级开展感恩征文活动。使队员在同一主题活动中,每年都参与并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感知、养成、固化优良品质。
  4.交流方式网络化。采用互联网为核心的家校、师生交流模式,提高工作能效,体现学校特色和时代特点。我们现在建立了家校交流论坛、社区工作论坛、家长俱乐部QQ群、中队教育QQ群、校讯通手机交流平台等。保证教育效果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5.教育手段多样化。学科教育重感知、活动教育重体验、班队教育重引领、社会实践教育重养成。
  6.教育关注全面化。既关注队员在校的表现,也关注在家庭的表现,还延伸到在校外活动中的表现,力求全面关注,重点引导,自主发展。
  工作成效:成效一:公开的考核让每位中队辅导员随时了解中队的考评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扬长避短,激发工作主动性。成效二:通过社会公众和家长的参与,无形的督促,有效的激励辅导员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轻松解决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冲突。
  困惑三:形式大于内容,工作没有着力点
  工作困惑:目前,出于教学时间的考虑以及活动安全的压力,一些学校渐渐放弃了少先队工作最基本的载体——活动。主题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效果只见资料,活动过后,习惯依然,品行依旧。
  创新应对:建立以“传承知识 培养技能 养成品德 回馈社会”为主旨的校外活动基地,让队员亲历教育过程。
  1.建立“雏鹰乐田园”生活技能培养基地。根据队员年龄段设置活动课程,如低段开展农业农耕发展历史、农业工具认知、农作物辨识,中段开展农业耕作、农作物收割、创新手工,高段开展插花、做饭、炒菜等活动,并将劳动成果赠送给家庭、社区、学校及福利院的老人,增强热爱生活、幸福生活的情感。
  2.建立“鹰鸽共成长”品行养成基地。结合校本活动教材的课程安排,固定时间与戒毒所、科博馆、烈士陵园,科创园区等单位建立长期的品德教育机制。通过参观、体验、讲座、展览、竞赛等方式,促使队员养成爱国、明理、自强、守法、诚信的道德品质。
  3.建立“雏鹰守护”社会公益服务基地。学校与敬老院、农业局、社区志愿者、武警中队、交巡警支队、市区团的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巡逻、服务、慰问、环保实践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培养队员的敬业、奉献、环保、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
  4.结合“雏鹰争章”活动,制定出一套与之配合的激励措施。
  工作成效:通过这样的思想教育、技能学习、实践回馈系列活动。队员在学中做,做中学,在收获和付出中,在言行锤炼中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其养成的习惯和品行将会让队员终身受益。
其他文献
上海奉贤区五四学校围绕“奉贤地区野生草资源的拯救与保护”这一校本特色课程项目在“快乐星期五”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植绿、护绿”活动。  初遇:我与垃圾交朋友。校少先队成立“护绿小队”,队员们的身影出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弯腰伏背随手捡、手举网兜捞浮物。周五下午,队员争着把自己拣来的废品交给“五四红领巾环保公司”的小队员,队员们进行过磅、分拣和整理,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在回收过程中,队员们对废品进行了研
期刊
冬日田野,没有了百花争艳,没有了万木竞翠,没有了硕果累累,只有光秃秃的枝杈和冰冷的蓝空,而鸟儿是冬日一道靓丽的风景。假日,由江苏省江阴市北国中心小学红领巾小记者团9个队员组成的假日寻鸟小分队活跃在家乡的乡间田野。哪里有鸟鸣,哪里就有队员活跃的身影。  寻鸟小分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背上背包,带上单反相机,冒着严寒走进田野,穿越农田,绕过河流……队员一边悉心观察鸟类飞行姿态、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一边悄悄
期刊
常言道:好坏之分、高低之别,比之晓矣。先进与落后,创新与守旧等等,同样也是通过比方为得知。因此,比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诚然,少先队科研也缺少不了这个字——比!  一、比照:它是按照原有的格式、标准、方法等等进行比较的一种鉴别或检验的常用的科研普通方式。  二、对比:把研究对象在科研前的状况与科研后发生变化的状况进行相应的比较,从中找出所需的依据,这是科研开展前后的自我比较。  三、同比:
期刊
去年建队节,李源潮同志在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员代表和少先队工作者座谈会上指出:“少先队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我们党在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80年代分别提出的三句话,一个叫预备队、一个叫大学校、一个叫儿童群众组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共产党是先锋队,共青团是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关于“预备队”的定位,这是“角色定位”,回答的是“少先队到底是什么组织”的问题。李源潮同志要
期刊
一直以来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承担基础教育任务的基层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恰逢最近学校正在开展办学理念“成人·成事·成才”的大讨论活动,老师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我深受启发。  队员培养,需 “圈养”,也要“放养”  基础教育阶段,并非培养杰出拔尖人才的阶段,而是打基础,长身体,养习惯的阶段。特别是要教队员懂规矩,践行规范,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良好的习惯;而这些是有标准,有底线
期刊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多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走雷锋式的路、做雷锋式的人成为无数人的自觉追求,雷锋精神永远是激励人们奋力前行的强大力量,永远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鲜艳旗帜。  2014年3月4日下午,江苏省靖江市城北小学又一次承办“学雷锋常态化现场会”,泰州市、靖江市的学雷锋常态化现场会已经连续在这里举行了多次。现场会上,五(2)中队的孩子们向到会的嘉宾展示
期刊
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少先队组织要响应党的号召,引导队员自觉地珍爱自然,积极地保护生态,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地处偏远农村的老港中学少先队组织结合学校现状,建立了校外环
期刊
2013年5月4日是纪念中国共青团建团90周年的日子,陈欣彤同学以一名少先队员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发出了为9岁的贫血患儿小朝晖捐出废品的倡议,帮助小朝晖有尊严的自救。从那天开始,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为“小朝晖”募捐废品的 “捡·爱”行动也正式启动了,同时将每周五定为学校的爱心回收日。  于是各中队利用中队会的时间进行“捡·爱”行动的宣传和发动,让该活动的意义和措施落实到每一位队员。为了便于回收,各中队
期刊
八月未央,在“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吟诵里,夏季无声漫过了飞扬的裙角。暑假已始,在“行走中的课堂,与世界同步成长”的夏令营研学季中,让世界的每一处都能触动孩子心灵的成长。正值炎夏,《少先队活动》想用一种清新隽永的表述方式,为大江南北的辅导员们送来夏令研学季的快乐大餐,细细审读这大世界、大社会、大课堂的无限精彩。  对话“研学季” 研学被喻为“行走中的大课堂”,孔子周游列国是现代研学的始
期刊
江苏省江阴市北国中心小学现有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维吾尔族、黎族等28位少数民族队员。这些队员来自祖国各地,同一个梦想让他们汇聚在第二故乡——江阴。大队部开展的“心手相牵 星梦启航”主题队会帮助队员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引导队员从自身、家乡发展、祖国等方面规划梦想,激励队员为实现梦想而不懈努力,成为一个爱祖国、有梦想的少年。  活动准备  1.召开队员座谈会,听取队员的梦想及其对梦想的看法。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