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的旅游文化价值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iteel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艺文化是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的一种民族文化符号,民间文艺可以理解为“民间美术”、“民间技艺”、“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手艺”等,古往今来,民间文艺始终是民间社会沿袭的文化传统,深受大众喜爱。本文主要研究了民间文艺的开发利用和旅游文化价值的关系,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发展民间文艺和对旅游文化价值的影响。
  关键词:民间文艺;旅游文化价值;双赢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许多地方将民间文艺作为专项旅游产品开发和培育,策划出许多以当地文学或文化为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不仅使通过参与的游客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当地的旅游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淡季”市场需求不足和旅游市场相对缺乏的弊端,获得可观的效益。但是,如何发展好民间文艺,成为当今探讨的热点之一。
  一、民间文艺发展的背景
  从我国文化背景看,我国是多民族,地大物博的国度,在各个民族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文学资源,有着传承民间文艺的人如恒河沙数,这些文化资源为旅游的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我国在拥有其特色的东方文化上,旅游产业也随之迅速成长着。伴随着各地对本地区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旅游业也成为了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也逐渐成为世界的旅游强国,而民间文艺以其独特的文化性质,满足了许多旅游爱好者或游客的旅游兴趣和好奇,人们的猎奇心理和探知欲望也不断地激发他们前去游览的动机,对当地旅游活动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全球文化背景来看,在全球商品经济的时代,对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的民间文艺的拯救、保护、研究和开发已显得十分重要。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人们不但重视民间艺术的价值和美感,更把艺术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还不断流行着许多民间的艺术气息。许多民间文艺的爱好者还游走在世界各地来传播自己的文化。在日本,他们本国的文化单位和政府积极重视民间文化的开发,也不断的进行民间文艺的发掘,进而对其开发和保护。只有积极的弘扬才是对民间文化的真正保护,日本这个充满现代发达的科技的国度在这项保护工作上成为了其他国家效仿的模板,也增强了日本旅游的名牌效应。综观日本的文化总体,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特征:一种是比较民族化的、传统的、温煦的;另一种则是现代的、发展的、国际的。世界上很少国家在发展现代化时能够完整的保持甚至发扬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得两者并存并同时得到发扬光大的。日本“二战”后开展现代文化以来,传统文化基本没有因为现代化而破坏。其传统的服饰、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建筑、陶瓷等都是令世界瞩目的。
  德克霍夫在研究了日本文化之后,提出了“文化蜕皮”的观点,文化蜕皮是指,你可以改变文化外观,而不会伤及其内容。这正是日本在这项工作上的成功基石。
  二、如何“文化蜕皮”,发挥旅游文化价值
  (一)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旅游属于文化活动的范畴,文化活动又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实质是通过对自然、人文景观的游历,欣赏大自然的风光,领略民族风情,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一种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活动。而民间艺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强大的旅游潜质。因此,开发和利用民间文艺对我国各地历史品位的提高,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双赢开发”
  (1)对“地方名牌”的开发和利用
  “名牌”不仅是作为形容时尚品牌的一种象征词,也是深入旅游竞争中的一种无形力量,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效应。
  对于开发和利用“名人”方面来说,历史悠久的我国在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如唐代诗人李白,宋代王安石、陆游,明代徐霞客,清代梁启超等,这些历史名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同当地旅游自然资源相结合,作为旅游图鉴或手册提供给游客,很好的激发游客的旅游活动。大部分诗词的爱好者会前来进行游览与参观当年各位历史名家在文章游览或赞誉过的地方,会促使旅游文化的良好的传播。因此,不断的加强地方的“名人”效应,能够增强旅游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对于开发和利用“名事”方面来说,运用“三国周郎赤壁“的典故来宣传地方旅游景观,游客能够亲身面对真实的残留的山川遗迹,与此同时。脑海也自然会浮现当年三国时期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这种场面不仅是电影里表现得画面感,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而对山川遗迹“再次塑园”,加强山川遗迹的画面感,在山川遗迹中建筑休息游览区或安全的移动游览车等设备,让游客亲历战争,重示当年战争场面。在游客游览的过程中,综合采用社戏、雕塑、武术、杂技、戏剧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观光游览品种,让游客亲身游览,乐在其中。
  (2)在“地方名牌”效应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民间说唱、小戏、歌谣等开发利用
  民间说唱、小戏、歌谣是最贴近民众生活、源于民众创作的精神产品。这些灵活多变的艺术形式不仅风趣幽默、通俗易懂,而且能打动激发游客的参与度,使其“名牌”效应在民众的传播下发挥出更明显的文化价值作用。这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如果在结合当地的土特产的由来等典故,在“眼福”与“口服”的双重结合下,让游客享受民间文艺的欢乐氛围。例如,杜川村神农峡客栈也主张先忠,十分喜爱野人谷民歌的挖掘和整理,自费购置了电脑、摄影机等设备,走村串户,发掘和整理民歌和民间故事,将其制作成光盘,在专家的指导下,把客栈打造成了独具民间文艺的旅游客栈,成为游客前来野人洞、野人谷旅游和观光的热点景区。
  综合以上两种不同的开发利用民间文艺的形式,从“名牌”效应到以此为基础的“歌谣传颂”利用,再到创新改革下的特色音乐的发掘,使当地的旅游文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但提供了当地的客源量,更使旅游文化价值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再次给旅游文化内涵上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种双赢的开发利用模式,推动了旅游文化价值的体现与发展。
  三、民间文艺开发旅游文化价值的意义
  民间文艺植根于民间,是源于民间的创作,融聚了许多艺术形式于一体,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民间文艺源远流长,无处不在,以其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应着民间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
  民间文艺隶属于文化范畴,极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极富原始和自然意味的艺术功能,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是跨时间和跨文化的。探索其本源并在不断的开发和利用的进程中体验“本源”的意义,而创造出来的旅游价值作用将是民间文艺更好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性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的潮流下,我们国家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应该不断加强对本国民间文艺的保护与重视。运用持续创新的开发利用方式来获取价值最大化的旅游文化。这在凸显了我们民族文化身份的同时,更强调了对我们所置身的地域文化与价值的国际性的转呈,这才更具有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潘鲁生.中国民艺采风录.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2]刘守华.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徐媛媛(1990.12-),女,汉族,辽宁省铁岭市人,现就读于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旅游管理英语。
其他文献
大学生就业困难,创业难等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概述,深入探究了当代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构建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的必然趋势。小组合作学习是对当前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改革,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就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优势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校;体育教学  一、前言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完全失能老人的数量逐渐增多,对于完全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需求增加,照顾者面临的一系列压力和问题也随之而来,但并没有针对照顾者这一群体提供完善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它的出现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首先以现代学徒制在高职物流专业建设中的理念作为出发点,进而提出现代学徒制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中国画创作要求“形神兼备”、“应物象形”.“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分别对应中国画创作物境、物象以及心境、心象这两个基本环节.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分析物境、物象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25-(OH)D3及miR-378水平与HBV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74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HBV DNA高低分为2组,运用化学发光法测量25-(OH)D3,采用qRT-PCR法测
摘 要: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语言能力作为学生今后就业必不可少的重要考核方面,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前途。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应该结合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关键词:职业;语文教学;改革  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现代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用型的综合人才,语言能力作为学生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